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35):80-80
苏菲·玛索亮相北京9月15日,法国影星苏菲·玛索和法国政府文化部长雷诺·多纳迪约在北京出席影片《逃之夭夭》的首映式,这是苏菲·玛索第三次来中国,除参加中法文化年的闭幕活动,她还带来自己的三部电影。其中,《逃之夭夭》和《今天晚上见》出自两位新锐导演,而另一部则是苏菲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相似文献   

2.
在《百万英镑》、《罗马假日》影片中风流一个时代的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访问我国时,有记者提问:「谁是当今好莱坞最好的演员?」派克毫不思索地回答:「女演员是梅丽尔·斯特里普。」  相似文献   

3.
时尚人物     
现年54岁的好莱坞女影星梅里尔·斯特里普将被授予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她将是第32位获此殊荣的影星。美国电影学院10月17日宣布了这一消息,并称赞她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颁奖仪式将在明年6月举行。 梅尔·斯特里普曾主演过《猎鹿人》、《廊桥遗梦》、《弦动我心》等著名电影,12次获奥斯卡奖提名,并于1979年  相似文献   

4.
商人和新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韧 《新闻记者》2005,(3):25-26
99年,由著名影星阿尔·帕西诺和拉塞尔·克劳主演的好莱坞影片《惊爆内幕》(TheInsider)上演,在次年的奥斯卡奖上,该片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影片取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一档新闻节目《60分钟》试图披露烟草行业黑幕的一段真实故事。拉塞尔·克劳扮演一位刚刚被解雇的英美烟草公司下辖子公司的高级主管杰弗里·威金德,在《60分钟》的新闻主播洛维尔·伯格曼(阿尔·帕西诺扮演)的游说下,决定公开烟草大公司故意在香烟中强化某些致人上瘾物质的内幕。此举使两人遭遇到令人窒息的种种阻碍,不仅是烟草大公…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在整理档案资料时,偶然翻到了几张老照片,其中有一幅路易·艾黎的照片最醒目,这让我由然而生回想起了这位社会活动家为我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做出卓越成绩的光辉一生。路易·艾黎(RewiAller 1897—1987),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酱林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  相似文献   

6.
试论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的故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资深记者、《60分钟》的创始人和长期的总制片人唐·休伊特对《60分钟》开播50年来保持成功的总结。事实也证明,《60分钟》的制片人和记者找到的真实故事就像电视剧和电影那样具有吸引力。在1997年上映的《惊爆内幕》一片中,演技派影星艾尔·帕西诺在片中饰演一个电视调查记者,为捍卫公共健康与庞大的官僚体制抗争。这部影片在当年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它取材于电视界一个真实事件,而且也和一个声名赫赫的王牌栏目有关,这就是《60分钟…  相似文献   

7.
1973年,斯蒂芬·金的妻子从垃圾堆中捡回其处女作《卡丽》的手稿,书出版后一炮而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斯蒂芬·金因此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惊悚小说大师,其作品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3亿册。金的全部作品中80%被搬上银幕,早期的恐怖小说均被改编为电影,总数量在在世作家中,无人能出其右。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库布里克导演、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闪灵》(1980年);施瓦辛格主演的《过关斩将》(1982年);罗伯·雷纳导演的《与我同行》(1986年);雷纳导演,凯茜·贝茨和詹姆斯·凯恩主演的《危情十日》(1990年);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蒂姆·罗…  相似文献   

8.
徐建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104-106,55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目录之一,受到了历代目录学研究者的重视。然而,近两千年来,有关《汉书·艺文志》自身的研究,却付之阙如,形成一个学术空白。傅荣贤先生的《〈汉书·艺文志〉研究源流考》将古今有关《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归纳为四个流派,极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给予了评论。  相似文献   

9.
有信自远方来——关于活字印刷术的通信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3月 ,我接到德国克劳斯·W·格尔哈德特博士写来的一封信 ,对我发表于德国《出版史季刊》2 0 0 0年第 2期的关于印刷术的论文发表意见。我于 2 0 0 1年 4月写了复信。格尔哈德特先生是德国印刷界和印刷史学界有影响的人物 ,由于他对印刷和印刷史研究的贡献 ,德国政府于 1 997年授予他德国联邦十字勋章。此外他还获得了约翰·海里希·迈尔克勋章、美因兹谷登堡奖章和其它荣誉称号。格尔哈德特先生有 1 1本印刷史方面的专著 ,其中主要的著作为《书籍印刷》和《凸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这两部书是他与人合著的四卷本的《印刷方法的历…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国际模特行业有五大天王,她们都是女性,分别为影星理查·基尔的妻子仙蒂·歌罗芙、姬丝蒂·杜宁顿、诺美·甘宝、莲黛·塔扎娜,以及歌迪亚·施花。她们不但活跃于表演天地上,更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广告之中,有一、两个甚至主持电视节目,难怪有人说她们正在取代昔日好莱坞  相似文献   

