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语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要识器须先观千剑,想知音须先操千曲。要想写作时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写出妙文、美文,积累必不可少。一个送伞的素材,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写到了九年级。六年的写作经历,但题材始终不变,怎么可能写出让人割舍不下的文章呢?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加工、改造的过程。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越根深  相似文献   

2.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语文也是一样,“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的千年古训。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渗透积累语言的因素。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感受     
读而后有感。当然读是第一步。可要怎样读?感受从何来?如何让感受得以交流,获得评判?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晓”与“识”好比读书之“感”,要有所感,不仅在读的数量上有要求,更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读,不但要多读,更要多思多联想、多比较、多领悟。  相似文献   

4.
诗心知我心     
夜幕还没散去.一抹曙光顽强地奏响黎明的号角.获得了光明;虫儿忍受痛苦,破茧成蝶;老鹰经过抉择与磨炼,最终展翅搏击苍穹。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人生于世当百炼钢而成绕指柔。”  相似文献   

5.
苏少芳 《成才之路》2011,(16):75-75
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意即通过“千”次的“操”“观”(实践),才能“晓识”(了解认识)“声”“器”(审美对象),多实践才能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老师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美的知识和要领,知美何以为美,要诱导学生从不同性质、类型的音乐作品中领略美,从而获得对音乐鉴别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吴同和 《同学少年》2010,(5):F0002-F0002
《文心雕龙·知音》曰:“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意思是说,演奏了上千支乐曲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佩剑后才会识别宝剑,因此,全面观察事物的方法,首先要“博观”。写作活动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郭沫若有两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干钧任翕张。”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使语言有文采,要在实践中践行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积累,语文教学之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语言积累,古人为我们留下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因此,作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9.
苏丽会 《云南教育》2011,(19):44-45
一、驾驭教学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育要出精品成果,学科带头人务必进行庞大繁杂的教育活动,不管是面对学生,还是进行教学研究,抑或是开展学术交流,都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学活动事无巨细,  相似文献   

10.
掌握美术作品鉴定规律上好美术鉴赏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志 《职教论坛》2001,(12):60-60
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思想情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境地,发挥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是值得美术教学探讨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了解画技画法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大前提“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这是说:会演奏上千首曲子之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之后才会识别宝剑,因此在观察方面…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门非母语语言,而小学生又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的,缺少以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客观需要,而且汉语对英语学习多少产生负迁移.这就使得我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入门教学更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今后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提高与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呢?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言积累,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因此,作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  相似文献   

1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足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却始终没能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对于写作而言,其借鉴作用不言而喻。我国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能力跟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还是技能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相似文献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这足以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不能囿于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质。为此,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收效显著。我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突出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文学概论》来说,就是努力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想“晓声”、“识器”,必须躬亲实践,反复练习。就学校教学而论,学生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沿着“知识——实践——能力”轨迹取得的。实践范围有大小,层次有高低。在校学生的实践,主要就  相似文献   

17.
我 国传统的语言教学讲究学习语文要积累、自悟、模仿、训练 ,老老实实地读、抄、默、背 ,一篇又一篇 ,一本又一本 ,几年之后 ,腹中渐富。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背得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来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由感性的积累到理性的飞跃 ,这是学习语文不可背离的规律。学习语文 ,不是弄懂几个词语 ,理解几条道理 ,明白几条规则 ,记住几种文体就能奏效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有规定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精彩片断。”然而“多读多背”在教学实施中难以落到实处 ,究其原因 ,…  相似文献   

18.
简单地讲,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是对语言理解判断的一种敏锐的直觉性感觉。“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觉的理解。”(王尚文语)语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心理因素:通过语词的激发唤起有关的表象,再造想象和种种联想: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运用自己的经验品味读物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过对语词的分析、判断去鉴赏作品的语义。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感呢?语感之“感”,源于语感之“语”,它是从言语交际中产生,并由学习者对言语对象的感觉积淀而成。此与所谓“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  相似文献   

19.
<正> 刘勰在《知音》篇中,曾明确地把他的批评方法告诉我们。他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蝼,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刘勰主张在广博的基础上给特定的评价对象定位,定值,在大尺度的衡量和比较中,客观地公允地进行文学批评。他还总结出审察作品优劣的六个方面(或角度):“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当我们把  相似文献   

20.
<正>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迅疾、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语感强的人可以随意运用语言,能够在任何场合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书面表达时妙语连珠,同时也能够在听取他人表达时进行准确的判断。这种对语言的感觉,就是言语能力的最高境界。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语感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