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离不开对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观察。因为,在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展现了人、社会、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村落里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致观察与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适应是新疆双语学生现在、未来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新疆双语学生现阶段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跨文化适应评价策略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促进新疆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适应现在和未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周梦 《教书育人》2012,(24):68-69
一用真爱对待学生,激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热爱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里接触的"第一人",即学生在大学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辅导员,接触最多的也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及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和对大学生活的态度。要想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辅导员需要将真爱贯彻于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把学生视为儿女、兄弟姐妹,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洞悉他们的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大学生到内地求学.当他们进入以汉文化为主的学习环境时,需要经历更长的文化心理适应过程.研究以课堂为切入点,调查了解他们在内地高校课堂文化中的参与、文化适应等情况,并探讨帮助新疆籍维吾尔族大学生更好适应内地高校学习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爱心 ,体现在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班级管理过程的始终。首先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 ,体贴他们 ,帮助他们 ,尽量满足其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学生住宿的冷暖、卫生的优劣、身体健康与否、经济状况如何、业余文化生活是否满意、学习上是否吃力等方面 ,都需要班主任主动关心。对于存在的具体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妥善解决。其次要关心他们的成长 ,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第一 ,要贯彻“普爱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认可和关怀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英才” ,还是“庸才”,都视为可造之才 ,给每一位…  相似文献   

6.
今天生活在苏拉宫村的满族人200余人,他们原是清朝时期从东北派驻新疆的满族官兵的后裔。由于政治的需要,他们迁徙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并与东北满族在地理上形成了较大的隔离。经过二百余年的居住、繁衍,其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他们却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满族族群认同意识。论文结合相关的节日展演,试对满族族群认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世居新疆的除汉族外,有12个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年代起,新疆十三个民族的各族人民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他们集体合力,互为依存,既相互认同友善融合,也有互相排斥、征服和斗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诸多不同特征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本文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新疆12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回溯与梳理,文章引证翔实的史料,从历史到现实,科学地辩证地给予分析论证,说明新疆的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历史年代起,就已经加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民族分裂主义是新疆的主要危险。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是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政治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体现,是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政治需要的一种反动的社会思潮。它是妨碍新疆稳定与发展的一种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是可能导致新疆发生动乱的主要思想根源。对此保持清醒认识,是我们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新疆民族预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并且计算机又是将来人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针对当前新疆民族预科生计算机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研究与探讨,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年代,学生所学的内容不仅对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有用。地理课程教学要关注并能够影响他们的生命历程,"以生为本"这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贯彻新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其目的是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将来为祖国服务。内高班学生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应对生活、学习等问题的,他们的抗逆力水平如何。课题拟在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内高班学生抗逆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我校都会迎来一批十二三岁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孩子,他们将成为我校西藏班的学生。这些藏族孩子背上行囊,离开亲人和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辽阳开启崭新的初中生活。内地的环境和文化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他们不但要克服环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适,还要经受独立成长中心理与学习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到内地发达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对内地新疆班学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这种机会对内地新疆班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内地新疆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问题也更加复杂,这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新疆、报效祖国的重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成为高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风俗传统、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都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别,导致高校对他们的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为探究起因,调查组以某学院为例,围绕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教育管理、受资助、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走访、个别访谈、小组对话、个案研究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方面的现状及困惑,找到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教委近日传出消息:从今年秋季起,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和奉贤工业技术学校率先开办首届内地新疆中职班,共招收386名新疆学生,将在学前教育、汽车应用与维修、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等专业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3所学校为内地新疆中职班专门聘任了班主任、生活老师、食堂工作人员和办学顾问等,制订符合新疆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内地教学和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6.
多民族聚居的历史决定了新疆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呈现出生产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人文景观的多样性。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多元文化的并存形成了多元价值观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繁荣了新疆文化自由发展的局面,满足了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多种需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多元价值观与一元指导思想、民族分裂主义与爱国主义、宗教价值观与科学价值观、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西方道德标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之间的冲突,制约了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新疆精神"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源泉。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贯彻这一理念,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滴滴雪乳抚育河西百万儿女。悠悠丝绸托起汉唐鼎盛,演绎文明的崭新篇章。在河西走廊27.6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共458万优秀儿女,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嘉峪关雄姿和镍都  相似文献   

19.
“新疆文化”研究以地域性文化研究为基础,它突破了以往西域或新疆研究中,以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对象的研究状况,注重于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各民族相德相溶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质的研究,注重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质的研究;不仅研究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而且研究长期居住于此地汉民族的文化;不仅包括请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而且包括各民族现实文化的研究。“新疆文化”研究以其文化多元与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前提。多民族、种族在此汇聚,使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期兰教、基督教等在此相交汇,草原畜牧与绿洲农…  相似文献   

20.
我工作的大学约有三千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和自治区的民族聚居区。十多年前,学校里的少数民族学生单独组建班级,许多学院里都有民族班。民族班的学生住在一起、上课在一起,文体活动也是单独在一起,几乎和汉族学生不来往。他们在家乡读中学时,感受不到自己是少数群体。到了内地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