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特别对话:爱不应该失去自己彭州市西郊中学果果:我和高年级的一个男生好上了。我为他什么都肯做,什么都可以放弃。每次他来找我,我就会逃学,和他出去玩。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就爱他,我这样付出会有好的结果吗?我这样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于儿童而言,写作更应该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但是,往往有很多儿童,担心自己的真情表达会"冒犯"教师。儿童觉得写作难,不是不会写,而是怕写出来不是教师、家长想看的。一个真正拥有儿童观的教师,会给予儿童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儿童放心了,真正把教师当"自己人"了,写话才是真写话,而不是一个叫写话的作业。  相似文献   

3.
晶星 《今日中学生》2007,(36):33-35
果果 (彭州市西郊中学): 我和高一个年级的一个男生好上了,我为他什么都肯做,什么都可以放弃.每次他来找我,我就会逃学,和他出去玩,我觉得自己简直有些昏头昏脑的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就爱他,我这样付出会有好的结果吗?我这样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许卓娅 《山东教育》2004,(12):24-25
问:请问是否可以教幼儿画简笔画?答:许多画家和心理学家不太赞同教儿童简笔画。问:我们不是都讲: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吗?答:这与你刚才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你举个例子说说看?问: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外出写生一个广场雕塑,孩子都抱怨画不像,并表现得很沮丧。后来我自己用简笔画的方式给他们画了一个样子,最后所有孩子都画出来了,并且都为自己能画出来而感到特别高兴。这样的结果不是说明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吗?答:你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这说明你会不轻易屈从于“权威”的看法,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下面我们尝试用一种更复杂的眼光来看看…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学生》2007,(12):33-35
我和高一个年级的一个男生好上了,我为他什么都肯做,什么都可以放弃。每次他来找我,我就会逃学,和他出去玩,我觉得自己简直有些昏头昏脑的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就爱他,我这样付出会有好的结果吗?我这样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正>"美是关系",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他的论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切美的事物的共有性质中,必定有一种性质会使美呈现出来,这种性质的变化也使美发生变化。这种性质就是"关系的概念",用他的话说:"不论关系是什么,组成美的,就是关系。"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在于不是把美的事物孤立起来考察,而是放到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农夫,他有块贫瘠的农田. 他抱怨着:"如果神让我来控制天气,一切的事情都会变得更好,因为--很显然,神不是很懂得农作物需要的天气." 神对他说:"我会给你一年的时间让你控制天气,你想要有什么天气,就可以有什么天气." 这个可怜的人非常高兴,马上试着说:"我现在要晴天."然后太阳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余林昕 《初中生》2011,(23):46-47
一个老人回忆起童年,他会有无限的感触。他会后悔当初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也会高兴当初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并以此来安慰自己。我们还小,做事不顾后果,因此常常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不是吗?现在我们是"过来人"了,就让我们把自己的经验告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数落他们的儿子:"哭什么哭,女孩才总是哭哭啼啼的呢!""有什么好哭的,像个女孩子一样!"…… 因为是男孩,他们被剥夺了哭泣的权力;因为是男孩,他们必须坚强;因为是男孩,他们的情绪往往被家长忽视.对于男孩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发泄不出来.情绪不能正常发泄时,人便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在孩提时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郁."  相似文献   

10.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了什么,恐怕并不是教育者有意给了他们什么,而是让他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生活”不是别的,它就是一种“文化”,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心策划与营造富有生机的校园体育文化应当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与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  相似文献   

11.
新学校建好了,好漂亮的学校,好漂亮的花园。学校里请的花农也几乎是隔三差五地来学校修枝剪叶、浇水施肥。可他不是每次都做相同的活,有时剪枝,有时浇水,有时搬些花草来,有时……更使我匪夷所思的是:有时他会在一天里干上述的所有事情,难道他来工作也有什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琢磨什么。学生在琢磨,他就会进步、就会提高。“这是曾荣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学成果奖“、首都五一劳动奖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生命感受的教育沉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教育都必须研究三个问题:教育的对象是谁?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者的意图和教学内容如何实现?第一个问题是对教育对象的设定,第二个问题是教育的理想目标,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方法。我们教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谁。儿童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除自身的生物性外,还有心理、社会等方面内容。因此基础教育必须把儿童真正作为儿童来教育,尽量满足他们整体性要求。儿童尽管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他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分调动生命机能,对来自于生命内外部的信息进行获取、反馈和有效调适的过程。这是一…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个国王,喜欢在他的城堡周围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逐渐形成了一个花园。花园非常美丽。每天,他都会去那里散步,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放松。一次,国王外出旅行了一段时间。一回来,他就迫不及待地往花园走去,可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几乎所有的树木和花草都在枯萎和凋零。于是他问曾经庄严而充满生机的松树发生了什么,松树回答说:“看着苹果树,我对自己说我永远都不可能结出像它枝头上那么好的果子。很气馁,于是开始干枯了。”选自《环球时报》责任编辑/心欣国王于是找到了苹果树,可苹果树也病恹恹的。他问它为什么,苹果树回答…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生活     
单凭一支笔、一张纸,必然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进一步说,单凭能言善辩,也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能言善辩只是一种技术,必须有东西可说,才可以运用这种技术.要有东西可说,就不是作文当时的工夫了,须在生活中间随时观察,随时体会.观察得精,体会得深,那才有了可说的东西,说出来也自然有了技术.技术是从生活经验得来的,不是某几个文学家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文学家的技术都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得来的,这是执笔作文的人首先要记住的事.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4日晴在一个晴朗又凉爽的秋天里,小明去看一家人种的大白菜。小明来到菜园里,看了一下自己种的白菜,突然他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说:"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呀?"小明才缓过神来,"原来这是一条虫子呀!"他一边挠头,一边想:"怎样才能把这条虫子捉出来呢?"小明突然想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公鸡特别爱吃虫子,要是捉来一只公鸡,它一定能吃掉这条虫子。"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讨厌过什么人,易草轩是第一个。他是富家公子哥,出手很阔绰,有时他会招呼全班同学说:"本少爷今天心情好,想吃什么尽管说出来,我请客!"然后一大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7,(24)
最近在思考Pi- aget划分的不同思维阶段,其中讲到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令我浮想联翩。他说,2~6岁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贬义)的。最好的一个例子是3座山的问题。这个例子是:桌上有3座山,山的一边有个洋娃娃,儿童站在山的另一边(和洋娃娃对着),然后问这个儿童:"你认为洋娃娃会看到些什么情景呢?"大多数儿童都会认为,洋娃娃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情景。其实,我们这些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阅读的力量     
张文高 《山东教育》2012,(25):32-33
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永远跟随着你。"智慧来自阅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名言     
《家教世界》2013,(1):56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探究事物藏下本源。"◇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