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士明 《现代语文》2011,(9):126-127
常听学生感叹:“作文,作文,就似捉魂”,不少语文教师则传授“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落实“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的应试对策。结果,污染了作文,也污染了学生的心灵。长此以往,还谈什么作文能力,作文创新!  相似文献   

2.
作文,本应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但是,传统作文割断了与生活的联系,堵塞了学生的思绪,熄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以至于学生提起作文“怎一个愁字了得”,写起作文套话假话连篇。在“真实”的“谎言”中,孩子们编织着一个个“动人“”精彩”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悲哀!所幸的是,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为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作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真”“实”为先,让学生走进璀璨的生活世界。如何引领学生轻松地步入写作芳草地,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就成…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教学应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山西霍州市教研室杨凤玲小学作文教学要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核心,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一、向学生开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教学首先要向生活开放,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这个大世...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的试金石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习作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称为“生态课堂”,而由此生发的促进学生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我们不妨称它为“绿色作文”。我们追求的“绿色作文教学”在于将学生引入生活,将作文融入生活。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在“绿色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上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五个环节。一、“绿色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这里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两个环节:一是情趣开放,让学生焕发习作的欲望。“绿色作…  相似文献   

5.
“儿童作文不就是小学生作文嘛!”在很多教师的眼里,小学生作文与儿童作文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等号。其实不然。传统的小学生作文,更多地把作文看作一种单纯的知识体系,着眼于小学阶段的学业,于是作文教学变成了章法知识的灌输和立意“追求崇高”的做作。学生则成了好词佳句的生搬硬套和刻意模仿“金牌作文”的工具。如此看来,小学生作文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  相似文献   

6.
一、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立意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都十分害怕作文,其主要原因就是习作远离他们的生活,学生习作时往往是盲目模仿式的“无病呻吟”、“无物言之”,从而导致作文“语言成品化”“结构模式化”“人物、事件虚构化”。开放式作文教学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以开放学生的立意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文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部分,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练习,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拙文就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所谓话题作文 ,意即作文的命题仅提供一个可供谈话的“话题”以及一个实例 ,并非规定死了的题目 ,作文只要不离开这个话题别起炉灶就符合要求 ,就不会“跑题”。话题只是一个引子 ,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 ,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其具有开放、灵活、创造的特点 ,给每一个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展才华 ,张扬个性 ,创设自由飞翔的空间。要写好话题作文 ,有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话题作文应厚积薄发 ,感悟情生1.以广角的视线 ,扫描材料。写文章材料源于生活。生活是纷繁复杂的 ,丰富多彩的 ,积累和收集材料的途径是多…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活作文个性化”课题原是我校一项省级立项课题,2003年8月,经过专家论证,成为国家级课题“生活作文”教学研究的子课题。2003年9月开始,我校积极地以“生活作文个性化”研究为载体,以开放的心态、崭新的理念,大胆实施作文教学创新,恪守以生活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写作的内在规律,引领学生走进大千世界、多维时空,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捕捉情感的浪花,找寻习作的素材,展示自己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培养独特个性。通过研究,实验班学生作文兴趣浓厚,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作文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有了开放式作文这一说法。开放式作文教学含义丰富,它不仅指作文题目的开放、写作文体的开放,还包括写作时间、空间的开放,写作形式的多样化,作文批改的多元化,等等。开放式作文教学,是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两难”、“一长”、“一低”,即“教师批改难,学生作文难,反馈周期长,作文效率低”的难题,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对它的认识和操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  相似文献   

12.
一偏失之一:“老师要我作文”。对于“为什么作文”,许多学生的答案是“老师要我作文”!这种作文的动机和目的,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心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一个令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分数。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今天,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如此片面、狭隘?偏失之二:“作文苦不堪言”。对于“怎样看待作文”,许多学生的回答是“作文苦不堪言”!在许多学校,作文简直成了“受罪”的代名词。每逢听到老师布置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不情愿的长吁短叹!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并不是跃跃欲试的愉悦和快感,而是心理上的恐惧!许…  相似文献   

13.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14.
某教师在考前指导时云:考试作文一定要“远看一朵花”。言外之意是,一定要装扮好作文的外观。细细品味,此举既高明又无奈:高明在作文首先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无奈在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考试既是针对学生又是评估老师的手段,不美化美化作文的外观,又有何奈!其实,我在此只是想反思一下: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素材”这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优化作文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俗话说:我手写我心.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生活体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习作语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小学作文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在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实行开放化。所谓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所受的时空限制。 一、不囿于课堂.让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某教师在考前指导时云:考试作文一定要“远看一朵花”。言外之意是,一定要装扮好作文的外观。细细品味,此举既高明又无奈:高明在作文首先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无奈在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考试既是针对学生又是评估老师的手段,不美化美化作文的外观,又有何奈!其实,我在此只是想反思一下: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素材”这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庄凤梅 《考试周刊》2010,(21):70-70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动态生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已得到老师们的普遍关注。该理念强调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它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怎样重视教学的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习作呢?依据作文教学特点和学生习作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海宽 《考试周刊》2012,(78):51-52
作文教学应放开学生的手脚,因为作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人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想在作文教改上有所突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放”一词的一个义项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确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作文的限制,促进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中自由飞翔,享受作文写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