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结婚,是一件美事儿,是人们世世代代永远都念叨不完的话题.每一个人都得结婚,都愿意结婚,都盼着结婚;偶见一两位独身者,在一般人看来,心理多少都有些变态,是不幸的人.人类诞生的历史约有三百多万年了,婚姻变化的历史也就有三百多万年了.从群婚(或称乱混)到辈分婚,从辈分婚到族外婚,从族外婚到对偶婚,再到一夫一妻制,清晰可见的线索是:人的自然属性在不断地削弱和人的社会属性在不断地强化.这一部<老结婚证书>便是人类试图规范自己婚姻行为的最终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我采写的三篇稿件均被采用,这三篇稿件内容充实,具有一定意义,更重要的是我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我们上班必经的一条马路,近来损坏严重,路面凹凸不平,洼塘迭起,来往车辆颠簸厉害,司机、骑车者意见纷纷,有人不断投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整;可日复一日,无人问津。厂里群众知道我是上海交通安全报通讯员,便接二连三地向我反映。我耳闻目睹其中实情,有责任反映群众的呼声。在动笔前,我又去这条路上仔细观察了一番  相似文献   

3.
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是呀,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会得到什么?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一篇稿件若失实不仅给作者和电台带来麻烦,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通讯员要将维护新闻真实性视为己任,一丝不苟、主动扎实地采访,严禁闭门造车,拍脑袋想数字弄虚作假。笔者有个习惯,凡未经亲自深入采访,绝不贸然动笔。在采访过程中讲求实事求是,尽可能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多听各方意见,尽可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平时要注重材料的发现、积累和挖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查证核实。这样就避免被好大喜功的采访对象蒙蔽而导致内容失实。为调查柯营村养鳝情况,笔者曾数次到专业户中走访座谈,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甚至亲自动手从泥中挖出鳝鱼,本人写的《黄鳝池变成聚宝盆》在鄂州电台1995年8月26日新闻节目采用。尽管只有几十字的短新闻,但笔者心安,觉得经过深入采访写出的稿件是对电台、对听众和被宣传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下苦功夫深入采访黄毅侯殿禄是中宣部和司法部在十五大前期推出的先进典型。我作为年轻记者,在新华社高级记者田恒江、人民日报记者李战吉带领下参加报道。《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撑起一片安宁的晴空》、《高扬心中无悔的旗帜》三篇通讯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  相似文献   

6.
深入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采访出好新闻的必要条件,历来为新闻界所倡导,这种优良的传统让许多的新闻工作者受益匪浅。要发掘电视新闻的新、真、趣、美,想找到这些蕴藏在大千世界里的宝藏,只有沉下去"抓",沉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鲜感人和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轻记者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是呀,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会得到什么?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了一个比喻:“涉深水者得珍珠。”珍珠者.宝中之宝也。多么诱人!珍珠是什么?是你奉献给读者的精品力作。一篇精品力作,十元、几十元稿费,不等于它就是青菜、萝卜;文稿拍卖,谁出十万、几十万,也不等于就是慧眼识真金。优秀的作品令人百读不厌,能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灵。这样的作品,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相似文献   

8.
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不一样,因为受平台、平时积淀、受众市场定位等诸多因素限制.省报记者实行跨地区采访难度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应用进入大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今年年初,随着许多著名网站相继被黑,信息安全问题不仅被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所重视,而且被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所重视。 众所周知的木桶理论,即一个由一根根木条钉成的水桶,它的盛水量是由其最短的那根木条决定的,对网络防黑同样适用。“技术+产品+策略+管理”的模式使我们注意到单纯地依靠某一方面都不可能使人们对网络安全高枕无忧。就以这次的黑客攻击事件为例,其“威力”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黑客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利用了那些完全不知情的第三…  相似文献   

10.
新年老话题     
跨入1999年,意味着全人类都站在了新世纪的起跑线上。下个世纪无疑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大为我国人民描绘的蓝图,在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搞活企业:一个仍不轻松的话题徐坊十多年来,年年在喊搞活企业,国家也千方百计地采取了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措施,应该说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国企业得仍不轻松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建国几十年来,全国亿万人民...  相似文献   

