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巍 《现代教学》2007,(10):35-36
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总是那么神秘,让人猜测,让人玩味,哪怕只是对一个刚听得懂话的孩子。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故事、小寓言在课间或者谈心的时候用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学生领悟一个道理比直接灌输一个模式要管用很多,尤其是这个道理是他们自己领悟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想象力教学。让学生在听故事、复述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都充满想象,让他们在想象力的感染中学会反思,学会感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喜欢故事,并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故事对帮助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作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心理特点是非常关心自己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开始走向成熟,如果班主任直接批评他们可能会收效甚微,如果采用一些具有启发性教育意义的故事,把求学、做事、做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中,让学生反思自己,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伴随着自尊心的迅速发展,他们非常地敏感,好面子.故事教育法能够很好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旁敲侧击地教育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亚敏 《考试周刊》2013,(85):56-5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热忱.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用生活情景包装数学,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慎独在我国道德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领袖、大师级的人物不仅自己得益于"慎独",做"慎独"的表率,也教育后人以"慎独"为诫。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是牵着他们的手走路,要让他们独立行走,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昨晚伏案读书,我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爸爸带领自己年仅11岁的孩子去水库边钓鱼。这个水  相似文献   

5.
<正>孙丽丽在《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24期中撰文指出:说演故事中,儿童不再被视为对既定知识、价值或是传统和那些别人发明的想法的消费者,而是被视为确实的生产者。儿童哲学教育的立足点是帮助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意义,其最终是面向"生活"而非面向"知识"的教育。说演故事的同时,孩子们事实上在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话,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世界。他们思考,透过组织,再造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充满希望.面对这些学生,面对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呵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意识,我们要启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有不竭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说劳动光荣,德育工作目标之一是要教育学生爱劳动,可在学校实际教育工作中却不那么简单.这不,卫生委员小丽又在向我抱怨:"卫生委员太难当了,他们总是偷懒,到最后清扫教室的事情全落到我一个人头上!"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搞卫生,轮到自己清扫教室的时候,总是应付,不少人拈轻怕重,互相推脱,本来只需20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情,个把小时还搞不完,并且也清扫得不干净.每天放学后的卫生工作,总要老师守着才能完成,怎样才能让这些小懒虫积极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道:"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给予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能够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1.爱心是走进学生的法宝。只有对教育充满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倾注满腔热情。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特殊学生。在班级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9.
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想让自己今天的生活像苏轼李白陶渊明那样,当然很难.其实李白他们真实的人生也远比你想的要艰难,充满了崎岖波折,充满了内心的焦灼和冲突.李白诗风飘逸,但他一生中从未放弃过到边塞建功立业的雄心;苏轼胸怀旷达,但他大量优美诗词都是在他经历现实的官场沉浮之际、在他处理繁冗的公务之暇写出来的;至于陶渊明,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们只看到他"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他"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的一面.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自强不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日记记录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教师要让学生触摸自己的生活,在回味中放飞思辨,让学生的日记充满"真"的生活气息,既酣畅淋漓有童真之气,又毫不造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12,(36):31-35
品质职教是努力满足多元需求的教育,是给予孩子们更多选择机会的教育,是为孩子们营造更大舞台的教育,它精彩而又精致,脚踏实地而又充满梦想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每一个进入外事校园的孩子都是一颗美丽的星。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人生天空,在那里自信地展现自己特有的灿烂,从而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外事学校奉行的职业教育"星伦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他们认为,就是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选择机会要从专业设计开始。  相似文献   

14.
策略三:敞现学生真实生活,激发主动发展动力让学生敞开心扉、展现真实生活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由此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在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形成发展动力方面,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谈话法、书面答卷、讨论等技术性的方法,创造性地将学校及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落实于班级活动中,还可以根据班级教育实际主动策划和实施其他班级活动。其中,需要主要关注如下方面:1.澄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理解,明确发展目标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受其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展情形缺乏全…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靠海的村子里,生活着一群渔民,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村子里出了一个捕鱼高手,每次出海,他总是要比别人多捕好几倍的鱼,人们都尊称他为"渔王"。渔王有三个儿子,个个都长得聪明伶俐。渔王心想,等他们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谁让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为了让三个儿子将来能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从他们刚刚懂事起,渔王就开始  相似文献   

16.
王波 《天津教育》2012,(2):58-59
话语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即生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让教师充满思想,让学生充满情感,让课堂充满灵性,让生活充满审美,让教育充满智慧。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有成就感,教师在学生的成就感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景丽 《成才之路》2014,(23):72-73
正英语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素养。利用美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参与英语学习,让他们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营造"美"的英语学习氛围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节。一篇英语课文就宛如一个生活大舞台,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充当演员,也要充当一名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创设美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使英语课堂充满无限魅力。例如,在每一单元课文学习完之后,教材中总是安排一个对话练习,如果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来源于生活,又处处显示生活的影子。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感性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平时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让"感受与欣赏"充满生活味1.引生活进课堂,激发欣赏乐趣  相似文献   

19.
杂志5年,有的栏目走了,新的栏目又来了有的还成为咱们的招牌栏目。就请咱们来一次——编辑部经常收到小读者的来信,他们喜欢和编辑们要照片,并希望得到编辑们的签名。我想孩子们对编辑部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感,他们渴望了解编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和小读者们沟通的好机会。于是我开创了一个栏目,叫《编辑部的故事》(后来更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实施"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缺少一颗会感恩的心.每一个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