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义海 《考试周刊》2008,(17):92-93
学生与文本间构成了一种相互间的对话交流.由于语言文字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学生被唤起的意象与文本的意象不一致,所以形成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张力.本文试着从阅读张力的定义,张力的发现及消除的策略这三方面稍加阐述.  相似文献   

2.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情绪记忆和孙惠芬小说意象创造关系密切。情绪记忆,是意象创造的资源。她偏于情绪记忆,能记住"感动的情境"与机理,主体情绪时而与意象创造呈现共时性状态。这样的情绪记忆使她擅长在文本中捕捉人物心灵的瞬间,并把微妙作为最崇高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意象多是她情绪记忆的审美对象化,是创作主体与人物主体的精神寄托,是文本欲望世界的敞开,是"乡下人"情绪记忆的回溯与印证。成功的意象创造源于情绪记忆而又超越情绪记忆,在动与静、诗性与哲性、感性与理性、并置与对比中充满张力,又充分统一,体现审美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4.
"含混"与"张力"是诗歌分析中的重要术语,尤其是英美新批评学派对诗歌"含混"与"张力"的分析极有心得。唐湜的诗歌《我的欢乐》大量采用新奇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往往有着对立的特点,使得诗歌具有繁复含混的特点。诗的意象内涵与外延之间又形成明显的张力,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填充的空间,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E·M·福斯特小说的巨大张力主要表现在他所描绘的事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了"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印度之行》中的马拉巴山洞就集中体现了这种"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马拉巴山洞作为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化表征,承载着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文化内涵,它既是福斯特内心深处的母性情结的体现,又是福斯特凸显印度文化神秘性的文化表征,同时还是象征殖民与被殖民之间"联结"最终失败之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6.
对超自然力的恐惧与向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对具有超自然力功能的"宝物"的歆羡与想象是自初民即有的梦。文言小说当中存在着大量对宝珠、宝瓶、宝葫芦、宝帕、宝幡等宝物意象的描写。本文以文言小说当中极为常见的宝珠意象为例,探究宝珠意象与道教丹药、与佛教舍利、与"物老成精"民俗心理之间的联系,以此来说明宝珠身上所具有的极为深广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死火》写于一个艰难的时代,文本构思新鲜,意象奇特。随着《野草》研究的不断深入,"死火"的意蕴得到了新的不断的阐释,"死火"象征了鲁迅内心的矛盾心境,是鲁迅反抗绝望心理与生命哲学的例证;《野草》在整体上表达的主题是,希望和绝望之间绝境,死火象征一种悖论的世界;觉醒之后的现代性追寻。"死火"意象超越了当时普遍的悲观主义的梦魇,成为一种凝结的生命意象。  相似文献   

8.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9.
电影《山楂树之恋》用政治语境下的"纯爱"故事展现人性,其叙事手法与海明威"压力下的光辉"及"冰山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山楂树意象蕴含着三个维度的隐喻:政治和人性、生与死、人与物,从而使影片形成一种富有张力的叙事结构。影片用政治色彩的解构反衬至美的人性光辉,用生命易逝的缺憾凸显人类存在的悲剧宿命,用灰白色调衬托自然永恒的空灵之美。该片是张艺谋艺术风格的转型之作,也是对当代大众娱乐文化的反拨。  相似文献   

10.
杜甫在宋代备受推崇。杜诗中塑造了大批典型意象,相较于宋诗多喜其中的鹰、马等硬朗意象,宋词偏取诸如"鸣鸠乳燕"、"引雏巢燕"、"留人樯燕"、"衔泥归燕"以及"江城归雁"等纤巧意象。除此而外,杜诗中的"豪爽少年郎"以及《醉时歌》中的人物意象群等也颇为宋词所关注。  相似文献   