11.
今年 9月 ,值中国传媒大学 (原北京广播学院 ) 5 0周年校庆之际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SanFranciscoStateUniversity)广播电视和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赫伯特·泽特尔先生到校访问 ,并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开设了三次关于影视制作和实用媒体美学方面的讲座。赫伯特·泽特尔教授是美国影视艺术界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图像·声音·运动》、《电视制作手册》、《摄像基础》、《泽特尔影像机房 2 1只读数据光盘》。其中《图像·声音·运动》一书被认为是美国影视专业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影视工作者的圣经”等…  相似文献   

12.
著名网站IGN曾经评选出历史上最伟大的30个游戏人,其中《文明》之父席德·梅尔位于第二位。席德·梅尔作为一名游戏先驱者,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之作,1987年的《海盗!》、1990年的《铁路大亨》、1991年的《文明》、1999年的《阿尔法半人马座》等等,90年代以后的作品对于大部分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而90年代以前的作品则只是略有听闻,并未曾看过。在去年E3大展上,席德·梅尔公布了继《文明3》后下一个作品的消息,它就是《席德·梅尔的海盗!》(Sid Meier's Pirates!后文简称《海盗!》),一个来自Apple Ⅱ的PC“移植”版本。  相似文献   

13.
1994年秋天:我的生命体验·从《求通》到《大梦未归》·重新发现史铁生·从罗斯托茨基到史铁生·写作的状态·一个神奇词儿频频敲打我的心扉·写作是什么·老太太不肯离去·好奇与热爱·女战士从天而降·休想圆满从《求通》到《大梦未归》1992年第3期《学报》发...  相似文献   

14.
刘艺 《出版科学》2000,(1):39-39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接触了大量的古籍类书稿,经常发现引用古籍篇目不够规范。以《史记》为例:一是分类名称不规范。《史记》的分类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几类,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史记·李将军传》、《史记·孝武纪》类的提法。这是由于没有分清《史记》文本分类的原因,正确的提法应是:《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孝武本纪》。二是以个体传主代整体类别。这一错误经常出现在引用“列传”的篇目中,某些列传篇目的传主是分类别的,如循吏、酷吏,滑稽、游侠等,不可以其中某一个传主作  相似文献   

15.
《孝感报》政文版上有个《新人·新事·新风》专栏,几年时间里编发了大量的人物通讯,其中不乏事迹生动感人的佳作。编者感到普遍不足的一点,是稿件中那千人一腔、缺乏个性的雷同化的人物语言。在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有一段柴进、鲁智深、李逵初见寒江时的描写,他们对话的语言很有个  相似文献   

16.
著名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毕生热爱中国,热心报道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喜爱。斯诺夫人露易斯·惠勒·斯诺利用斯诺生前有关中国的记述,连同斯诺拍摄的照片,编成《埃德加·斯诺的中国》一书,于1981年在纽约出版。本文是斯诺夫人为该书所写前言的一部分。今年是斯诺所著《西行漫记》出版50周年,本刊为此发表本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的文件管理东·C·史盖默乔法瑞·P·威廉《美国档案工作者》杂志1991年第3期刊登了东·C·史盖默和乔法瑞·P·威廉的《美国高校的文件管理》一文。这是一篇调查报告性文章,为我们了解美国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文件管理状况提供了一些实际资料。该文章...  相似文献   

18.
我曾写过不少人物报道,但真正感到印象深刻、社会反响颇大的还是采写奥地利女人格特鲁德·瓦格纳扎根中国56年的几篇报道,《我的根已在中国》、《一个西洋女的中国恋》、《格·瓦格纳的中国恋》这三篇报道都获得省级奖。其中有一篇被国内多家报刊所转载,海外也有家报纸采用了。  相似文献   

19.
岚子 《传媒》2003,(Z1)
在《时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时尚·COSMOPOLITAN》,前身为《时尚·伊人》),跟一个男人(《时尚·ESQUIRE》,前身为《时尚·先生》)结了婚,成了一个家(《时尚家居》),他们崇尚健康的生活(《时尚健康》),经常出去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对流行的时装也非常关注(《时尚·中国时装》)……  相似文献   

20.
冷战以来的西方观察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传媒问题的学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一批成果在六七十年代脱颖而出,其中比较系统和有影响的著作包括富兰克林·荷《一国之变》(1961),①福瑞德瑞克·T.C.余《共产党中国的大众说服》(1964),②狄兰斯·斯楚汀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1968),③艾仑·刘《共产党中国的传播和国家融合》(1971),④古德因·朱《毛中国大众传播的激进转变》(1977)和《移山:中国的文化转变》(1979)⑤等。以上研究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