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品读“点滴”一词,让学生体味诗文的深情。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揣摩“点滴”一词的深层涵义,品味诗文所表达的深情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通过品读精美的诗文.学习锤炼字词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闵支农 《江西教育》2014,(10):25-25
为了弘扬中化文化,让经典诗文走进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们体会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赣县城关第四小学举行“回顾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文言诗文教学“文化价值”理解的偏误,文章从汉语言文字本体特性的分析入手,提出文言诗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本位观既关注文言诗文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又关注文言诗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以此观照当前的中学文言诗文教学,其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根据文化本位的核心观点,文言诗文教学目的定位应以“文化素养”为价值取向,文言诗文选文应按“定篇”的性质去规定、设计。  相似文献   

5.
汉民族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含蓄.追求“意会”。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倾向是凝聚的,虽然形式有些零散。诗文里也是如此.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和诗文中的景物相融合.而不是直白的表达。所以,看景“色”即知心“色”.作者感情愈是细腻入骨.景色描写愈是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5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韩琨老师作了一节市级研究课,课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这是一节选修课,目的是探索在“专题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在反复朗读中自能领悟文章的意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学习一篇文章都做到“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不失为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方法。文言诗文的朗读与现代诗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相比之下,又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分别谈淡。  相似文献   

8.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文鉴赏学·导论》共有六章,此为其第一章,谈诗文与字词。包括(一)汉字,(二)组词,(三)用词,(四)校字,(五)释词,(六)声调。从汉字汉语之特点,组词用词之匠心,校勘、训诂之妙用,为赏奇析疑提示途径。着重举例,多出心得,举一反三,以供商榷,此外五章为:第二章层次与结构(1.段落线索;2.层次衔接;3.开合宾主;4.穿插伏应;5.跳宕转折)。第三章体裁与手法(1.语体;2.诗体;3.文体;4.赋比兴)。第四章知人与论世(1.辩真伪;2.考时事;3.评作家;4.论学风;5.谈流别)。第五章文气与诗境(1.情理;2.神气;3.意境;4.韵味)。第六章析疑与赏奇(1.含英咀华;2.神游心领;3.钩深抉隐;4.比较贯通)。导论外,第二编为“诗文赏析示例”(诗词赏析五十例,骈散文译析二十例),第三编为“诗文研究书录”(①总集、选集与别集;②文论与诗话;③工具书使用;④读文与阅目史地;⑤研究与教学)。篇幅所限,不能尽载。  相似文献   

10.
“学”除各大辞书所列诸解外.在戏曲作品中还可见“比较”、“转述”、“陪伴”、“容易”、“施加”等义项.在诗文中亦有“作”、“思”、“成”等新解。  相似文献   

11.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习总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古代经典诗文的读写链接.引领学生绵延亘古文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骄傲。  相似文献   

12.
“合作”一词曾被释作“当行”、“当家”或“合于法度的书画诗文”。本文通过对“合作”一词的若干例析后认为,“合作”虽与“当行”“当家”均有称说书画诗文之意,但在指称范围上却有宽有窄,“合作”仅限于书画诗文之类,即专指书画诗文的精妙或精妙的书画诗文。  相似文献   

13.
高考“另类”作文面面观 1.“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竞是一篇仿古诗文 武汉汉南二中学生周海洋写了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仿古诗文。该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写了170多字的半文半白的序;  相似文献   

14.
《茅山志》十五卷,元道士刘大彬撰辑。该书“辑录唐代信奉道教的文士诗文甚多”.“可惜.历代的唐代文学研究者对此注意不够”,为此周建国同志率先发丧《〈茅山志〉纂辑唐人诗文杂论》(《安庆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指出“其中有些作品对我们了解唐人诗文里常见的懦、释、道三教合一现象,当时学道文士的出  相似文献   

15.
谈古代诗文的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古代诗文的用典朱安义古人写诗作文往往喜欢援引前人的事迹或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词句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典故,简称为用典.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说:“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中的“据事”和“援古”,指的就是诗文创作中的用典.用典是作家在写...  相似文献   

16.
周宏 《中文自修》2007,(9):50-51
上海高考语文卷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从前几年的阅卷情况来看.阅读部分的得分高低主要看42分的文言诗文。因为这几年现代文阅读的难度不是很大.实际难度系数都在“一般难度”和“较容易”之间。而文言诗文和作文则不同了。这两部分更需要学生平时循序渐进地积累.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所选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尊还酹江月”句,其中的“尊”字,课本注解为“通‘樽’”。其他参考书,也有这样注的。如山东师专教学法校际教研组1982年6月编的《语文教材研究》第384页注解(13),刘允声、彭格人合编的《全日制十年制语文课本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276页注解⑨第。也有直接把“尊”与“樽”归到“通假字”中的。如上述《古诗文译注》(见该书第342页“通假字”第66条),再如《中学古汉题基础练习》(见该书第66页“同音假借”的练习语。吴祖兴等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1981年7月再版。)  相似文献   

18.
胡玉龙 《中学文科》2006,(10):32-32
文言诗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所有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强化和凸显文言诗文教学的社会价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白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文鉴赏学·导论》共有六章,此为其第一章,谈诗文与字词。包括(一)汉字,(二)组词,(三)用词,(四)校字,(五)释词,(六)声调。从汉字汉语之特点,组词用词之匠心,校勘、训诂之妙用,为赏奇析疑提示途径。着重举例,多出心得,举一反三,以供商榷。此外五章为:第二章层次与结构(1.段落线索;2.层次衔接;3.开合宾主;4.穿插伏应;5.跳宕转折)。第三章体裁与手法(1.语体;2.诗体;3.文体;4.赋比兴)。第四章知人与论世(1.辩真伪;2.考时事;3.评作家;4.论学风;5.谈流别)。第五章文气与诗境(1.情理;2.神气;3.意境;4.韵味)。第六章析疑与赏奇(1.含英嘴华;2.神游心领;3.钩深抉隐;4.比较贯通)。导论外,第二编为“诗文赏析示例”(诗词赏析五十例,骈散文译析二十例),第三编为“诗文研究书录”(①总集、选集与别集;②文论与诗话;③工具书使用;④读文与阅目史地⑤研究与教学)。篇幅所限,不能尽载。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诗文读深、读透,我提出“主体补充式阅读”,形成《补充式阅读探究——以诗文教学为例》一文,有幸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2年第4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