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50):147-148
家国情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历史学科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和培养方面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忘记"修身养性"的教育初衷。要完成历史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新任务,肩负起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重任。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家国情怀”是人民对祖国、家乡、民族、家庭的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情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教学素材有很多,笔者试以初中历史“明朝对外关系”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14):129-130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素养,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且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研究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正在学科教学当中全面渗透和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开展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充分凸显了学科的育人作用。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行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指导历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有着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历史教师应该在正确把握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情况下,创新历史教学活动,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利用历史故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落实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方式。对此,文章首先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的具体对策,旨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初中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初中历史教师肩负着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教授历史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目前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改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提高初二学生历史素养和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的方法。此举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A0):129-130
高考试题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对日常教学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育人的价值旨归,文章研究高考试卷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领会试题中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指导教学活动、复习备考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磊 《甘肃教育》2021,(3):90-91
家国情怀是新时期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其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立足学生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家国情怀素养的基本概述出发,结合初中历史课程,从民族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乡土教育、现实思考等角度,探究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历史教学中,仅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历史学科的教学需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历史需要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接受历史学科教育,拥有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真挚情感,还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章就高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一种爱国情怀。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民族在发展,家国情怀所厚积的民族元素与时代一起不断继承创新,续写着鲜明的爱国篇章。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在繁杂虚浮的社会风气之下,植根学生内心,形成情感视域的"路线图"。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视角去实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思考;从文化背景、现实需求、课堂实践中去寻求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一种"适合"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将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内容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了解国家,了解民族,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章分析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意义,对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历史学科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笔者试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世界史教学中联系中国现实,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道路自信,也是家国情怀的题中之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正确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教师开展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是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且重要的渠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对"辛亥革命"此知识点的要求为,对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对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及结束封建帝制的意义形成了解;掌握北洋军阀的特点及统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意义,以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构成中学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其中"史料实证"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论证"史料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就如何在高中统编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实施"史料实证"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要素,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在教学实践中要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灵动历史课堂,超越"三维目标",确定旨在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寻找教学主题和"课魂",培养科学的"历史价值观",运用情境体验法,打造高效灵动的历史课堂,要避免多元发散"历史解释",忽视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观。要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内容挖掘"和"课堂延伸与阅读"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故事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故事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教师要精选历史故事内容,开展更多故事讲述活动,为学生带来交流讨论故事的机会,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形成家国情怀思想和意识。具体来说,可以整合故事资源,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家国情怀教学机制;精选故事活动,丰富家国情怀辅学手段;延伸故事对接,培养家国情怀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近年来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历史教学融入多学科元素,实现跨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育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思路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地理知识,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学生强化时空观念、丰富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