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10,(7):16-19,107,108
肖复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7年出生,北京人。1968年开始到北大荒插队6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十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1982年,曹桂林带着50美元与妻子一道闯荡美国;1991年,他带着一部自传体小说到北京。 曹桂林,一个旅居美国纽约的普通北京人,随《北京人在纽约》一书的出版而成名,更随着同名电视剧的播放而风头大出。然而,曹桂林万万没有料  相似文献   

3.
李印堂,男,汉族,1939年9月29日生于内蒙宁城县瓦南村。1949年在北京南苑上小学,1957年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北京101中读高中。1960年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文化局工作。1972年调原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74年调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群众文艺》编辑部任戏剧编辑。该刊改名《苗岭》月刊后,任小说戏剧、评论编辑。1984年任  相似文献   

4.
李旭光 《初中生》2010,(3):76-79
【导言】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籍贯台湾苗果,五岁随父母到北京,1948年返回台湾。林海音的写作范围很广,包括小说、散文、剧本及文学史料等,其中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最受读者欢迎及文学界重视,被译成多图文字,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相似文献   

5.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李超 《现代语文》2006,(7):65-66
《受戒》最初发表于《北京学》1980年第10期的小说专号,随后获《北京学》年度优秀作品奖。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少女小英子之间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从他门的相识到渐渐地情窦初开,小说处处洋溢着清新、含蓄而又质朴天然的美感。《受戒》之美依笔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性的解放、风俗美和纯净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导言]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籍贯台湾苗栗,五岁随父母到北京,1948年返回台湾.林海音的写作范围很广,包括小说、散文、剧本及文学史料等,其中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最受读者欢迎及文学界重视,被译成多国文字,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小说具有地道的“北京气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叙事。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表现在自然景物描写、语言描写以及风土民俗描写等方面。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是“文学北京”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更向我们展示了老北京的文化心灵,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等。还有散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相似文献   

10.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9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1921年1月鲁迅先生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9》。如今,初中各个版本的教材几乎都录入了这篇小说。关于小说的主题历来认为是“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连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1.
<正>一《风波》是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是鲁迅第一篇展现农民历史命运的杰作,陈独秀说"鲁迅兄做的小说,我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1就是针对这篇小说而言。小说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以质地老到的笔触描绘了这起政治丑剧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戏剧性的风波,把一起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投影到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牢牢把握住事件的两极——北京的张勋复辟进程  相似文献   

12.
母国政从事小说创作已经十年有加了。早在一九八○年,当他还处在创作的初期时,北京出版社就把他的自选集纳入了“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中,从而把他擢升到了北京名作家的行列。在《母国政短篇小说选》之后发表的短篇小说,多已收在他的第二本选集《他们相聚在初冬》之中,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如果把零零散散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也加  相似文献   

13.
汪树忠 《新高考》2010,(3):17-18
一、考情分析在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类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小说的考题几乎很少,只是在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卷和辽宁夏季高考卷及2007年海南、宁夏卷的文学类阅读选用了小说。然而,在2008年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6,(11)
刘恒,本名刘冠军。1954年5月11日出生,北京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及附属中学。1969年入伍,在海军服役。1975年退伍,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当装配钳工。1979年调到《北京文学》,任小说编辑。1998年任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2003年当选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并兼任《北京文  相似文献   

15.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  相似文献   

16.
萧红一生跌宕起伏,漂泊至极,她的小说创作已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1933年初至1934年6月是她小说创作的早期,在这一阶段中,萧红的小说的独立意识逐渐显露出来,是从一位写手到作家的过程;再者,从1934年6月至1937年9月为其小说创作中期,也是她小说创作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萧红小说逐渐形成了自主品格,有了深邃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最后,从1937年9月至1942年1月为她小说创作后期,这一阶段是萧红小说创作的巅峰,小说"散文化"的独特风格发挥到极致,其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沉淀。不同的阶段,萧红小说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余德兴 《语文知识》2003,(10):33-34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败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以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这篇小说的感情基调是“悲”。  相似文献   

18.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川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研究者大多将徐小说创作风格以195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实未必确切。因为1950年以前,其小说创作风格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徐初期小说创作受其童年经历、北京求学以及留法履历的影响,形成了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风格;抗战爆发后,随着通俗小说的发展,其小说创作在追求个性自由的同时融入了现实主义的成分,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