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激荡起学生学习的创新火花呢?我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学要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建构起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在“自主选择”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2.
崔鹤同 《家庭教育》2007,(3S):17-17
多伊西喜欢生物化学。父亲却硬让他上工程学院,结果学业并不理想。导师的及时发现帮他如愿以偿。转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编按]  相似文献   

3.
多伊西喜欢生物化学,父亲却硬让他上工程学院,结果学业并不理想。导师的及时发现帮他如愿以偿,转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相似文献   

4.
汪菲 《幼儿教育》2008,(9):11-11
<正>女儿今年5岁,活泼聪慧,就是比较任性。她最近有些变本加厉,吃早点时,看到馒头,说要包子,买了包子,又说要汤圆;出门前,准备好白色袜子,她闹着不肯穿,换成红色的,又继续闹,闹完了,哭累了,最后,她还是穿那双白色袜子。有一段时间,她是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对此,我们都苦恼不已。  相似文献   

5.
2000年7月2日下午4点,一个刚刚结束中考的16岁男孩小江,从21层住宅楼的家中跃窗而出,结束了正处于花季的生命。据报道,小江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身高1.74米,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中考还报了北京市八中。小江还有很多业余爱好,喜欢弹风琴和电子琴,而且擅长书法绘画,是个  相似文献   

6.
李吉林老师说:“语文园地有两座山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并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来。”这其中的一座山就是课堂上的“问答式的分析”。正是老师这如山的分析,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何搬掉这座山 ?我们不妨听听叶老是怎么说的。叶圣陶老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订正,不是一味的讲解。”这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要还给学生“报告和讨论”的权力。用学生的读、议、练来代替老师不必要的讲解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以读代讲   《…  相似文献   

7.
8.
一位邻居谈及她年仅五岁的女儿时以半似嗔怪半似褒扬的口吻道:这孩子现在主意可大了,上个星期天带她买衣服,挺漂亮的一套衣服她不喜欢,偏偏要自己挑,结果挑了一套样子很土的衣服,无非上面有几个卡通形象而已。这还算不上什么,去年送她去一家艺校学钢琴,名都报好了,学费也付了,可临到开学,她无论如何不肯去,居然说不想学钢琴而想学电脑,被教训了一顿之后才乖乖地去  相似文献   

9.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在游戏中,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用什么东西玩等等,都可以自己选择,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杨立行 《家长》2013,(6):33-34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但是他只允许顾客在马圈的出口处拶b选。然而,这个马圈只有一个小门,体形大的马根本出不去,能出来的只是瘦马、赖马、小马。顾客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结果却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显然,这是一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11.
十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越来越产生一种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学生起哄、谩骂老师、给老师脸色看是经常的事,殴打老师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老师的尊严和威信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即育人,教育以人为对象。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追求"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该切合于对"好生活"、"好人"的追求。那么,何谓"好人"、"好生活"、"好教育"?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我们深深知道,那绝对的"好人"、"好生活"、"好教育"是不可能君临此世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世俗的现实图景的。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即育人,教育以人为对象。人生活在世界中,总是追求“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该切合于对“好生活”、“好人”的追求。那么,何谓“好人”、“好生活”、“好教育”?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我们深深知道,那绝对的“好人”、“好生活”、“好教育”是不可能君临于此世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世俗的现实图景的。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在”,在我们世界隐秘的那一面,在我们现实之手无法触及的地方,在我们坚定的信念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李亚敏 《家长》2009,(4):1-1
快,快……马上就要开学了,还整天守着电视寸步不离;提起电脑游戏里的“装备”来如数家珍,对寒假作业却一点儿也不上心。快,快……起床都半个小时了,还在看《童话大王》,早饭凉了又热,脸也不洗。快,快……在饭桌上挑三拣四的,一碗粥数米粒儿似的喝了二十分钟,没见过你这么磨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教师总会面临一种尴尬局面:教师不停地解读文本,可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那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读文本",裸眼"读书,激发起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中肯的评价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孩子都上二三年级了生活自理能力仍很差,鞋带松了不会系,书包收拾不好,文具、作业丢三落四,甚至在学校用过午餐之后连桌子都擦不干净。于是,我对这些孩子的家长说:请家长明友们不要事事包办,请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体面劳动"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体面劳动,指劳动者能够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有尊严地从事创造财富的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光彩活动,包含着自我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认识观的双重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教育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们一生的命运。只有老师放开自己的手,相信孩子,把“权利”真正还给孩子,才能培养出一个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评价”在以往的教育观念里,只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思想否定了以往学生的惟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的观念,倡导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这样做不但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给幼儿园教师“松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幼儿园成了大问题。细究起来,这个问题涉及诸如幼儿园教师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聆听专家的“高见”,如何看待幼儿现时的发展水平,如何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如何确定“做研究”的目的等等问题,总之,要搞清楚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最应该做的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很多幼儿园教师实在是“太累”了,而且“累”得没道理。为此,郑重推荐大家读一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的这篇文章,不论你是园长还是教师,幼教干部还是教研员,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