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戒机〕军事,军务。《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气。”杜甫《遣愤》:“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戎:兵器总称。《诗·大雅·常武》:“整我六师, 以修我戎。”引申之,同军  相似文献   

2.
攻城之法,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谋攻》) 课本注:“橹,大盾。”按:课本及不少选本把“橹”注为“大盾”是有据可稽的。《说文》及《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等人都是这样解释的。但把它放在整个句子中来考察,却使人产生怀疑。《谋攻》说的是“攻城之法”,先要修治攻城用的“橹轒辒”,再“具器械”,下文还  相似文献   

3.
【能】用于“不”“未”等否定副词之后、数量词语之前,训“及”“到”“够”。《游褒禅山记》:“盖予所至,比好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汉书·霍光传》:“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今语“能够”为同义连文,“能”“够”可互训。所谓“能”,是指能力、条件或  相似文献   

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1) 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并列复句。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又是一个省略了主语“予”的主谓结构。这个主谓结构与其说是记述一件事儿的,倒不如说是表示一个地段的,亦即从小丘往西百二十步的一段距离中。这个“步”可能有两种解释:一,周朝以八尺为步,秦朝以六尺为步,旧制一般以营造尺五尺为步。二,两脚跨走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转折句,第二分句对第一分句是个急转。“千古”是古而又古;或说是久远的时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千古兴亡多少事”,词义相同。从本句看,似以第一说为简为宜,意思是“江山千古(如是)”,只是由于词的格律要求本句是仄仄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中的某些疑难词句作些分析。分析时以语法为重点,必要时也涉及语音、词汇、修辞、文字等方面。本期开始连载。  相似文献   

7.
《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1) 这个“以”是结构助词,用在状语和形容词谓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地”。相同的用法如《古诗十九首》有“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2) “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词,因为这是汉人的文章,魏晋以后“是”才逐渐孳生了作为判断词的用法。3) “贼”在甲骨文象人臂怀抱儿童被外来的戈所伤害之状,本义是“害”,这里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8.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统编教材中学语文课本注:“一个男人不耕作,(就)有人受饥饿。之,句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按:此条注释不甚妥当。“之”字不是句中助词,而是代词。“或受之饥”是一双宾语句,“或”字是主语,“受”字是谓语,“之”字是间接宾语,代“一夫不耕”这种情况,“饥”字是直接宾语。全句译为现代汉语是“有人因之受饥”。动词“受”字在这里是“因动”用法,含有“因……受”的意思。间接宾语“之”表示动作发生原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两句话在《管子·轻重甲》中写作“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为,因为)。“或受之饥”与“民或为之饥”意思完全相同,而句式不同。“之”字在句中不是助词,而是代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9.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輮”,课本以及其他许多本子都注为“同‘揉’,使……弯曲。”这似乎也能讲得通,但仔细推敲之后,就觉有些不妥之处:一者没有说明“使弯曲”的方式,二者不大合乎语法。“輮”,实际上应为“煣”的同音假借字。《说文》:“煣,屈申木也,从火、柔,柔亦声。”这就是说“火”旁表义,“柔”旁表声,此字有“用火烘木,使之弯曲”义。《汉书·食货志上》有“煣木为耒”句。用火烤加工的方式使木弯曲,这也是一般的常识。若取此说,不仅道出了“使木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不能分开来讲,它们都是虚位。四句连起来,是说(按当时兵制的规定,应征者应自备鞍马。)木兰忙于到处去购备出征用物。  相似文献   

11.
高中第五册2001年版注仅“道,方法”,此句难在“为”字而未注。按“为”动词,求也。“餍足”其宾语。译:这就是他求得酒肉饱足的方法。杨伯峻先生译为“这便是他吃饱喝醉的方法”,亦佳。  相似文献   

12.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无以,则王乎?高中第五册82年版、87年版、2001年版,注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行王道吧。以,同‘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是也。朱熹《四书  相似文献   

13.
陈情表(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终鲜:终于没有。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此解“终”为“终于”,不当。宜作“既,又”讲。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曰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这里,王念孙谓“终”相当于虚词“既”,并谓此义由《左传》杜预注的“终,犹‘已’”引申而来。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知王念孙由动词“终已”引申为虚词“既已”。但王念孙  相似文献   

14.
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课本注释:〔郭〕外城。这种注释是不够妥当的。就诗推理,木兰的父母不是从内城走到外城去迎接女  相似文献   

15.
陋室铭(刘禹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初中第三册81年版、87年版,第四册94年版,第二册2000年版、2001年版注钧:“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这里是‘只’的意思。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此注视“馨”陈述“吾德”,误。上文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比,“名”就“山”为言,“灵”就“水”为  相似文献   

16.
桃花源记(陶渊明) 缘溪行缘,可注为“沿,顺着”。课本自来未注,盖以为常义也。其实不然,何况学生初次接触。“缘”本义衣服的边饰,《说文》“缘,衣纯(Zhǔn)也”。用例如《札记·玉藻》“深衣……缘广寸半”。深衣是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衣服;衣裳相连,前后深长,故称深衣;其边饰宽寸半(参《辞源》图)。引申为“循”,顺着,沿着,《广雅》“缘,循也”。用例(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①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子·解老》) ②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南史·宋本纪中》) ③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落英缤纷初中第四册82年版、88年版均注为“落英,落花”。第  相似文献   

17.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应作何解?《辞源》“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神,不刻意于一字一句的解释。后引申为读书不认真,略知大意,而不求深入理解”。《辞海》“原意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今多谓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原意指读  相似文献   

18.
氓(《诗经·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为“忠厚的样子”可也。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同。此本毛传“敦厚之貌”也。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戏笑貌”,林庚、冯沅君先生《中国历代诗歌选》“笑嘻嘻地”,程俊英、蒋见元先生《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嘻笑貌。《韩诗》蚩作嗤”,亦可。朱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第五册1987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注均:“孔雀东南飞,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徘徊,犹疑不决。汉人诗常以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此诗开头也有这个意思。用这两句诗引起下边的故事,古代民歌常用这种写法。”高中第三册2000年版仅改“犹疑不决”为“流连往复”,改“汉人诗”为“汉代诗”,实同。此注谓两句“比喻”夫妇离别;又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此注话题在浣女渔舟,有劳耳目,不合此诗闲适情调。话题应是竹喧莲动而无意中得之也,林庚先生《中国历代诗歌选》“竹林里一阵喧声,那是洗衣的女子们归来了;水面上莲花摇动,那是渔舟下来了”,于是含有些许醒悟的意味。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听见竹林中笑语喧哗,知道是洗衣姑娘回家了。看到苻叶摇动,知道有渔船下来了”,措词益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