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带着对城市身份的渴望 ,一群垃圾人来到城市。挣扎在城市的边缘 ,挣扎在生活的夹缝里 ,他们珍惜任何一个在城市里生存的机会 ,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城市身份的认同。与垃圾人苦苦追求、艰难生活所不同的是 ,城市女清洁工并不热爱本职工作 ,她以城市人身份傲视着农村人 ,鄙视着这些给她带来麻烦的垃圾人。垃圾袋装化则进一步激化了清洁工和垃圾人之间的矛盾 ,在城市清洁工和农村垃圾人发生的第一次正面冲突中 ,作为外来者的垃圾人只得做出暂时的妥协退让。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 ,以城市人与垃圾人的互相让步而告终 ,从此 ,垃…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街头巷尾 ,涌动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的身影。他们大多来自农村 ,由于种种原因 ,不得不停泊在人口和岗位日趋饱和的陌生城市 ,挣扎在城市的最底层。曹多勇在小说《垃圾人》中 ,将同情和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特殊群体 ,真实展示了一对可敬的垃圾人的生存状态。这一对垃圾人夫妇之所以能唤起我由衷的敬意 ,不是因为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国农民传统美德的光辉 ,而是因为他们来到城市历经辗转 ,饱尝辛酸 ,却又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为了生存而来 ,却又超越了生存本身。小说结尾处 ,这对夫妇向大家敞开了心扉 ,道破了他们固…  相似文献   

3.
他,“四肢健全,最终却沦为乞丐,就是因为人们的同情吗?就是因为给他的那几十元钱吗?换作你,会因此而去做一名乞丐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说,同情无罪,同情非无情。他,住在一个连电灯也没有的山区,穿着“那件烂得不能再烂的棉袄”,背着“那个似乎已绝迹几个世纪的破麻袋”——他的生活是何等的窘迫啊!饿了,他会拿起别人扔掉的饭菜吃,而过着幸福生活的你,即使再饿,会吃吗?不会!困了,他会枕着麻袋,躺在地上,睡在街头。受到教育的你,即使再困,会这么做吗?不会!醒了,他会因堆满盒子的几十元钱而惊讶不已,几百元都不觉稀奇的你,会吃惊吗?不会!如果…  相似文献   

4.
5.
<牛劲的新闻事件>.是襄阳作家龙武的作品,本文就这一作品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6.
他,“四肢健全,最终却沦为乞丐,就是因为人们的同情吗?就是因为给他的那几十元钱吗?换作你,会因此而去做一名乞丐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说,同情无罪,同情非无情。  相似文献   

7.
8.
生活中 ,有许多从困境中发奋图强、出人头地的人 ,也有许多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中培养出优雅气质和良好心态的人。讲故事的人看到了前一部分 ,作者看到了后一部分。其实 ,困苦与优裕 ,对人来说只是一个不同的起点。有的人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 ,有的人却在苦难面前丧失了所有的力量和勇气。同样 ,优裕的生活条件既可以给予人们更便捷、更完美的成长之路 ,也会使某些人玩物丧志、耽溺于奢华而无法自拔。因此 ,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 ,并不完全归结于你的生活条件 ,而在于你是否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和追求。尤其是在一个人从…  相似文献   

9.
钱展峰 《新读写》2012,(4):33-33
面对黑暗的现实,已过不惑之年的蒲松龄提起笔来,通过自己笔下精彩动人的故事,倾诉着自己对这一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11.
夏巍 《早期教育》2008,(2):26-27
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被后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其“恩物”作为幼儿游戏的玩具有着广泛的影响,乃至今天的诸多玩具仍保留有福禄培尔“恩物”的某些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2.
经朋友介绍,我慕名翻开这本新书,才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薄薄的纸张、清晰的铅字以及字里行间的忧思,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是我读了《走向世界 的中国》后发出的由衷的感叹。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她拥有五千年的悠久 历史和56个民族。轻轻摊开960万平方公里的版 图,看啊!那黄色的,是高坡的粗糙;那绿色的,是 水乡的细腻;那蓝色的,是海的壮阔。  相似文献   

14.
<正>在黑暗中前行,迷失了方向。转过身,向身后望去,茫然的身影在一刹那被照亮。那是一双双饱含爱意的眼睛,射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路,照亮了心……——题记书页在指尖缓缓滑过,淡淡的文字带着淡淡的忧伤,一点点沉浸入脑海。龙应台的文字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触动着内心最柔  相似文献   

15.
吴非 《语文新圃》2008,(2):20-21
这一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看陈日亮的<我即语文>,其间几次想到,人一生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即是人生之安慰.语文教师,不是人人都会说"我即语文"的,日亮先生如是说,而且心平气和,了解他的人皆认为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6.
郁兹 《语文学习》2021,(7):80-85
2021年春节至今,我断断续续读完了由贺逸文等撰写的《北平学人访问记》,它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在国家民族危亡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推荐的理由有二:一是名人掌故翔实多彩,形象生动;二是文字晓畅通达,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陈娟 《上海教育》2008,(9):64-64
“读史使人明智”,读一个人的经历也能引起我们的许多思考,能使我们从中获益,看清自己。读了叶澜老师的《我与“新基础教育”》,从其十年的研究经历中我看到了人生无限的“自我超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我选择刘禹锡这首绝句来欣赏,并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特别有成就,而是因为它在立意上有特点,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了悲秋的母题,而且成为一种传统。一般人很少有意识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的、凝固的套路。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秋愁的诗歌都公式化的套语,至少有许多以秋天引起的悲愁,是有真切内涵的。  相似文献   

19.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我选择刘禹锡这首绝句来欣赏,并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特别有成就,而是因为它在立意上有特点,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我还崇拜什么的话,那我只能告诉你:我崇拜英雄.这不仅仅是三十年前就涉猎了史诗般壮美的<林海雪原>,而是在漫长的成长旅程上,当英雄的壮举一次次雷鸣般撞击我的心灵之门时,我感到自己精神的羽翼格外丰满与纯净.仿佛有一股汹涌的激流从我干涸的心野上奔腾流过.因此我崇拜英雄,并追随英雄渐行渐远苍茫的背影,为完善自己的精神之旅找到可靠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