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是网民参与BBS的心理因素即包括网民的个体需求而促进其对论坛的了解、BBS赋予网民以虚拟身份带动双方或多方交流、宽松的论坛环境打破网民自身的心理防线、论坛版块内容丰富与信息选择多样、BBS为网民提供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等方面的探析,凸显BBS可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把论坛的友谊发展到现实生活中、BBS拥有自己宽松的语言环境和网民群体"扯平"等优势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一国向世界展示本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以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发展脉络为主线,梳理总结了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传播对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公众参与对国家形象宣传片影响力的渗透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佳慧 《兰台世界》2017,(14):47-50
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探讨了现阶段档案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公众参与的档案志愿服务项目因素包括社会需求、项目主题与内容范围、公众诉求、人员招募与推广方式。以期更好地推出社会反响好、服务水平高、公众参与积极的档案志愿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中的网民负面情感是群体性思想、心理、情绪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排解,极容易衍生公共危机.基于象征互动理论建立互动情境、个体认知、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新冠疫情初期网民负面情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后果感知、社会期望文化、央媒议程是影响网民负面情感生成的重要因素.在突发事件中,要从个体的认知上减少公众的怀疑与猜测,要从社会期望上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运用主流媒体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为引导网络负面情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程璇  崔旭 《图书馆学刊》2012,(9):4-5,97
突发事件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由三大因素构成,即突发事件中信息沟通的主体、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突发事件信息监督反馈系统,要促使在突发事件信息沟通中这三大主要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进行有效的运转,我们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来构建并完善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科学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的因素,总结其价值排序、具体维度和层次结构,为数字人文项目吸引公众参与和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判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构建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比讨论参与过项目和未参与过项目的两类公众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价值取向。研究发现: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项目平台与软实力、公众需求与能力、项目任务特征、项目自身条件4个维度的23个影响因素;两类公众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价值判断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数字人文项目应重视平台和软实力建设,重点关注平台安全性、平台易用性、平台设计、培训机制、宣传效果等因素,并针对不同类别的公众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冶,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互联网对网民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网民的心理影响可以归结为“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和“现实活动”三个因子;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有助于其提高正面情绪,改善负面情绪,但也抑制他们对现实活动的参与。此外,互联网对网民的影响还受到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门户网站真实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门户网站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信息转载数量和用户参与数量指标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探索突发事件背景下门户网站信息转载与用户参与的规律,并与传统传播理论中经典的“S-曲线”模型进行对比,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角度,提出门户网站信息传播的爆发性、长尾性等特征,以期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信息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趋向.图书馆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用户个体和信息环境两个方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心理、个人信息素质及信息动机,信息环境因素包括图书馆建立的信息网站和用户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引导用户参与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栾轶玫 《视听界》2008,(3):64-65
大众对网民的定位,基本上是“非主流”,近期网民的表现明显有了改变,一方面由分享向怀疑转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由非主流向主流靠拢。这种靠拢很明显地体现在网络上的“议程设置”,网民比以往更积极地关注“主流问题”,也就是一些更为严肃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积极主动的媒介使用者,网民经常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参与论坛.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与网络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网民论坛参与动机初始量表,并利用问卷调查所得的实证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优化,最终从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方面挖掘出网民参与网络论坛的五大主要动机.其中,外在动机包括尊重动机、逃避现实动机和目的性动机,内在动机包括娱乐性动机和匿名性动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各类突发事件频发,使得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而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在危机发生后,公众舆论往往会迅速形成。如果政府舆论引导工作做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意义]突发事件中政府话语的受众反向认知现象对政府舆情应对乃至公信力形成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突发事件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11—2020年1 500起突发事件展开实证研究,分析突发事件中政府话语传播的受众反向认知现状,并从突发事件属性、事件传播属性、政府话语属性方面,考察政府话语反向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突发事件属性、政府话语属性对政府话语反向认知的影响最强,影响反向认知最为显著的因素依次为:突发事件类型、事件问责情况、事件所属行业、政府话语发布平台、政府情感话语运用、事件发生地、政府回应时效、舆情持续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图书档案管理应急机制,制定图书馆、档案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与应急响应的有效措施,为图书档案管理以及其他文化部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非常时期 ,例如社会动荡、战争、严重传染疾病的流行 ,会使人们行为发生改变 ,网民亦不例外。 2 0 0 3年的非典型肺炎的流行 ,是研究非常时期的网民行为特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从网民的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改变、网络业的非常规发展、网络谣言增多等角度对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细化社交机器人对网民情感的干预机制,同时从实践上为网络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提供建议参考.[方法/过程]以仁济医院赵晓菁事件为例,利用朴素贝叶斯方法计算微博情感倾向,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确定社交机器人、意见领袖与普通用户在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情感关...  相似文献   

19.
从Web2.0时代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分享电影资源、发表电影评论和原创短片,乃至于直接参与电影创作等行为可以看出,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介如电影等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的平台,新媒体也在不断把触角伸向传统的影视产业.  相似文献   

20.
众多的网民参与使无声事件具有公众性,正确理解和对待网民留言的公众性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顺应时代要求,建立留言板值班机制和政府抓民生小事机制、问责机制,把网民的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上升为政府执政的意志加以疏导与保护.而不是采用各种手段或对网民留言进行封杀、或对网民打击迫害甚至粗暴地采取关闭网络世界的愚蠢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