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为此要求教师应具有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学校,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教育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职责使命,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建设高品质学校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江苏省淮阴中学结合116年办学实践,一方面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履行城市发展中的教育担当,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在"高素质、专业化"上下功夫,引导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履行教书育人使命,以实践的方式先行探索高品质高中的建设路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卓越教师。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4):25-2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建设一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倾心于教育事业教师团队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本文将就如何打造一支师德高、师风正、师能强的优良教师队伍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尊重教师个体专业能力,发挥教师群体的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干群关系,需要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市场交易模式之外,增加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工作方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之间要有"共同事务",这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前提条件;把共同事务做好的意愿和把共同事务做好的能力,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目的和专业保障。为此,需要在育人使命上实施共享策略,在专业与行政冲突上实施求同策略,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实施自主策略,在教师参与治理能力上实施培育策略,从而为教师和学校在达成育人使命的同时,也高品质地实现教师的专业价值和高效率地履行好学校的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此,我校确立了“科学管理,自我塑造,目标引领,分层培养,成长成才”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逐渐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积极进取、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群体,让每位教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就无法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德高为范的思想素质 ,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 ,热爱学生的情感素质“以美塑人”的形象素质 ,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重任 ,才能适应 2 1世纪的教育要求 ,才能肩负起振兴教育的重任。一、具有德高为范的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要培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古人云 :“身正人之范”,教师的师德如何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心灵的塑造。因为…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浅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陕西师范大学李小琴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队伍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音乐教师,是加强对我国下一代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使命,是每...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心态和情绪对教师的工作及工作绩效影响极大,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使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的责任绝不仅仅是完成知识的传递,应该还有比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在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可以说,只有教师拥有正常的心态,才会有正常的教育.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健康的心态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教师队伍与和谐校园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珏 《现代教学》2015,(Z2):128-13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朝着现代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教育转型的今天,作为学校的管理团队,要引领、打造一支具有扎实知识功底、过硬教学能力、勤勉教学态度、科学教育方法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前瞻、高位的思考。近年来,围绕"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我校以队伍建设为抓手,要求教师"读懂学生,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1.
隆昌  陶韬 《四川教育》2000,(9):11-11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如何才能担负起这个特殊的使命?最关键的是必须造就一支自身具有创新能力同时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师本身就应是创新型的人才。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创新型教师,其素质要求如何呢?什么是创新型教师呢?有人认为,创新型教师应该是善于设计学生最近怎样发展,往后的一段时间又怎样发展的教师。有人认为,创新型教师是不僵化的教  相似文献   

12.
一、"十一五"以来我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回顾(一)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培养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中职学校的根本条件。文章以中职学校的使命和任务为着眼点,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专业成长顶层目标,期望通过激发和培育动力,选择恰当的途径,实现具有区域化行业产业特征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言传身教,用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江泽民同志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 ,专业配套 ,结构合理 ,数量适当 ,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前提条件 ,更是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客观要求。我院转制为职业技术学院的近两年来 ,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奠定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争取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先进行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完善培训制度 ,重视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出成效 ,教材建设出成绩 ,教学质量的提高 ,无不从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中得益。学校要有计划地轮训在职教师 ,开阔教师视野 ,…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广大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其能力素质也应得到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关注。近十年,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7.
付石柱 《内蒙古教育》2013,(2):18-19,41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会培养出一批好的学生,学校也只能是一所薄弱学校。作为一所寄宿制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规范"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考核"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手段;"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课改"是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吴阿玲 《成才之路》2009,(34):18-19
教师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办学的主体。学校的一切目标要通过教师才能实现和完成。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靠教师;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要依靠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品德和言行常成为学生衡量自身言行的标准。因此,教师的性格、作风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学校担负着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世纪新型教育的根本保证。对于国家而言 ,只有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 1世纪教育才有振兴的希望 ;对一所学校而言 ,只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群体 ,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好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教育 ,都将无从谈起。基于上述认识 ,我校…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打造学校教育的品牌,培养更多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学生,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以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撑。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注重在"合力"中建设"给力"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敬业、勤业、精业,成为有特点、专业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