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在仕途失意后抒发自己怨恨幽思之作。对其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病”的理解历来纷说不一。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 中华书局)则说:“因自己多病懒散,不善奔走,所以就是知交的故友,也就日渐疏远了。”  相似文献   

2.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3.
中唐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几年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参考书》对刘长卿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是这样解释的:“对这首诗的‘夜归人’,人们有不同的理解。除上述把‘夜归人’理解为借宿的人(即作者),把‘归’理解为宾至如归(行人在风雪之夜盼到一个可以投宿的地方,芙蓉山主人热情接待了这位客人,使客人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以外,也有把‘夜归人’的‘人’理解为主人自己,把‘归’理解为回家的。即旅人已经就宿在主人家,夜里听到狗叫,知道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其实,这两种解释都说不通。  相似文献   

4.
“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的称呼。但北方方言区多呼母为“娘”,有人认为:“妈”、“妈妈”来源于南方方言:(1)《喻世明言&;#183;穷马周遭际锤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2)明&;#183;方以智《通雅》:“江南又称母亲为‘阿妈’。”  相似文献   

5.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6.
常与学生一起畅游诗海,吟完唐诗,再诵宋词,真是受益匪浅。一天,学生突然问及李清照《如梦令·常忆溪亭日暮》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意思。旁边一同学说:“注解上不是有吗?‘争’通‘怎’,这句话的意思是:怎么渡过这片河塘,早点回家,以致惊起了一滩水鸟?”另一同学拿出四川大学出版社编的《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说:“这里有注解,‘争渡’指‘奋力划船,寻找归路’。”还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写到女主人公刘兰芝被婆婆无理驱遣回娘家后,刘母劈面质问女儿道:“……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现代一些注者多主张把“誓违”讲成“諐违”。例如: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上编一)注释:“‘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qiān,同‘愆’。‘愆违’,过失”。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笈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上编第一册)注:“誓违,一说‘誓’是‘諐’之误。‘諐’,古‘愆’字。諐违即过失。这句是说,我只说你嫁过去可以不犯过失。”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亦持此说。  相似文献   

8.
杨虹 《学语文》2002,(2):22-22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经典抒情诗,通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特别值得回味。这一句章法上的价值,前人早有评点。如沈德潜:“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唐诗别裁》)。刘永济:“‘两岸猿声’一句,虽小小景物,插写其中,大足为末句生色”(《唐人绝句精华》)。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先生曾说《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之后便说了上面题目的那句话。之前曾写道:小说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闻亦仍宋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论断颇取陈、裴及习凿齿:孙盛语,且更引“史官’及‘后人’诗。然据旧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辞复易滋混淆,故明谢肇淛(《五杂俎》十五)即以为‘太实则近腐,’清章学诚(《丙辰札记》)又病其‘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也’”。鲁迅先生在这里似乎在铺陈前人之言论,实则包含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从他后面的结论即可看出,章学诚  相似文献   

10.
翻阅高中语文第六册课本及《教学参考书》,对李白《行路难》结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基本一致。课本注“意思是说自己一定会排除困难,实现远大理想。”而教参则将结尾两句合而析之:“(诗人)想到古人,坚信总有一天,象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直挂云帆济沧海’。”认为结句“描绘出一幅海阔天高,云帆万里的壮丽图景,用以寄托诗人的希望。”此种析解,亦多见于今版的诗选、赏析诸书,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诗歌选》注:“‘长风’二句,是说自己定会乘风破浪,排  相似文献   

11.
“相”是个会意字。《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段玉裁注:“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一、副词(xiāng)  相似文献   

12.
给高中生上语文,有时讲点音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高中《语文》第一册P245)《教参》译为“当时曹操的军队再加饥饿和瘟疫,死了的(有)一大半.”课文注释:“太半,大半.”“太”为什么会变“大”?又《苟子·富国》:“天下大而富.”译为“天下安定富足.”“大”是“泰”(平安,安定).原来“大”通“太”、“泰”.《说文释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看来这三个字是初文(“大”)和后起字(“太”“泰”)的关系(古今字关系).这是从文字学角度的释义.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14.
《成语》一书(《汉语知识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刘洁修,对“初生之犊不怕虎”这个成语的语源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庄子·知北游》之‘新生之犊’作为‘初生之犊’的出处则可,作为‘初生之犊不怕虎’的语源则不可.”他提出:此语之源当另外寻求,其意盖本《淮南子·说林训》:  相似文献   

15.
《〈论语〉十则》中的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三点一测丛书·七年级语文》(科学出版社)都把“一言”翻译成“一句话”。把第十则翻译成“子贡问道:‘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回答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对此我表示怀疑。我特意查了字典,《康熙字典》有“一字为一言”的注释,《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有“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的注…  相似文献   

16.
孔丘(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大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子弟。他的学生陈亢疑心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听到过夫子有什么特殊的教导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走过前庭,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后来就开始学《诗》。又有一次,我走过前庭时,又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回来以后就开始学《礼》。我听到过的就是这两点内容。”陈亢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了  相似文献   

17.
(口格)(ge) “格”字是一个表示征询肯定、否定或可能的语气副词。例:你(口格)去看电影?意即:你去不去看电影?或:你去看电影吗?还是不去呢!你(口格)是病了?意即:你是不是病了?或:你病了吗?还是没病!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口语是比较多的。“(口格)”也写作“格”或“隔”。《容斋随笔》二:“乐天诗云:‘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格’与‘隔’二字义同,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以“注意”形式强调:“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郑文贞等《语病汇析》也说:“‘因为’是连词。表示原因,‘为了’是介词,表示目的。二者作用不同,……二者分用既成趋势,还是分用为好。”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认为下例是病句:“八一队这次为什么失败?我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有了十比零的绝对优势而疏忽大意了。”马真说:“‘为了’应改为‘因为’,以便跟下文‘而是因为’相一致。”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用“为了”的说法较常见:  相似文献   

19.
夏雨雨人     
语见《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风”,前“风”是名词,后“风”是动词,吹的意思。“雨”也是这样。春  相似文献   

20.
不少的古代汉语著作涉及到古音通假时,都举“倍”字为例,认为“倍”字的“违背”、“违反”、“背叛”等义,是“背”字的假借。请看: 《荀子·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章诗同《荀子简注》:“倍,通‘背’,违背。”甄尚灵《汉字假借义试探》说:“《荀子·天论》一文,全文不到两千字,假借就有二十多处。如:‘倍(背)道而妄行,则(按:漏一“天”字)不能使之吉。’……这些通假是今天大家都承认的。”接着下文重提“‘倍’通‘背’”。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张世禄《古代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