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桐城谬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之后,"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了批判旧文学的口号,通过当时钱玄同和林纾、黄侃以及桐城派的关系,探究"桐城谬种"最初所指对象,当是林纾,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扩大为指向整个桐域派.  相似文献   

2.
从临桂词入手,上溯了常州词论“寄托”说的流变与发展,提出清季词论主要是在周济“专寄托不出”的界面上创意和发挥,而临桂词派的理论代表作《蕙风词话》是这种发挥的巅峰。同时,常州词和临桂词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与桐城文有着血脉关系。词论的“寄托”说和桐城的“义法”具有同源关系。而临桂词人.则是“岭西五家”这些晚清的桐城文人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挖掘桐城文化中的"教化"思想,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和营养因子.分析了桐城文化中的"教化"思想,认为治国之本在于治民,治民之本在于治心,良善政令不如善教得民之多.具体表现为兴办教育,振兴文教,督学教谕,倡议"教化",以"文"化人,陶冶"性灵",教化民众,以"德"谋"得"等.促使民众懂礼义、知廉耻、尚道德,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实现桐城文化中的教民、化民和移风易俗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官方教育入手,初探桐城教育之概况。康熙之后,在各地书院建设兴起、学校教育衰落之际,桐城官方教育之重心却是学校;至于道光,全国书院教育一片腐败,桐城书院竟然振起,力担当官方造士之重任。  相似文献   

5.
桐城文化,作为历史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对其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境:将桐城派文化等于桐城文化;行政区域的变迁对桐城文化的割裂;以皖江文化覆盖桐城文化。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桐城文化的研究,必须科学定位桐城文化,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分门别类,挖掘桐城文化的当代价值,丰富桐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桐城文化,作为历史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对其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境:将桐城派文化等于桐城文化;行政区域的变迁对桐城文化的割裂;以皖江文化覆盖桐城文化。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桐城文化的研究,必须科学定位桐城文化,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分门别类,挖掘桐城文化的当代价值,丰富桐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与桐城派关系紧密。早年受桐城文化濡养,并与桐城门人相交游;晚年致力于文字学研究,重回桐城文化怀抱。陈独秀出自"桐城",其学识成就颇得桐城之助。  相似文献   

8.
翁方纲“肌理说”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清代汉宋调和的学术文化是肌理说形成的深层原因;宋诗是肌理说形成的创作依据;桐城文论是肌理说的理论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9.
吴汝纶是桐城文派的末代宗师,这一点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对于他是近代桐城诗派的中心人物,学术界则鲜有论及。吴汝纶对近代桐城诗派的发展主要做出了以下三方面贡献:一是为近代为桐城诗派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二是为近代桐城诗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营养;三是为近代桐城诗派的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8,(2):86-90
桐城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桐城方言词汇,具有很高的语言学和文化学价值。论文以桐城歌为语料,从词义差异、词形差异两个方面,将桐城歌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桐城歌中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关词汇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桐城歌"基本体式是七言五句式。它于明代前期在安徽桐城地区兴起,随即传播到桐城周边地区,在地域文化认同中形成了"桐城歌谣文化带"的核心圈子。晚明至清代,"桐城歌"沿着南北东西四个方向拓展,并在传播地与当地民歌相融合。整个传播过程以安徽文化为纽带,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桐城歌谣文化带"。  相似文献   

12.
桐城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存于菜子湖水系区域内,既沾溉了桐城地区悠久的民歌传统,又受到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桐城渔歌继承了“桐城歌”最典型的“七言五句体”艺术特征,并保留着“桐城歌”传统的起句“程式”要素。桐城渔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当以对待“非遗”的客观态度看待它,做好相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清代桐城进士的确切人数,历来文献记载不一。综合光绪《重修安徽通志》、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桐城耆旧传》、桐城部分家谱等资料,清代桐城地区文进士人数共有152名,比安庆府其他五县进士总和还多,科举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4.
汪毓 《文教资料》2008,(32):65-67
民间歌谣是一地民风民俗的反映,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桐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内涵丰富的桐城歌谣.本文以桐城歌谣为分析对象,指出它在方言研究及文化贮存方面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桐城歌谣承载的文化内容,以增强人们对桐城歌谣的保护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5.
桐城学派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与桐城的学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桐城文化具有家学与师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兼容并包、富于创新的治学精神,经学致用、注重实学的治学思想,诗文发达、文风浓厚的文学氛围。因此桐城文化对于桐城学派的人物品格、古文思想、学术研究和理学思想等各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就桐城诗派传衍和清代诗学发展而言,陈用光的作用一直被遮蔽。他将桐城诗学带入都下,并在都门交游中推动桐城诗派参与构建嘉道宗宋诗风;他宣诗布文,开启了桐城诗派的统绪书写。进入文学史“过程”的研究视角,揭示出陈用光传衍桐城的深层意涵。在桐城诗派传衍格局中,陈用光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代宗主,应当被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归纳法划分了桐城儿歌的韵部,进一步分析了桐城儿歌的押韵方式及特点,并探讨了桐城儿歌在韵部选择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出于文学情结和政治需要,曾国藩利用桐城派这面旗帜招揽天下英才,为其政治利益服务,表现出对桐城文人特别关爱和培养,赢得桐城文人对他的信任。与此同时,桐城文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振兴桐城派三祖的文学事业,也必须追随曾国藩,借助其声望,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曾国藩看重桐城文人,桐城文人愿为曾氏效力,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从清代桐城籍诗人的实际创作看,不仅文在桐城,诗亦在桐城。桐城派诗人谨守家法,有较为自觉的流派意识,以“正雅祛邪”为己任。姚范诗学观深刻影响了桐城诗派,以姚范为诗派的发端者,有合理一面,又不尽合理。重道不废文,唐宋兼取,刚柔并举,融通的诗学观,使得桐城诗派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祖于桐城,文风却与桐城迥异,究其因,在曾氏之审美观,桐城论文恶骈俪、以质实为美,曾氏法汉赋、尚声律藻饰.论者多拈出曾氏经济说以别桐城,然质曾氏经济之实,在重文章艺术--与桐城一脉,而非内圣外王、文章内容.唯美的而非唯实的文章观念与曾国藩作为政治家的身份似相悖,其实不然,经济文章,正在其艺术,以文道论,唯美正是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