12.
13.
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对于每一代人来说都有相对于他们的传统文化,而对他们而言,融合了传统的当下文化又会成为下一代的传统,于是传统文化就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而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人类一直以来遇到的共同的难题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如何完成相对传统与绝对当下以及外来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形成新的传统?如何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与传播?本期观察,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且看我们的专家如何应对这个艰难的转化。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本次讨论中我们不妨把传统文化的尺度放得宽泛一点:她应该不只是古代的文化,也应该包括近代乃至现代的文化;她应该不只是考古发现的各种文字文献和实物,还应该包括涌动在民间的炎黄血脉与华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各行各业都以此为契机,开始筹措新世纪的新篇章。出版,作为学术与舆论的先行行业,在世纪出版物这个话题上,却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热潮”。如果给世纪出版物一个内涵界定的话,它应当是以20世纪的回顾与21世纪的前瞻为主体内容的系列出版物。于友先署长在1999年优秀科技图书奖颁奖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出版社,要着眼于21世纪,搞好跨世纪的选题。相较而言,世纪出版物,在1999热点迭起如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图书,科普热销图书,WTO热销图书中,只是一个悄悄的话题,散见在各大书店的世纪出版…  相似文献   

15.
武晓华 《新闻界》2001,(5):62-62
“七分采访,二分思考,一分写作。”十多年新闻工作日积月累的磨练,我对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别是通过对巴中农村的采访,更使我领悟到: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好新闻。去年3月,我在巴中农村采访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连续报道《大巴山的脊梁》和《历史性的跨越》(巴中文明新村建设纪实上、下),刊登在《精神文明报》2000年3月21日和3月23日头版头条。此报道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七分采访”强调了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采访,就能完成任务。而是指…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编稿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记者发回的稿子不是数字有错,就是地点有误,有的连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没交代清楚。有些专业术语,记者自己没弄懂就写进稿子,一问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编辑只好打电话找人去核查清楚。上述这些现象,说到底是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工作浮躁引起的。当前,新闻界一些人存在浮躁之风,有的采访作风飘浮,到一个地方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拿上人家给的几份材料,回到家里修修改改就发到编辑部。久而久之,养成了写稿马虎,工作浮躁的不良习惯缺乏敬业精神。众所周知,凡是有成就的记者究其原因,固然与他们良好的政治业务…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00,(7):1-1
我国新闻界的同志总是习惯用两句话来形象地说明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另一句话是“千斤采访四两写”。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们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记者鲍勃·福尔斯曼甚至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为什么中外新闻界都如此重视新闻采访呢?道理很简单。首先,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社会上每日每时发生着无数的新闻事件,各种新闻媒体每天也…  相似文献   

18.
深入问题,如今十分地被重视了。所以重视,是因为现如今,记者写新闻,采访不深入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报社的老总总是对年轻记者们耳提面命:到基层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要想抓“活鱼”,只有到现场。无庸置疑,今天年轻记者在脚底板上的功夫的确比过去的老记者们差多了。这也许是条件比过去好的缘故,比如说有了传真有了电话,有些采访活动便省事得多,而不必事必躬亲,非要打跑趟不可了。比如说被采访单位几乎都备有  相似文献   

19.
写稿子要有吃苦精神。不吃苦,不去深入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稿件。我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学写稿,被采用的200篇稿件无一失实。我坚持不写道听途说的稿子,不写浮夸吹牛的稿子。1989年7月23日,江苏电台社会新闻节目,采用了我写的《家庭节约奖》一稿。在采写这篇稿件时,村干部当时只对我说,老党员夏候奎如何省吃俭用,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使稿件做到真实、准确,我冒着大雨,去了夏候奎的家。回来时我差一点跃进路边的水沟里。采访结束,我一气呵成,写出了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身处基层的业余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好稿件呢?我的体会是:深入采访出好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