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若是能根据文章的特点选准教学的突破口,来设计教学方案,往往能冲破藩篱,另辟蹊径.避免程式化所带来的呆板与枯燥,而达到与课文特点相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度之一:比较说明。本文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用得最多的是作比较:将园林亭台轩榭的错落布局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结构对比,比出了园林建筑的自然之趣;将池沼边沿的高低曲屈与整齐划一的石岸比较;将高低俯仰的树木与阅兵式的道旁树比较;将开窗对着百色的墙壁与在墙壁前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的效果比较;将苏州园林柱梁的淡灰色与北京园林的彩  相似文献   

3.
4.
班级:初二(2)班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想〕《苏州园林》是叶老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字通俗易懂。如果上课反复地讲,势必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必须另辟蹊径,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到此文的深意所在。所以,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自学能力中的质疑解疑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前期准备〕第一课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适量的自读题,由学生通过自读初步解决这些问题,为第二课时的自读分析做好准备。〔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昨天我们…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 ,然而 ,从以往的教学来看 ,学生往往对本文不太感兴趣。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文章的特点 ,只注重了其理性分析而忽视了其感性认识。为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套以图片资料为主的教学方案 ,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 ,领略中外文化的精妙所在 ,使课堂上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教学构想】让学生置身于色彩斑斓的“园林”图片之中 ,确实感受到“园林”的艺术美 ,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课文内容。【课前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 (可以从画报等资料中寻找 ,有条件的从网上下载…  相似文献   

6.
<正>《苏州园林》这篇优美的说明文,是叶圣陶同志为一本苏州园林的图片册写的序。一般序言的作用是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成书经过或创作意图,指导读者如何阅读,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并增加收获。《苏州园林》的写作目的跟一般的序言完全相同,只不过它是为了指导读者更好地鉴赏园林的图片,提高我们欣赏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初步阅读,疏通文意,服务识记本文的注释比较详细,个别字词如有障碍可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采用其他方法解决,但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仅作为一项任务去布置,要进行必要的检测,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脱离字词积累的文言文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完整的。检测的手段可尝试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分段概述内容。教师在倾听的同时要特别留意关键词是否解决或解释是否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及时予以纠正。第二种,采用做习题的方式检测。二、深入阅读,梳理思路,服务背诵可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线索贯通全文,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检索相关…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一、引旧联新,巧妙引渡,提示“智慧”。1.师:我们刚学过《茅以升立志造桥》。(板书:桥)茅以升立下造桥的志向以后,就特别留心各种各样的桥。经过长期积累,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了桥梁专家。这“各种各样”,说明了桥梁建设在我国具有优良的传统,也在一...  相似文献   

9.
《凸透镜》一课是观察实验课。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获得凸透镜的有关知识。我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布置学生自带凸透镜、平面镜若干片,蜡烛、火柴、纸屏等。上课时,先让学生取出透镜,看一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二册《影子》一课 ,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影子的方向及长短变化。在讲授这节课时 ,我的作法是 :一、游戏激趣创情境 ,引出疑问导入新课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首先打开投影机 ,给学生表演了几种手影 ,学生看后 ,都争着要前来表演 ,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影子”这一自然现象上来。出示课题后 ,引导学生思考 :影子有很多秘密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将本课仅有两个问题 ,“怎样才有影子 ?”“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这样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求新知。二、以实验启发思维 ,学…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一首孩子回报母爱的诗歌,正是感恩教育的好教材。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利用了语文学科自身的资源优势,将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理解尊母、爱母这一伟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事先毫无准备,甚至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请求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释疑”的意识。2.以戏剧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帮助学生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3.从品味个性化的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探讨式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和释疑1.真实记录自己第一遍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2.从已经自我释疑的问题中筛选出你认为对阅读理解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背影》全文不过一千八百多字,所写的中心事件也很简单:车站送别。但文章却感人至深,那位老父亲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教这篇课文前,我曾设想,按照文章的顺序讲解,帮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搞清楚,但又觉得这样难免会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一九四七年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 ,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 ,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 ,教《摆渡》一文 ,我围绕“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感悟‘摆渡’和‘彼岸’在文中的含义变化 ,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这一教学目标 ,把人文精神灌注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不拘泥于篇章词句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17.
刘冰霞 《教育文汇》2009,(11):44-45
我在教《秋水》一课时,本着文言文“激趣、诵读、自学、冶情”的八字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把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模块。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途径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现以《水浒传》为例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途径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现以<水浒传>为例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5课《秋天》,是一篇颇有情趣的课文。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秋季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儿童认识秋季的显著特点。可全篇课文除了命题《秋天》两字外,只提供了一幅“秋天”的彩色画面。画面上,天高云淡,一行大雁向温暖的南方飞去,远处的山峦青黄相间,几幢农舍在一片小树林的衬托下,几堵白墙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