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意象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怒放的桃花如火如霞,为新娘子出嫁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到了唐代,桃花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更多的诗篇中,诗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桃花,使之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读解】—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  相似文献   

3.
“桃”     
桃花红艳,桃味香甜。在民俗中,“桃”一直被视为平安、康乐的吉祥物,颇受民众欢迎。其象征之意有三:桃水,为五木之精,有辟邪扶正的功效。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花暗喻美色。《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桃实象征长寿,“仙桃”的故事出自《神异经》,民间年画中长寿翁手捧仙桃则更是人们所熟悉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桃夭》是《诗经》中一首轻快活泼的祝婚诗。全诗三章均以茂盛而美丽的桃树起兴,从修辞学角度讲,属于以物喻人的比喻;从《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段看则属于兴中兼比,具有明显的隐喻性质。作者选取桃树作诗的整体隐喻意象,以桃花、桃子、桃叶作多重隐喻,层层递进地对新娘婚后生活幸福、早生子女、家业兴旺做了巧妙暗示,同时结合"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写实,表达了对新娘幸福美满的婚后生活的热情祝愿。《桃夭》的这种多重隐喻既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兴”也叫“起兴”。南宋朱熹解:“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范垂长先生在《先秦文学详解》中解释:“兴,特点是借助其他事物引出正题,常常触景生情,通过景物委婉隐约地寄托诗人的情意,具有含蓄暗示的性质。”这里不容忽视的是“其他”一词,因为它是判断诗词中是否起兴手法之关键。简言之,判断“兴”手法主要是看前后诗句所写的事物是否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如果有,则不应认为是“兴”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正> 起兴的开篇 诗的开始两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风、赋、比、兴、雅、颂共称诗之六义。《周南·关雎》传中的“关雎”就是这种手法最典型最古老的代表。作者把寤寐以求的淑女比作关关呜唱的雎鸠。并以此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情。按宋朱熹的解释,“兴者,先他物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者,托物兴辞。”“兴是借彼一物以引起此事,而其事常在下句。”清陈祚明批得更直接;“用艳歌何尝行语,兴彼此顾恋之情。”兴多用于开头,故后人亦称起兴。起兴就是用来引起下文的开头语,借彼说此。在古今诗歌中起兴有时有比喻和暗示的作用,有时和下文意义相关联,情调相关联。《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两种作用皆有。只要唱出开头两句,听的人就能意识到故事的性质。除起一种提撮的作用外,还造成缠绵哀感的气氛,给人以更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冰心是一位与世纪同龄的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学贯中西,才华横溢,创作繁富。在长期的创作中,冰心形成了轻柔典雅,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的外衣则是其作品的语言特色。冰心自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熟读古典诗词,名家名篇。五四以后,她又大量学习吸收新词新语并用于创作和翻译。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凝炼精粹优美灵动的语言风格。她的作品中,不少词语都带有个人习惯和情调,同义逆序词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类。 逆序词又称倒序词,其起源很早,先秦两汉典籍中已不鲜见。如《诗经·桃夭》第一章有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第二章则为“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室家——家室”互为逆序。又如《诗经·东方未明》第一章句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第二章为“东方未明,颠倒裳衣”。“衣裳——裳衣”也互为逆序。他如屈原《楚辞》中的“长久——久长”;汉蔡琰诗中的“离别——别离”;《后汉书》中的“忌讳——讳忌”,还有友朋——朋友、心腹——腹心、训诂——诂训等等都见于先秦两汉典籍。这类同素异序词都是一正一逆,体现了汉语构词方法的灵活便巧特点。  相似文献   

