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着马英九的胜选,国民党在丧失了台湾地区领导权8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执政”的地位。这一次的胜利,用很多人的话来说,是倾尽了8年之功,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2.
最近,北京二中舞蹈团的同学们应邀赴台演出。第一次踏上祖国宝岛,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自2005年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三党相继组团访问大陆后.两岸各种会议、演出、展览令人目不暇接!同胞情、同胞爱,喷薄而出!现在每天往来两岸的人员高达12300人次,两岸之间平均每分钟有4566人在通电话。中国国民党副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年,是国民党继续执政还是民进党翻盘,谁都不能确定。文章对国民党未来五年大陆政策和大陆相应的对策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民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从1894年到1949年,曾在中国大陆政坛上活跃了55年,其中21年处于执政地位.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失败,其中军事是国民党失败的直接原因,党的建设是国民党失败的核心原因.与此相比较,希望我们能更加珍惜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为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一些历史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民党在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一举收复了2000年以来失去的执政权。国民党在台湾执政地位失而复得的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角度,分析国民党的执政沉浮,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那个政党,只要能够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人民就会拥护它执政;执政党一旦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必然会遭到人民的抛弃而失去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国民党组织的活动及其发展历程,以1927年为界,分为革命与执政两个时期。在反对清朝和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民党是革命的政党,为在江西结束清朝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执政党后,江西国民党的党务活动,在执掌省政和国内战争、民族战争中展开。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和战争环境,给国民党以严峻的考验,也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其活动的内容和结果,使其既主导了江西该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未能处理好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利益关系,未能顾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从根本上做好党的自身建设,以至最终溃败。  相似文献   

7.
一、台湾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演变历程1949年以后,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两岸隔绝状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完全中断。1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尝试开展两岸合作交流活动,希望与台湾在学术、文化交流上有所突破,但当时台湾处于政治高度"戒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在短短四年间就分崩离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国民党统治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大陆迅速崩溃,主要是因为国民党执政理论落后、反动;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抗战后成为国民政府的头号公敌;国民经济日益衰败直至崩溃。本文拟重点从执政理论、腐败问题和经济问题入手进行论述,以期寻找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化论坛》2009,1(1):117-117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09年7月1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长沙,出席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约270人。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大陆知名文人余秋雨、于丹、苏叔阳及中国影协顾问苏叔阳、导演张纪中、演员张国立等文化界人士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马英九执政后,结束"台独执政",与大陆一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扭转台湾"一个中国认同"走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氛围。两岸经贸关系更紧密,两岸文化往来更密切,两岸人员交流更频繁,两岸对话协商更坦诚,但台湾的"一个中国认同"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分析马英九执政期间误导台湾"一个中国认同"的因素,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解决台湾"一个中国认同"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在台湾320选举中获胜后,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进党全面掌控台湾政局,国民党面临势力萎缩和内部分裂的严峻考验.台独势力的猖獗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产生严重消极影响,但遏制台独的大环境没有变,“政治更冷,经济更热“,将成为今后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缘起于中国内战,但其延续与持久存在,却是中美战略冲突的产物。冷战以来的美国对台政策几经变迁,但始终以美国的利益为依归。台海统一必然触动美国霸权,台海统一同时是中国复兴的战略基点。随着马英丸当选与台独势力衰落,而两岸寻求和平共存,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可能被迫再度调整,退出两岸纷争。维持台海现状政策已完成历史使命,有必要重估台海形势,将统一适时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完成统一之后,中美关系才能向正常的大国关系过渡。  相似文献   

13.
充满勇气和锐气的龙应台的小说批评,不仅为台湾文坛献上一束带刺的玫瑰,同时也向评论家抛出了一块厚重的“砖”。但李敖对龙应台用心营造起来的“野火”式文明不屑一顾,他认为这是属于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文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继承了龙氏早期的“野火”风格,给读者展示的是一幅场面宏伟、情节复杂的“流民图”。李敖却认为龙应台用各种手法为国民党的失败辩护,把国民党的“残山剩水”美化为“大江大海”。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在大陆土改失败的原因和在台湾土改成功的原因可归于决心大小、凝聚力强弱、阻力大小不同。国民党在大陆土改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内部四分五裂,坚决维护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从而导致失败;国民党在台湾土改时,大刀阔斧,无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美国政府便酝酿调整其对台政策,设计了种种方案,试图与国民党政权这艘“沉船”拉开距离,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但是,此时的杜鲁门政府奉行的是一套互为矛盾的对华政策,所有对台湾政策的考虑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与国民党重新结合在一起。及至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政策也最终明朗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使得中美两国更加敌对。  相似文献   

16.
Focusing only on education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existing scholarship fails to illuminate how American‐sponsored student migrations between other countries helped expand U.S. hegemon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ctify this limitation by looking at Taiwan's policies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qiaosheng) in the 1950s. After the debacle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its retreat to Taiwan, the Kuomintang (KMT) sought to solicit overseas Chinese support and to counter Communist China's drive for “returning students.” The KMT‐developed qiaosheng program faced difficulties until 1954, when the United States, seeing that Taiwan's project could serve its anti‐Communist plan, started bankrolling the qiaosheng program, thereby enabling the KMT to lure more students away from Communist Chin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verlooking U.S.‐sponsored student migrations between nation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renders our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s and American imperialism incomplete.  相似文献   

17.
在讨论台湾拼音政策沿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拼音政策,如重新使用汉语拼音;成立行政院营造国际生活环境推动小组,下设译音小组;修订中文译音使用原则,提供规范音译服务等。在乡土语言方面,则公布了《台湾客家语拼音方案》。台湾拼音政策的特点是采用双轨制拼音政策;受政党更替影响较大;重视社会服务;将汉语拼音视为国际竞争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以后,“反共文学”一度泛滥。出于对政治文学的厌倦和对文学本位的坚守,“怀乡文学”风行起来。继后现代派文学出现,并成为主流,实现了文学的本体回归,同时使台湾文学达到成熟并汇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以覃子豪和商禽为代表的巴蜀籍作家的成就和贡献更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中国人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1945年台湾终于光复。对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台湾民众欢欣鼓舞,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高度融合,表现出空前一致的民族与国家认同。但由于国民党政权的专制与腐败,台湾民众因对国民政府不满导致1947年爆发反政府的“二二八事件”,台湾人民的本土意识空前膨胀,民族精神失去主导地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台湾民众的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产生了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