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学具商情感性.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鄙有情感的存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的亮点,就在于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氛围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进入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境地之中。只有找准文本的动情点,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精彩,才能让学生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学习并快乐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留下不可磨灭的好印象。  相似文献   

2.
情感的陶冶和引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灵魂,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在语文课中唤醒童声、童心、童趣,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具有情感性,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有情感的存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的亮点,就在于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氛围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进入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境地之中。只有找准文本的动情点,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精彩,才能让学生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学习并快乐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留下不可磨灭的好印象。朱光潜先生说:“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首先必须与教材的情感一致。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  相似文献   

4.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基础,不仅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和学问,而且还是人们交流情感的工具.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必须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三者之联系,并要根据教材特征和实际情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笔者以为,欲将情感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应该以"情感"为媒介,并渗透入到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要体现和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课对学生在文学、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独创语文情境教学法,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两人的探索,大大推动了语文教学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8.
正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能使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语文课上.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最后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它不仅给人以知识和能力,还可以熏陶人的情感,受到思想教育。中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靠的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必定会喜欢这位教师,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熏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要体现和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课对学生在文学,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周美华 《课外阅读》2011,(5):259-259
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让语文课成为享受美的时刻,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如何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时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充满激情、极富乐趣的学科。然而 ,在现实中 ,语文教学被搞得枯燥乏味 ,死气沉沉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甚至厌烦语文课。将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能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 ,能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 ,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下 ,知识和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增长和提高 ,进而达到美的升华 ,塑造出美的心灵。(一 )加强表情朗读训练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增进文学的鉴赏力 ,同时 ,也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感染的特殊手段。朗读能给人以完整的形象 ,不仅能让学生有所知 ,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是千巴巴的空洞说教,学生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产生强烈的隋绪活动时,才会受到熏陶感染,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增强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和学科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熏陶。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干扰影响下,不顾学生的感受,多年一贯制教师讲学生听,虽然注重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文学能力的培养,这是应该肯定的,然而由于忽视了情感教育,导致语文教学缺乏美感,使大多数学生感觉学语文乏味,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语文教学质量下降。要改变这种现状,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应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补充情感教育的因素。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味盎然,获得艺术享受。”于老师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我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并加强了情感教育,颇有收获。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教材内容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我国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文中说 :“语文课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很强的能力 ,是其它各门功课(包括政治课在内 )所不可及的。”所谓思想教育 ,主要指的是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学生的情感、趣味、思想境界以至于理想、抱负等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培养和提高。这种思想境界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通过形象诉诸于人的感情的 ,它总是给现实以美学的评价。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就能使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实施审美教育。语文课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和爱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