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对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意义十分重要,它能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深度与广度。一、创设"书香"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吴云贤 《考试周刊》2014,(81):76-76
数学阅读是思考、理解、是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数学阅读材料,加强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数学阅读真正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形成"讲读练"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的生长点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乐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中学生阅读内容繁杂、阅读方法单一的现象,山东省潍坊市安丘经济开发区中学秉持"让每个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聚焦语文主题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阅读链接"栏目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使之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应引领学生仔细阅读、对比阅读、检索阅读、随文练笔,使学生把握好每个"阅读链接"的要点,从而在训练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正>《纲要》中明确阐明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让每个孩子在丰富的"阅读"中能说会道、能想会做、习惯养成、人格健全。本着保证实施"完整儿童"的教育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原则,我们以"整合阅读"为突破口,有机整合多种阅读形式,给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阅读平台,以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刺激孩子的阅读需求,促进幼儿顺畅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一、集中式分享阅读让幼儿"愿"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是整体性教育最为基础的一部分,语文教育又是每个人理解能力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自然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相似文献   

7.
刘广平 《生活教育》2014,(18):122-123
我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为重点,将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每个角落,努力让书香弥漫,让阅读滋润师生心田。  相似文献   

8.
阅读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孩子的阅读是生命成长性阅读,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发展成长过程.而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综合基础素养,特别是一些基本的习惯和品质,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基础.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阅读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正让每个学生都爱上阅读这是当下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最应该做的事,相信同行们不会不同意这句话。由现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把"海量阅读"纳入日常教学,纳入语文课程,实验历经十年,已覆盖全国五千多所学校,硕果累累。"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的课堂、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10.
胡琳娜 《江西教育》2006,(14):83-8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现时每个教师记得最清的一句话,但是如何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彰显出"个性"的光彩呢?这将是我们一直为之不断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我们的语文教育开始回归阅读时,当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时,阅读的源源清流必将伴随这些幼小心灵的成长。然而,忽视阅读、好书难觅、缺乏指导的阅读现状却不容忽视。因此,我校一直在努力探索着,让学生与书为友,畅游经典,让阅读伴随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主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这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2):169-170
语文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想要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快乐为起点,阅读就能渐入佳境。怎样把阅读变成"悦读",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15.
正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可是正确地爱孩子,却未必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是人生的始发站,作为向导、老师,在家庭认读过程中,家长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一、唤起兴趣,让孩子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走近阅读,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1.创设一个舒适温馨的书窝。  相似文献   

16.
为人师者必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每个学生畅所欲言,以学生个体的活跃带动学生群体的"跃跃欲试",再反过来以学生群体的积极踊跃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活跃.阅读教学也应当以学生为主,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就应当让学生多说、多问、多思:  相似文献   

17.
【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我们认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相似文献   

18.
<正>E时代,孩子面临的是一个传媒十分发达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报刊、网络等传媒纷至沓来,经典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经典根植孩子的心中,让名著的精髓流淌于每个孩子的心间?我思考,我实践——阅读从点滴做起,在零星的"微阅读"中激发阅读期待,以少数经典阅读带动海量经典阅读,从而提高阅读品质。一、微内容:给予选择的自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让学生在自由选择的同时了解经典、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阅读能力,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多元的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大语文阅读的广阔天地,使阅读"活"起来,让个性化的阅读充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