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全球化的现实境遇与价值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全球化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教育的相互依存、合作互动和利益共享,向人们展开的理想图景应该是教育平等、价值趋同的"大同世界".但教育全球化并非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景画,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潜伏着教育殖民化的危机.因此,我们应当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坚持教育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是一个近乎被滥用的流行话语,本文拟对全球化从概念到内涵作较为全面的梳理,初步探讨民族国家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全球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国家教育的功能和形态,民族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依然指向国家的发展需求,当今各国教育间的相互交流更多地被赋予了“国际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已经扩散到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在全球化视域下,民族文化产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产业,积极寻求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引导中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加速世界的融合与发展,而且对现代价值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全球化的实质、全球化对现代价值教育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价值教育的全球性思考等进行了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意识,思潮相互碰撞,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而民族审美教育的缺失,却导致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偏移造成其思想的混乱和盲从,从而影响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再者,笔者认为审美能力是关乎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审美教育则又是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华民族要想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民族审美教育的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话语境下,民族文化在保持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外放开眼光,海纳百川,吸纳与融汇外来文化的优秀的成分,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框架并转化为本民族的新质新成分,更新创造,优化与强化本民族文化与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政治角度来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在保证民族统一和认同、保障国家安定和团结以及社会主义方向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成长的角度来说,相对于小学和中学教育而言,大学生阶段是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定型期;就学校教育而言,没有民族精神的教育,整个学校的教育将会迷失方向.本文最后对当前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初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既是克服民族虚无主义,抵制资产阶级分化、西化的需要,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同时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应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民族自信与民族忧患的关系、个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政治角度来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在保证民族统一和认同、保障国家安定和团结以及社会主义方向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成长的角度来说,相对于小学和中学教育而言,大学生阶段是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定型期;就学校教育而言,没有民族精神的教育,整个学校的教育将会迷失方向。本文最后对当前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初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过程,早已从15世纪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开始,它凭借资本、商品以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上的资本主义政治化观念向以西欧为中心的边缘和外围地区不断扩散,只是到了当代,这种趋势日益明显而已。由此可见,全球化并非单纯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还具有人为营造的主观性,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它总是在一定的价值主体推动下,以某种价值为向度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促使多元文化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理念。吉布森的多元文化教育内涵强调了教育文化的适宜性问题,通过在区域/民族地区调研发现,当地儿童的入学转折年主要出现的是基于语言障碍以及入学后个体经验的多元文化整合问题。为了促进区域/民族融合和推进主流教育,建议应从尊重多元文化理念出发,开展以此为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培训,开发语言文化适宜的教材,并且考虑多元文化在课程与教材中的整合以及行政部门在管理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昭示了一种多元的、过程的哲学理念。这一点对于现有的教育观念和现象具有再认识的启示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现状的分析,来说明后现代主义如何提供一种实现个人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区域化互动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区域教育研究反映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区域结构变化特征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区域教育研究包括社区(community)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和地区(region)教育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的区域研究,都应当遵守区域研究(area studies)方法论的学术规范。一个完整的比较教育研究,既有教育的区域研究,也有教育的问题研究,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或采取区域研究框架下的问题分析模式,或采取问题研究框架下的区域解释模式,两者均有其效用。本文的观点只是为谋求我国比较教育学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作的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分析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的一种基本范式.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已有诸多表征,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理论模式、研究取向、研究成果、国际教育援助与交流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来讲,需要积极且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裤瑶丧葬仪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沉淀与关照、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凝聚、孝道观念的继承与发扬、社会化的发展与完善等教育价值。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本土化教育对民族教育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实施路径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族性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性认同(ethnic identity)的增强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当代民族现象,它的出现与世界的全球化背景有着必然联系。本对族性认同作了概念性解说,指出族性认同的增强有着全球化因素的支撑,它是个性的张扬,世界多样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民族过程(ethnic process)的反映。当代世界民族过程既是民族现象不断扩张和弥漫的过程,也是民族不断分解自己、泛化自己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一现象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于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男女在姓氏继承、财产继承、性别分工观念上存在差别,两性在财产继承和性别分工上的看法差距较小,对财产继承的看法均表现为偏向现代一端,对性别分工的看法均偏向传统一端。姓氏继承上两性差别最大,男性处于传统-现代连续统的中间状态,女性处于更偏向现代的一端。教育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少数民族男女性别观念的现代转向,其影响由表及里,首先较多改变的是与利益相关的财产继承观念,其次是与规范认知相关的性别分工观,最后是与价值相关的姓氏继承观。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男女的教育水平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经济更为包容、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全球化在教育价值上表现为人才培养工具化及培养模式标准化;在发展理念上表现为市场化,这限定了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在技术形态上表现为贸易价值,这促进了跨境高等教育的繁荣。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自主与依附、移植与创新、竞争与合作等矛盾中进行抉择,以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还存在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问题,只要以教育资源配置为根本,从政府引导、评估体系与督导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着手,仍能为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