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研究基于"互联网+"时代《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微课教学的"多维呈现"。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新形势下,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一直都是现代职业中学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中职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将对综合提升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知识和实践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介绍项目教学法出发,结合当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对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具体应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制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两门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的课程体系,创设合理的条件确保课程顺利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能胜任"汽车医生"岗位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电控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是我国部分理科专职院校的汽车专业的必修课程,而《电控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已经在我国专职院校中大力推广。针对在《电控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中一体化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一体化教学在《电控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中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5)
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是汽车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对当前的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专业的教学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学生在学习这门知识的时候,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为此,我考虑运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比较好。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的不断完善,企业对汽车维修作业人员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岗位也从泰勒主义体系下单一标准的重复性工作转变为综合性工作任务。技术工人仅仅具备专业能力还不足以胜任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技术工人必须能够应用知识、能力和技能,独立解决任务和问题。有条不紊地制定工作计划和步骤,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对工作结果进行检查和监督。本文选取了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为研究案例,对该校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同时还关注广东省汽车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要求状况,提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对技工院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然成为核心控制技术,同时汽修行业之汽车电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旨在培养汽车维修实用人才,必然需要顺应社会需求。本文旨在对《汽车电控发动机》与《故障诊断》两门单独课程,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课程优化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直接关系到对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掌握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关系到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千方百计做好《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工作。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发展快、涉及领域广,因此《汽车构造》课程要紧随行业的发展,以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目前,《汽车构造》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在课程教学中,却往往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快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进度。本文便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索《汽车构造》课程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改革方案,倡导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以及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11.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后续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从课程建设涉及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汽车构造"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在《汽车构造》课程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24)
微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让教学特色资源库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修为例,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进行相应分析,并且重点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微课的制作过程,并就职业院校微课程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5)
目前国家政府及教育部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汽车保有量急速增加,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汽车专业或者汽车学院。汽车专业的人才是非常紧缺的,要培养出优秀的汽车专业人才,除了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汽车专业技能。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是汽车专业综合素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汽车电器设备原理与检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课程是高职教育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贴近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锻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按照来源于实际岗位的典型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特点,研究了《发动机拆装与检修》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环境要求,并在《发动机拆装与检修》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琳 《中国科技纵横》2010,(13):276-27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实践教学环节的平台,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技能而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机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的效果、及《汽车构造》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体现了计算机在《汽车构造》课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的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检测仪器和诊断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零部件和分总成的检查及更换、故障分析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出发,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方法,为该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已很多年,也有了一些成果。但是汽车3+3班才开办5年时间,汽车3+3班所开设的专业课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成熟当中。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为例,接下来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燃油泵是汽车发动机燃料给进系统的重要部件,燃油泵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喷油质量和正常运转。目前电控汽油机多采用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小型燃油泵,本文将从发动机电控燃油泵的构造及检修方法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