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假设句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句式:“如果”句、“要不是”句以及“如果说”句。通过对这三种句式的预设分析,认为汉语假设复句的预设大体也可分为三种:相反预设、可能预设和事实预设。  相似文献   

2.
作业批改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用“哪怕……也……”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造句。如: 哪怕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我们也要到校上课。这个句子略一看,似乎是假设复句,因为句中用了假设复句的关联词。其实这个句子是病句,为什么呢? 检查用关联词造句正确与否,不仅要看句中有没有用上关联词,还要看句中前后两分句的意思符合不符合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哪怕今天下这么大的雨”句中意思表明雨已下过或正在下,这就不存在假设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双重否定是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指单句也可以指复句和紧缩句)用两个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的一种句式.按照结构形式,双重否定可以分为单句中的双重否定、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双重否定和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三种形式.双重否定的否定焦点的确定应该从句中第一个否定形式的否定焦点出发,主要存在四种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后带有"是"字的情况;两个否定词否定焦点为其后成分,且不为同一事物的情况;两个否定词连用的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否定整个第二个否定形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草原》一文有这样一个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是一个谓语由复句形式构成的较复杂的单句(有人认为是一个复句)。构成谓语的复句形式中,前分句“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是个被动句式,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这种境界”;后分句“既愿久立四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比较“与其A,不如B”句式和“宁可A,也(不)B”句式的预设情况,可归纳出这两个句式的语义特征:二者都有强烈的针对性,但“宁可”句重在对B的否定,“与其”句重在对AB的优劣比较。因此作为选择复句的小类,“宁可”句应归为否定选择句,“与其”句应归为比较选择句。  相似文献   

6.
区别单句复句的方法有很多,大至有五种,其中以句中有关联词来判断复句是其中之一。那么,凡是有关联词的句子就是复句吗?请看下面例句:(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以上两个句子都有关联词“只有……才”,但是例(1)是单句,例(2)就是复句。因此,凡是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  相似文献   

7.
、1.单句。单句。2.复句。5一单句。3.复句。6.复句。二、1.不仅……也。3.虽然……可是。2.如果……就。工.但……。然价 “一况且。然而……。而且……不 但……因为。 三、(略) 四、前句为选择复句,后句为并列复句。“不是……就是”提出“他不会写”和 “他不愿写”这两种情况供选徉,‘臼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定的,属选择复句。“不是……而是”,否定一面,肯定一面,意思是肯定的,明确的,属并列复句。 (递刀上) 五、1.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 (转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 (少仁列)(假;‘之) …  相似文献   

8.
转折复句 古代汉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或两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转折的,也就是说,前后的意思不是相承接,而是相背谬。由于转折的程度有轻有重,转折的情态有区别,因而,所使用的连词也有所不同,从而可以细分若干类型。 一、一般转折句式 一般转折复句类似联合复句的并列式,但是仔细品味,它同并列式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一般转折复句不仅前后分句的意思是屈折和背谬的,而且大都使用转折连词来连接。这类转折复句也有称之为“轻转”的。因为这一类句式中也有轻重的区别,所以我们没有使用这个术语。下面我们通过例句来分析这类句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六种: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一般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长句变短句的方法:(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2)把并列成分拆开,重复跟并列短语直接配合,形成叠用的句式,变成复句的几个分句;(3)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成分之间存在着解说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成一个解说复句;(4)借助复指,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相似文献   

10.
句子有单名和复句两种。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则有互不作句子成份的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有些同学往往分不清单句和复句,认为句子中没有标点的是单句,有标点的是复句,这种区别方法是不科学的。比如,“一见困难他就害怕”句中虽然没有标点,但它是一个紧缩复句。是由“只要一见困难,他就害怕”紧缩而成的复句。“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选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句子虽然很长,中间也有标点,但它是单句,因为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认为”后面的句子都是“认为”的宾语。 那么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分  相似文献   

11.
构成排比的语言材料大都是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也有的排比是由短语构成的。句子也好,短语也好,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部分方可构成排比。有人把两个句子或短语构成的对称句式也说成是排比,这是不对的。也有人把三个或三个以上词并列地说也称为排比,这也是不对的。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说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论语》中“必也正名乎”(《子路》)、“必也使无讼平”(《颜渊》)一类句子,不少注译者将“必”仅看成是修饰语,把全句当作单句理解,这是值得商榷的。个人认为,《论语》中的这类句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假设复句,“必也”是偏句,表示假设条件,后面是正句,表示结果。一从文意看,这类句子都是前有所承,往往表示从反面或另一角度来说明问题,都包含着某种假设条件。试将这些句子逐一分析如下: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八佾》)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句子按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  相似文献   

14.
综观近两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可能是受高考题型的直接影响,句子续接选择题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也许有人认为它只是考查“句子的连贯”这一知识点,其实内中别有天地,蕴涵极其丰富。考生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正确解答。一、辨认句式特点复句中的各分句,往往需要主语保持一致,句式相同,语气表达合理,才显得语意顺畅,文气贯通。例1: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三色堇、金鱼草这些只有在春天才会开的花,也在寒冷的天气里绽开美丽的笑颜,。②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今汉语中,“一”都是数词,但是它的用法相当灵活,除了作数词以外,作动词、副词的用例也比较常见。一般《现代汉语》教科书在讲解复句,特别是紧缩复句的时候,都要提到“一……就………”的句式。在这类句子中,“一……就……”所关联的两个部分,有的是顺承关系,如:“鹅一看见他,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有的是条件关系,如:“他一来,就开会。”其实,这种句式也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形成的。古代汉语中,“一触即发”、“一拍即合”至今还有极强的生命力。“一……就……”的句式跟它们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简论划分汉语单句复句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句、复句的划分标准是汉语语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大量例句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单句与复句的四个区分标准。并提出四者之间是“一主三辅”、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划分单句复句以“结构”为主,看其有几套句子成分;同时要善于把“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对句子进行区分;在分析一些特殊句式时,要充分发挥“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这两个参考项的作用。本文还对长期争论的某些例句分析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本文之所以感动无数人,不仅因为其情美,还因为其语言简洁优美,极富表现力:用词精炼准确,句式有对称美,句子含义丰富。请学生自己找出来并说说其美的理由。(1)用词精炼准确的句子,如:“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形象地说明母亲年老体弱、艰难度过严冬的痛苦之情。(2)句式很美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很富有表现力。(3)含义很丰富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渭句、非主渭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见,弄清和把握好  相似文献   

19.
有一类语言片断,十分有趣,带两个或三个问号,却不是语段,而是复句。例如: (1)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大洋? (老舍《茶馆》) (2)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这类带两个或三个问号的“是……不是”格式的选择问,是复句,而不是语段。一、意义我们知道,复句是一个句子,以当然只能表达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完整的意思;语段是一组句子,当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独立存在的完整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一、假设句和类比假设句假设句,即用“如果……那么”一类的关联词语联结或暗含这类关联词语的复句。这类句子总是前项(假设部分)提出一种未然的可能或己然的但与客观事实相反的命题。在此基础上,讲话人认为如果前项成立。那么后项(假设以外的部分)也必然成立。根据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假设句可分条件假设句和类比假设句两类。条件假设句如:“如果他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捅出去,这几个人就会遭受一连串的批斗”。这类假设句,前后项之间有因果或条件关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