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践表明,“乐学”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理想的学习氛围,产生“乐学”的心理效应。教育心理学表明,“乐学”不同于认识过程,它不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大凡最优的“乐学”心理状态,一般渗透着情趣性、探索性、美感性、针对性、实践性等心理因素。下面分别谈谈这几种心理因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索学生爱学、好学、学好地理的心理体验,形成和发展地理教学的“乐学”效应,已成为地理教师普遍关心和重视的课题。 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表明,“乐学”效应的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良好的地理学习心理状态,能形成理想的学习情景氛围,产生乐学的心理效应。《地理教学大纲》在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中强调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  相似文献   

3.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好学”和“乐学”,追求理趣和情趣。地理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地理知识。那么,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情境呢?一、分层设问质疑,营造对比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在提问时巧用比较方式,则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地球公转时,先让学生复习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中心、周期、速度)及其地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出示地球公转轨道仪并进行演示。然后提问: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4.
小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扩大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能引起学生愉悦、兴趣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枯燥学习”为“兴趣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上完每一节课,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地理教材中,快乐因素很多,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小学地理的愉快教育。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把枯燥无味的地理学习看成是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能使他们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地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做到乐学、会学、勤学地理知识,从形成地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地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多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客观事物所持有的特殊态度和认识倾向,是学习力求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孔子曾云“好之不如乐之”。一个学生如果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则将在学习中缺乏目标与丧失动力,没有学生兴趣的参予,而要搞好学习无疑是不可企及的。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趣味性还给学生,并适时地给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有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持久热情;才能挖掘他们求知的最大潜力;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兴趣是乐学的起点兴趣是"乐学"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  相似文献   

10.
普通地理教育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所谓“地理知识”,是人对客观地理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地理事物的特征、联系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的存在形式是表象,理性认识的存在形式是概念。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新的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探索学生爱学、好学、学好地理的心理体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新时代地理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针对农村地理教学信息量少,教学硬件差,教学效率低的现状,结合农村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愉悦的情感,必将以宽松的心境,浓烈的兴致去探索、认识地理知识。然而农村中学生视野相对狭窄,学习地理的兴趣仅局限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广泛搜集各类生动的乡土资料和现代信息,灵活运用课堂…  相似文献   

12.
《四川教育》2012,(2):73-73
仁寿县鳌峰初级中学肖飞:眉山市中心教研组成员。仁寿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多次担任全县、市公开课教学。并获眉山市地理教学赛课一等奖,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地理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让学生由“愿学”向“乐学”“善学”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笔者长期从事中职教育,深知学生基础差,特别是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将来走向社会能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中职生的地理教学,而要学好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和体验。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 ,才有无穷的地理资源可供开掘 ,学生学习地理才有兴趣。地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创新运用情趣艺术,融入生动性、形象性、推断性、科学性、愉悦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地理学习质量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就从不同的侧面谈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爱好。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人们一旦喜欢某种事物,就必然会对它感兴趣,势必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六大基本理念,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里。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与生活、与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要求教师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周彦忠 《考试周刊》2009,(28):179-17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开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引人入胜的奇闻趣事(如“学习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时,可以向学生简介“死海不死”的故事。)、饶有情趣的民风民俗(如讲“中国的民族”时。可以向学生简介一二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如讲“中国的旅游资源”时,可以简介长江三峡、黄山四绝等名胜的美丽迷人之处。)、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如讲“埃及”时,可以简介神奇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相似文献   

20.
“有效问题”能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与行为的教学问题.它具体反映在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有效问题”的设计主要体现为问题的“生活化、情趣化、梯度化、延伸化”. “问题生活化”反映教师突出课程教育价值的意识,“问题情趣化”反映教师重视课程学习心理的诱发,而“问题梯度化”与“问题延伸化”则反映教师关注课程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