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校本课程的建构策略上,我校坚持“三性、三结合”(“三性”即校本课程要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结合”为校本课程建设要有效地与学生和老师的个性特长相结合,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学校的“十一五”教科研课题相结合)原则;在校本课程的体系建构中,我校本着三级课程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互为拓展,互为孕育的原则,在三级课程的整合中实施全面有效的素质教育,建构起适应大连经济先导区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凸显学校特色的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此,我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建构适应经济先导区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多学科整合,全方位育人,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必修课程:张扬个性,培养能力,"以人为本"的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润物无声的校本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花木文化"课程建构了涵盖"基础性学科课程""选择性多元课程""综合性特色课程"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从"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生命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公民与社会"五大领域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有机融合,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主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每一所学校所面临的新的课题,我校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下,秉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建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土特色,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特色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我校在课程建设中,努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学校所在地太仓地区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娄东文化"为引领,对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开发,使我校的课程体系更具特色化,从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推动学校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一、以娄东文化为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国家课程实施凸显校本化1.渗透娄东文化资源,拓展国家课程  相似文献   

6.
结合课例开展校本教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即结合课例开展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7.
在具体的实践与操作上,我校着力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进一步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二次选择和适度开发,以学科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改革重点,借助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作用,发挥课程的统领功能,继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实验,着重"以校为本",初步建构符合初中特点与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并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这给予学校办学极大的自主性,为此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的新课程体系.本文从开发"我的图文"的起因、意义、作用及"我的图文"的目标和内容、开发的形式和方法、管理及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七个方面论述了对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探讨与研究,旨在通过校本课程"我的图文"的开发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因地制宜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抓好课程开发、抓实基地建设、创建本土模式、规范课程建设等入手,全面建构学生快乐成长的课程体系,以特色定位,全面推动课程改革,并创新性的采用“网格化管理、团队式服务”校本教研工作模式,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以"幸福快乐教育"为核心理念,秉承"幸福由努力和负责中来"的校训,以"课程建设"为主渠道,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学校课程建设突出"整合+特色",坚持问题引领教研的理念,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幵发和突围,倡导教师开放性地对三级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了学科课程、特色课程、走班课程、钍团课程四大类"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更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1.
<正>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近年来,我校从"以童为本""以真为先"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成长需求,智慧地打开课程的视角,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研究。我们基于学校"求真"文化,遵循课程规划科学性、主体性、完整性的原则,全面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积极建构促进每一个生命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童真"课程体系。"童真"课程坚守鲜明的学生立场,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教师特点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和完善了三级课程体系。其中,校本课程更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拓展性。本文侧重研究与地理学科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一、地理学科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就主要方面来看,人类至少有八种主要的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教育》2004,(1):24-25
我校充分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合理的校本课程体系就必须要以人为本。我们根据校情、学情经过校课改领导小组的讨论与研究,在征求教师意见及家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三个板块内容。即环境课程、《新三字经》课程、综合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长清区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学习领会和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各级课程进行统整,进而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化幸福课程体系。一、德育为先之德育课程在有效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班级管理课程化、主题教育课程化、养成教育课程化、校外资源课程化四个方面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之路。班级管理课程化主要是建立了"学生在班主任的宏观调控下自愿组合形成班级管理互助小组,以学生自我管理与同伴相互提醒、监督、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乾安县让字镇中心校校承担了吉林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作为项目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子项目主持人,我带领子课题组成员探索、建构了与学校条件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给予了有效的补充。逻辑思维训练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之一,使用的是我校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落实新课改精神,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细化为两翼,走出了科研先导、课程优化、常规量化、改革教法、教会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为特点的教改之路。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谐的课程文化学校本着"课程即文化、课程即成长、课程即分享"的课程建设理念,开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让每一位师生获得成长。1.统一开设国家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课程,出台了《第五小学新课程  相似文献   

17.
在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顶层设计引领下,如何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实现校本课程特色化构建? 我校以"上善若水" "体志阳刚"文化内涵为立足点,构建"上善·阳刚"校本课程体系,旨在教会学生懂纪律、守规矩、追求真、传播善、创造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价值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治人主导倾向;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人倾向;全面奔小康背景下对个性主体人的关注。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表现在:课程权力的下放——关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实现"以人为本"的中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创新教育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校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根据我校的办学思想--"关注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挖掘师生的特长,我校于2005年开设了"剪纸"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大英 《教育科学论坛》2014,(3):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F0004
围绕打造"精品+特色"的现代学校战略,学校建构多极支撑体系:●以现代教育为手段的硬件体系:以"超越"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制度化、精细化、人性化"为特色的学校管理体系;●以"九阶八仪"为导航、"主题+常规+心育"活动为载体的德育体系;●以"多学少教,当堂达标"、"121"、"五案五型"、"九纵二横"、"二评七看"为主体的课改体系;●"国家+地方+校本"为融合的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