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信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信仰危机,作者通过分析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透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重新构建道德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活德育论是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它紧紧抓住道德知识、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特殊性,强调德育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它成功地批判了政治化德育、知识化德育和边缘化德育,指明了德育的独特价值,捍卫了德育的独立地位。它极大地改变着我国学校德育的面貌,使德育受到学生愈益广泛的欢迎。不过,生活德育论也存在不足,那就是:未能建立生活与德育的双向本质联系,生活逻辑的内涵不清晰,社会批判性不足。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神州大地涌动着一股改革开放的热潮,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的伦理道德带来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贪脏枉法、抢劫杀人、卖淫嫖娼等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它使许多人品尝了非道德主义的苦果,如果不及时阻止这一趋势的继续发展,将给我们的大众心理、道德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并将使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失去稳定的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重视近来道德滑坡现象,探索产生的原因,寻求其改进的对策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普通公民中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是在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中进行以大公无私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大公无私道德原则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道德原则作为人们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和道德目标,人们的道德水平就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中的道德问题呼唤道德课堂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有它确定的含义。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可以穿过各种生活领域之间并不坚固的边界,弥散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即生活,课堂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它同样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样需要根据生活世界的标准对课堂生活作出伦理上的判断。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也同样离不开道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理性内在于“好生活”并有利于促进“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道德理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生长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生活实践,通过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建构道德图式、发展道德自我、促成道德反思等,可以促进道德理性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道德境界一般是指与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联系的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操的状况及水平,是对道德生活的一种觉悟程度,是个体道德素质的综合表征。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基于社会主义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对道德生活的觉悟程度及其个体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它是社会主义物质条件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必然反映,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互动结果的道德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公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以一种社会事实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改革,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调节社会生活,实现社会整合方面的传统权威发生了动摇,社会的道德生活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混乱,人们的行为亦出现了所谓的失范状态。其中,作为最初步最基本规范体系社会公德的缺失成为我国道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科研》2006,(Z1):41-59
1.德育课程价值转向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是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的基本提问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二是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存在决定人们道德意识,这是马克思义道德观的本质。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在物质利益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重视物质利益又鼓励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物质利益问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一种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道德文化,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道德文化,从古至今在净化灵魂,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代小学德育要强化祖国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道德的社会起源看,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约定,是一种社会规则,维持和传播这种规则是任何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从道德的个体起源来看,它揭示了社会个体如何获得和维持道德的过程,它是一个社会进行有效道德教育的基础,我国当前的德育工作存在许多误区,必须正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道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由法制不健全引起的,因此,道德重建应从法制建设着手。 道德上的一致性是个人、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反省的结果,道德的强与搦反映了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或社会对自身存在的认识程度的深与浅。道德是个人一贯性发展的保障,它使社会的发展不至于迷失方向,通过法律对道德的基本存在条件进行保障,正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要求。法律是个“实然”的范畴,如果实然的东西不存在,“应然”就会失去基础。社会秩序若处于失控状态,“应然” 规则的存在和效力的合理性就成问题。因此,我国的法律建设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推动和保障我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对思想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法治的要求更为迫切,它成了物质、精神二方面共同发展的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的道德生活中,实际上存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私利至上等五种公私观,它们是自古以来各种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沉积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公无私是共产党人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包含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的道德观念,它是面向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把倡导先公后私、公私兼顾作为常抓不懈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信用是一种社会观念也是一种社会机制。信用观念来源于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等文化传统,它最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与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用观念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古今中外,信用观念因时因地而有不同。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西方国家的信用制度却有其共性。借鉴他国的经验用以改造我们的传统观念、建构适合我国的信用机制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者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有人把它定义为"底线道德",有人把它看成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公德素养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就日益突出,它已成为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想教育李德玉道德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表明,道德的根源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它必然会给我国社会道德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道德是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调整 其成员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对于确立和维护家庭、社会的生活秩序,保证家庭、社会的良性 运行和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免不了有些惰性的、保守的力量,存在着消极的 影响。对于少数民族道德传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20.
罗会德 《中国德育》2012,(11):51-53
正确评价我国精神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变化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总体上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客观事实。改变当今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道德缺失现象,就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建立道德建设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