8.
找们今天的节目可部是关于桃花的。是的,今天的“中国风”节目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就是“桃花礼赞”。在二三千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名叫《桃夭》的诗。对,《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文老,这“夭夭”“灼灼”,用现在的自话怎么讲?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     
月光如水,温柔地倾泻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银白的静谧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那是个温暖的春天,阳光和煦地笼罩着大地。沿途的桃花开得正好,放眼望去,有如一团团红云,张扬着春天的美丽。蝴蝶穿梭于百花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醉于其中,琐事里也可酿出趣味,痛苦中也可品到甘甜,那心中就自然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浪漫,或又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温润了。"唐代诗人极重色彩之渲染,借以承载喷发的情思和心声。杜甫诗云:"绿垂风折柳,红绽雨肥美。"又云:"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色彩起兴,动态承和,如画之泼墨与留白,植绿点红之耕耘,陡起引人眼亮神悦之境。唐代诗人对色彩运用出神入化,缘于人文之开放。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外文化的融合已空前,诗人多有七彩纷呈之情怀、放眼世界之物量。而这个时期,山  相似文献   

11.
一、起兴式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中有很多诗歌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头的。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秋晨景色以引起怀人情思。后代诗人对《诗经》中“兴”的手法多有继承,如汉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引出下文对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叙述;辛弃疾《菩萨蛮》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兴,吟出“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凉之句。  相似文献   

12.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以暮春景色作比,感物起兴。曲折地表达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两句感叹春天走得太急太快。“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句。抒写诗人惋惜、爱惜春天的心理,虽然留恋春天。然而春天还是去了,满地落花使人无比伤感。“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三句,  相似文献   

13.
桃花朵朵开     
花之情挑花从《诗经》深处妖俏而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向·桃天》,奏出了以桃喻人之先曲.自此桃花的艳丽、柔媚、多情便如影随形地与红粉佳人迤逦在中国文化路径上。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索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论者认为,象《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诗句中的“之”是助词,或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置于中心词与限定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现象。而笔者认为,此类“之”的词性仍然可以被看作是指示代词,它不仅具有“这样的”、“那样的”意义,而且还常常修饰限定表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充当状语或补语,指示事物性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以动植物作为题咏对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大景观。诗词中对动植物的吟咏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物貌、物声、物色、物味等特性,而且以其作为审美客体,在对物的描绘中融入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给予物以某种审美评价,并以之来言情明理,抒发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的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陋”字新解江苏张道凡《陋室铭》教材注释:陋,(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我认为此注与文意、作者的思想不符,”陋”非“简陋”,而是“鄙陋、偏僻”之义。全文共81字,紧紧围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展开。前文用“山、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陋室”。“苔...  相似文献   

17.
潘军 《现代语文》2005,(10):72-74
中华诗词相当重视艺术表现的含蓄性,诗人的志、情、意通常不是直接告之读者,而是以艺术形象为中介或载体来转告.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研究这些载有诗人思想情感信息的艺术形象中介时,一般较为重视对"意境"的认识与讨论.其实,在探讨意境时,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去关注比意境更基本的艺术范畴--"意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中的涉鸟句以鸟起兴,以鸟喻人,这在《诗经》《楚辞》中早已有之。《诗经》首篇《关雎》即是以"在河之洲"的鸠鸟和鸣,引出淑女是君子好配偶的话题;而屈原则在《涉江》中用"鸾鸟凤凰"比喻贤良忠臣,以"燕雀乌鹊"比喻奸佞小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诗词长河之中,诗人、词人、诗词与名山胜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哪朝哪代,不管是婉约派诗人,还是豪放派词家,都很善于撷取一些地名,放进自己的作品之中,或交代地点,或借古喻今,或烘托环境,或赞美河山之秀。甚至有些诗人,干脆以地名为题,本来一些普通之句也因此而名扬四海。如人们所熟悉的就有李白的《鹦鹉洲》和崔颢的《黄鹤楼》等。  相似文献   

20.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取名自建安诗人徐干一首著名的《室思》诗,此诗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其第三章末四句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写情缠绵动人,设喻妥帖传神,深受后人赞赏。南朝以来,不断有人模拟这四句的形式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