11.
意象作为现代诗语的核心构件,经历了从浅表意象到深度意象到审智意象的过程,现代诗语言达到了某种“巅峰”状态。然而物极必反,非意象化带着事象化和事态化特征,弥补了意象的不足与缺陷,它大大提升了诗歌处理日常琐屑事物的复杂能力,体现了某种“事实诗意”。而无意象更是把诗歌引入理象与抽象。但事实上,近年崛起的非意象化和无象无法取代意象。意象与非意象化、意象与无象之间既有排他、冲突的一面,也有协调、互化的一面。它们的此消彼长,还得依托于张力杠杆的撬正。  相似文献   

12.
回忆与咏史诗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审美关联。杜牧的咏史诗中将这一关联演绎为一种审美回忆:借助回忆性意象的审美创造能力,将回忆性意象的"缺失"与诗人的情感缺憾相契合,营造一种感伤婉约的审美情调;借助于回忆的形式创造了自己的审美"乌托邦",抒写着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而超越时空的限制,在瞬间的时空定格中去体验人生、体味生命,完成自己的审美感悟。  相似文献   

13.
多义词研究一向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扩展是以人的身体在客观世界中的体验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形成的。文章试图用认知中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理论来着重探析"打"的众多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众多义项衍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问构成了一种相互间的对话交流.这种交流是以文本与学生的视野差异性作为先决条件的.由于语言文字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学生被唤起的意象与文本的意象不一致,因此形成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张力.适度的张力足阅读的审美价值之源,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与文本问张力的不断发现与消除,本文试着从阅读张力的定义,张力的发现及消除的策略这三方面稍加阐述.  相似文献   

15.
姚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31-132
《五号屠场》是冯尼古特具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特征的反战小说。小说通过采用拼贴,跳跃的时空观,现实与虚构交替等多重元小说叙事技巧来实现反战的宏大叙事,同时实现了多重叙事话语之间的"对话"效应,开创了虚构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张力"。文本的多重终极意义也在"对话"效应和"张力"之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简·爱》作者启用"EYRE"作为主人公之姓具有深层的动因,即"EYRE"的选用是"眼"(eye)与"火"(fire)两个意象在认知上的组合要求。主要依据是"眼"与"火"两个意象在文本中存在高频、丰满的语言呈现形态,以及丰富的意象含量;这两个意象在认知驱动下可组合产生四种意象结构,分别为:契合型结构、并置型结构、浮现型结构和致使型结构;这四种不同的意象结构可创构层级性的情感空间。此深层动因的挖掘对于探讨核心意象在文本中的运作规律,尤其对于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立象尽意"是中国书法追求的目标,"意象美"是书法形象的基本特征,书法的意象乃是人间万象,用自然意象观照书法精神,从书法中感悟自然的生命情趣,感悟人的生命意象,感悟人的气质品位意象,集精气神情形意于笔端,塑造书法的意象美。书法的发展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传承优秀书法传统文化,更要融入现代的诸多元素,才能实现真正的书法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酷爱"墓庭的光景"。这类关涉着生命和死亡的"终极性意象",显露出诗人灵魂深处发生的断裂。写诗的徐志摩,与读社会学的徐志摩,扞格牴牾,使他感受到一种走不出的巨大悖谬。苏珊·朗格睿智地指出艺术形式与人的生命形式之间的"同构"性,这与诗人生命"同构",且由此可洞悉诗人灵魂隐秘的意象,对徐志摩来说,就是坟墓。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意象"的存在;在概念整合理论下,经过对汉、英两种语言间"意象"的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使用者对"意象"认知模式的不同,即:汉语文化中人们对"意象"的认知过程往往较英语文化中人们的认知过程复杂。以此为立足点,结合翻译实践过程,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意象"的传递策略,并指出:直译法,意象替换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是处理此类问题常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20.
"飞鸟"是古典诗歌经常使用的意象之一,其深厚意蕴的历史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飞鸟"意象的文化意蕴始于儒家的仁爱思想,经过人生际遇与个体命运的终极焦虑的象征,以及自然之"道"的解决,最终完成于自性本空、佛性自如的禅宗文化意蕴的确立与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