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锋 《新闻界》2012,(16):73-74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他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使用了"报纸良心"这一概念,指一家报纸应当以自己恒定的信念取信于读者.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在知识界和一些觉悟工人中已有传播,同时在英、法等国成为一种舆论的潮流,但在德国,这类思想处于萌芽状态.1842年9月底至10月初,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第十次法国学者代表大会在斯特拉斯堡召开,《莱茵报》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等德国报纸对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及活动均作了报道,《莱茵报》刊登了梅维森的《英国的状况》和政论家赫斯的《柏林家庭住宅的共产主义》等涉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文章.施泰因的调查报告性著作《现代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4)
<正>如同马克思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资本的运动那样,他曾几次排除各种因素对报纸报道新闻的影响,论证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他把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的报纸运动"。原词为一句偏正结构的德文词组"lebendig Pressbewegung",中文原译"有机的报纸运动"[1]是较为恰当的,中文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改译为"生气勃勃的报刊行动",反而体现不出马克思关于这个问题整体论证的思想了。  相似文献   

3.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东旭 《兰台世界》2017,(5):121-123
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提出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为政以德,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以刑辅德,这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和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任淼 《新闻前哨》2020,(1):66-67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新闻论著为基础,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莱茵报》时期的"人民报刊"思想。包括人民报刊与人民精神、人民信任、人民利益以及出版自由的关系,探讨了"人民报刊"思想对新媒体传播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2):105-106
<正>"舆论纸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1]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系的特点,是他们舆论思想的经典阐述。"舆论纸币"的概念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国际述评(三)》一文。这篇国际时评写于1850年11月1日,刊载于当年马克思主编的杂志《新莱茵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先知。从"媒介即信息"到"地球村",麦克卢汉开创了媒介以及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通过对其媒介核心理论的解读,重新审视其"技术决定论"思想,以达到我们对其"技术决定论"思想的理性认识,给今天媒介研究以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老思想是战国中后期"道术将为天下合"的典范。黄老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但为"法主礼辅",彰显了齐国文化重事功的精神。荀子受齐稷下学宫思想影响,也主张"隆礼重法",但其立场和根基是儒家,因此他属于"礼主法辅"。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明历史得失,从黄老"隆礼重法"思想中吸取法律现代化的本土资源,对当下"法治中国"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前诸说多视《管子》为道家之书,认为其思想合乎道家"南面之术"。本文通过对《管子》原文的梳理,发掘出管子"秉要执本"的法治观、"清虚自守"的德政观、"卑弱自持"的韬晦观,为汉人的说法作了理论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史文静 《新闻界》2013,(9):75-76
<正>"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是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的一种喻证,从而也说明了人之所以会有传播活动的社会原因。马克思表达这个思想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他写道"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11):29-39
自"四力"提出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掀起了多轮的学习、讨论、践行与研究的热潮。总的来讲,这些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于"四力"的理解与推动了对于"四力"的践行。但仔细分析之后则会发现,已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目前学界、业界对"四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现当下所处的时代、历史语境进行横向的、剖面式的解读与阐释,而相对缺乏从历史维度沿着思想发展的脉络进行纵向的发掘与探析;第二,目前学界、业界对于"四力"的研究,主要是从本地区、本单位、本人的一些具体的媒体从业经验、采写经历、具体的教育实践或采风活动等出发对如何进行践行"四力"的经验总结式、报告式、心得体会式的研究,而相对缺乏反思性、批判性的研究。故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文章将从新闻思想史的视角对"四力"进行一个历史-社会学意义或维度上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综合考察与探析。研究认为,"四力"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其自身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渊源。从历史的维度来讲,则是指承继于来自中国新闻业界实践经验的总结、新闻学术传统与政治新闻学传统中关于新闻或新闻业务的思想阐发;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则是直接来源于中国当下所处的时代、技术与社会语境。具体而言,即中共党报理论通过将新闻记者的基本业务素养与党的基本工作方法—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相勾连的做法,实现了"四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最后,文章认为,"四力"思想的创新将十分有可能成为中共党报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的立足点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人民报刊"思想作为马克思重要的新闻理论,是我国新闻事业长期的指导思想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成为人们最为熟悉的媒介形式,以《新闻联播》为典型代表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同样渗透着"人民报刊"思想的理论精髓。本文以2015年《新闻联播》的春节系列报道为研究样本,从版块设置、话语风格、镜头语言和典型案例出发,探究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在节目中的媒介化表现。  相似文献   

13.
鲁迅"立人"的思想无疑是理解鲁迅价值的核心。而"立人思想"的确立在其一生的思想形成与实践中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代不断契合的变化过程。综观鲁迅其人思想发展的踪迹,可以发现其立人思想经历了以科学精神、文学与艺术以及革命立人的发展脉络。了解他的立人思想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鲁迅传统的价值和资源意义以及在当今的时代如何认识鲁迅的精神资源无疑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在管仲、子产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推动了法家流派思想的发展,并且促成了在秦国的变法。  相似文献   

15.
本书采用"文化还原的心态研究"方法,尝试把儒学史上被神化的、以及当代被抽象为一个哲学符号的王阳明,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真实的王阳明"。本书深入传主所处"历史世界",描绘出一个政治黑暗、文化纷乱的时代,讲述传主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在此基础上,对王阳明"思想世界"的演进作了精细梳理,其中颇多新的论说,诸多新的史事考辨、理论阐发,新人耳目,将对当代阳明学研究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霍贺 《兰台世界》2016,(7):122-123
1934年11月至1936年5月,以"自由人"著称的胡秋原赴莫斯科对苏俄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察。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实地考察和体验,胡秋原的思想调整并未完全定型,但"苏俄经验"给其极大刺激甚至震撼,促使其思想发生很大变化。胡秋原的思想调整并未完全定型,但"苏俄经验"给其极大刺激甚至震撼,促使其思想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18.
《汉语大字典》所引用的" (已其)"字,该字上面部分皆作"巳"。查《说文解字》此字在"己部"内,《说文》另有"巳部",但无此字。《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皆作"(已其)".台湾省编《中文大辞典》亦作"(已其)",上部从"己"而非"巳".《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收录此字时,还引录了甲骨文、金文等数种古文字形,上部亦皆作"己"而不作"已"。另外,山东黄县还出土了数件(已其)国铜器.王献唐为此还专写了《黄县((已其)器》一书(后收入《山东古书考》书中),其中作用"(已其)"字,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等技术平台的网络传播,以其结构性变化,为以往印刷科技主导的"想象的共同体"赋予了新的特性。本研究试图探究,从传统"想象的共同体"到互联网媒介中的"共同体",人们进行"共同体"归属感等的身份建构过程与机制。进而为建构公共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梅贻琦,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对清华大学办学道路的研究。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办学实践,梅贻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通识教育"思想"、大师论"教育思想以及"教授治校"教育思想。通过对梅贻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