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度时期,公开课受到很多人的抨击和指责,认为公开课是在作秀、作假,缺失真诚;认为公开课只是教师的自我展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公开课是大家、名家的课,好看不好学,离家常课甚远……因而,有专家呼唤:让公开课向家常课回归。  相似文献   

2.
某次大型公开课后,老师们坦诚与我现场对话。 他们陆续传过来诸多充满信任的纸条。其中有张纸条引爆全场且颇具挑战色彩:“您的课上得非常精彩,请问您的家常课都能上成这个样子吗?”  相似文献   

3.
徐瑛 《江苏教育》2003,(9B):44-44
  相似文献   

4.
欣赏观摩课、名师示范课,听课教师无不为之喝彩。赞叹之余,广大教师都有一种想学而又学不来的无奈。教师们都说:“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课堂还是不懂怎么动。”原因是:一学校条件差,没有多媒体电教设备;二自己所教班级的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素质不高,很难上出精彩的课。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产物,如今已成为课堂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应该说,以公开课为切入点来推动课改向纵深挺进,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于教师来讲,他们认识的提高、改革的冲动、专业的进取等也都需要公开课来"滋养"。  相似文献   

6.
卢筹 《小学语文》2007,(5):10-11
近些年,一些地区请名师上公开课蔚然成风。名师也因此在全国更加知名。这些课,很具有观赏性、震撼性,令人耳目一新,对解放教师的思想,触发教师改革的灵感,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许多信息较闭塞、资源较为匮乏的教师看了茅塞顿开:原来课可以这么上,原来本地的学生也不差。笔者曾亲眼看见公开课会场的服务员看了名师的课也不由得停下了32作,跟着听课教师一起会心地大笑。这就是名师公开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肖川 《青年教师》2006,(10):46-46
我们将有教师同行参与观摩的课称为公开课,而将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在教室中仅仅面对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称为常规课。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引领学生分享人类已有的认识成就,都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都要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公开课”的微词听了不少,主要集中为“作秀”二字。在“作秀”的公开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真心实意地将学生放在眼里,也没有将对学生的关注真正落实在教学行为中,而是挂在嘴上,停留在形式上,教师真正最关注的似乎不是学生。但若是因此就将“公开课”全盘否定,那也似乎走极端了。然而,我们至少可以从老师们的微词中看出,公开课与家常课有着较远的距离。如何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心中的一个期待。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由江苏省天一中学举办、主题为“聚焦课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大型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9.
时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公开课颇多微词,认为公开课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假不可信。公开课似乎成了“假课”的代名词。然而.举目四眺,公开课“涛声依旧”.它依然在全国各地广泛进行.依然是中小学教学研究必不可少又精心制作的一道“大餐”。其实,公开课本身并没有过错。上公开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家常课,错在人们在实践中为了功利将其“异化”。  相似文献   

10.
日日馒头稀饭的家常课,未免单调寡味、营养不全;天天鲍鱼熊掌的公开课,也难免营养过剩、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1.
孙建锋 《辽宁教育》2010,(10):39-40
日日馒头稀饭的家常课,未免单调寡味、营养不全;天天鲍鱼熊掌的公开课,难免营养过剩、消化不良。 家常课、公开课,何不各往中间走一步——形成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课”。  相似文献   

12.
下周要上公开课,为了保证质量,关起门来在同轨班进行试教。 “孩子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听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本以为自己的语气够亲切、态度够温柔,足可以打动学生的心,可偏偏这些学生听到音乐响起,还木然地站在原位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  相似文献   

13.
所谓家常课,是与公开课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指在常态下,我们每天按课程表进行的日常课堂。请别小看了这家常课的意义,它是课堂教学原生态的一种自然存在,而原生的东西,往往会有天然合理的健康基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的目的在于探讨教学规律,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但在公开课中,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整体完美,而往往忽略学生个体、教学过程缺少真实性、教师缺乏机智性、多媒体的依赖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等教学细节。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课前预设有距离。因此,教师除了练好基本功,还应该做到切合学生实际,注重细节,这样才能让公开课课堂更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东兴 《广西教育》2006,(1A):13-13
(一)要上真实课.不上虚假课。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道具”来用.在公开展示之前多次“彩排”.还应注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和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每一次的课后交流或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论文中,都会出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等字眼。我相信许多教师在自己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的的确确是这么做的。但在许多公开课上,与这些先进理念相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是课件课。不是课件不好,也不是课件不能使用。问题是,当前许多公开课完全受课件的束缚,成了课件的奴隶。具体地说,就是用编好的绳索来套学生,用设计好的程序来教文本。不管课堂发生了什么变化,仍旧要照搬课件来上,按照程序来教。也就是不顾教学实际,硬性使用课件。  相似文献   

18.
李应平老师《为什么公开课会出现“不买账”的现象》(《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8期)一文,呼唤公开课返朴归真,写得实在。在中小学。公开课决非在同行面前给学生上节课这么简单。公开课往往关乎集体形象与面子,关乎教师荣辱与评价。关乎获奖与评职称……本是一堂公开的课堂教学而已.却承载了它本不该承载的太多东西,于是乎,公开课失真扭曲。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公开课,就是某教师公开上课,将他的教学活动给人看,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从教学管理角度,可将语公开课划为两类——示范性公开课和探索性公开课。  相似文献   

20.
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市公开课展示活动上,一名孩子竟在课上强烈要求抱一抱老师,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太美丽。在当下,美女老师频频出现在各类公开课的讲台上,姣好的面容成了挑选公开课教师的第一标准,好像不美就不足以吸引学生。虽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单纯追求外表的美丽则是走了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