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基本上沿用了一九八三年全日制中学语文的版本,而后者的大部分篇目的注释又沿袭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此书无论是随文释义,还是语意注释的大部分条目都是准确的、科学的,只是有一些条目的释义有误,有些地方当注而未注,另外注释的术语也不统一,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进行讨论。中学文言文注释应该加强对训诂学的研究成果的重视,尽可能的避免训诂弊病,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的考查,既是考试作文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考生争取作文高分的捷径之一。因此,许多考生平时想尽办法把作文语言写得更好和更美,但在高考或模拟考的试卷中,仍见到五花八门的语言表达弊病。一、滥用修辞例1:于是,在纪念中,我们明白到:种植达观,我们收获的是快乐;种植快乐,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种植健康,我们收获的是纪念;种植纪念,我们收获的是充实……〔2005年广东高考一考生的作文,话题:“纪念”〕例2:没有愿景,就像投不了胎的野鬼一样;没有愿景,就像孤魂野鬼一样没有归宿。没有愿景的生活就像没有放味精的菜一样,可吃但不鲜。一个没有愿景的人,就像没有脊柱一样,直不起腰,挺不起背,只能匍匐在人生之路上,阳光照不到他身上,幸运女神也不会眷顾这样的人。〔2006年天津高考一考生的作文,题目:“愿景”〕例3:北京的符号是工业?好像不是。作为首都,显然她的工业不会成为她的符号,这就像一个大学教授戴上一个安全帽。〔2006年北京高考一考生的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设计独白:“难怪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指出,近年的作文仍然存在滥用比喻句和排比句,过分追求形式美,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以上三个...  相似文献   

5.
语言能力的考查,既是考试作文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考生争取作文高分的捷径之一。因此,许多考生平时想尽办法把作文语言写得更好和更美,但在高考或模拟考的试卷中,仍见到五花八门的语言表达弊病。  相似文献   

6.
翻阅中学语文中的古诗文及一些参考书,发现有个别语语编者在注释中写上“意思不清”之类的话,这大概就是存疑注释了。另外,还发现一些词语的注释不甚准确以至有明显错误的。对这些注释我统称之为“疑误注释”。下面就这些注释作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较多的插图,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但有几幅有关古诗文的插图存在某些瑕疵,现试举三例予以辨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人用它们与十二地支相配记年、月、日、时,如戊戌年,辛丑月,甲子日,癸卯时等等,这是人们所熟知的。除此之外,古代文人在吟诗属文时,还常常把十天干中的某一位或某两位用来代指某种事物,即是说,从古代汉语修辞角度来看,十天干还具有借代作用。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较多的插图,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但有几幅有关古诗文的插图存在某些瑕疵,现试举三例予以辨析。一、《醉翁亭记》的插图喧宾夺主本课的插图是一幅“醉翁之意不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课本在文言文的注释上,偶有不妥,特提出六方面商榷。一、当注不注。有的词,似乎很浅显,好象用现代汉语的意义解释就行,因此课本未作注释;结果,学生以今绳古,往往与原义不符。如《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其中“好”字课本未注,学生便理解为“坏”的反义。其实,这里的“好”,是“羽毛艳丽”的意思,《说文》诠“好,也”“(?),色好也。”可见古代的“好”是指颜色漂亮,引申为容貌美。《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鬼侯,商代一诸侯名;子,这里指女儿),《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两句中的“好”都是说长得很漂亮。所以,“好鸟”是说羽毛美丽的鸟,不是指它的声音好听。又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  相似文献   

11.
洪氏教材在文言注释上偶有不妥,特提出来商榷: 一、第三册《愚公移山》中的文言句“寒暑易节”,“易”释为“变换”。一次测试中,列举了一组“易”字句,如“以物易物”,“移风易俗”……问其中的哪一句与“寒暑易节”中的“易”字意思相同,然而大多数学生均写“以物易物”中的“易”跟“寒暑易节”中的“易”相同,其理由是“以物易物”中的“易”是“交换”的意思。事实上,并不相同。如果把“寒暑易节”中的“易”释为“变换,改换”,那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有差错了,应与“移风易俗”中的“易”相同。这显然是文言注释不清楚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法举隅刁康王友军作文教学的实践性、能力性和动手操作的特点,使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显得乏术,缺乏对学生有效的课堂指导。虽然近年来在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正努力突破一般的作文讲评模式,但作文教学法的探讨远未尽如人意。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学语文》2005,(1):48-48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遴选的文言文,很多是以前版本的“保留篇目”,注释曾经过了多次锤炼,其科学性及严密性自当令人信服。然笔者近日读之,也发现偶有几处疏漏。指出不足,就一些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课本日趋完善精当,应是所有关心语文建设的同仁们共同的义务。正是本着这一想法,笔者不揣愚陋,对课文中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作文的质量则是其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中考也好高考也罢,作文在语文科中都具有举足轻重乃至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渗透作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说会写。要想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第一,立意训练。主题是目的,是方向,是文章的灵魂。目的不明确,不鲜明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迷失方向就只能走弯路。因此,写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立意。这一环节不但不可省,而且要加以强化训练,让学生多作比较与推敲。首先,要注意时代精神比较。立意要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力求把时代感强的主题提取出来,要学会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反映时代的大精神。这样,写出的文…  相似文献   

16.
百姓:在奴隶社会中,“百姓”指奴隶主阶级,“百”表示数量,“姓”是族号。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被破坏,有的庶民地位上升变成新兴的地主,有的奴隶主贵族则下降为平民,“百姓”一词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统称。民:奴隶无姓,或称之为“黎民”“庶民”,表示众多之意。董仲舒《春秋繁露》  相似文献   

17.
“互文”是古人写作上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后来成了训诂学上的专门名词,因而是古诗文注释中经常碰到的术语。过去训诂学家遇到前人诗文中疑难词句,觉得只从一句话本身去索解而显得窒得难通或文义不周备时,常改从上下文或相对的两句话来考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把彼此结合起来,参互见义,而获得圆满的解决。如《仪礼·公食大夫礼》:“雍  相似文献   

18.
《增订注释全宋词》自问世以来,嘉惠学人良多。煌煌巨作,仍有白璧微瑕之憾,表现在部分词句并未注释完备:一是部分词作化用唐人诗句,惜未注出;二是部分词作虽标明是集句词,《增订注释全宋词》亦未注出。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的深刻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是学生终生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因为某种需要(字数、声韵、句式等等),把一个词语加以割裂,只用其中的一部分来称人或事物,这就是“词语割裂指称”现象。这是古人的行文习惯,但给我们今天学习和理解古诗文带来一些困难,特别是对古人古事与其出处不了解的话,还会产生误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