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小学语义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海燕》改编的课文《燕子》。课文主要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无比的春天中飞行、休息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一、以情入境(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生:燕子姐姐好。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生:因为春天来了。师:是啊.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从南方一路飞来,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到了常熟,看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把常熟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可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燕子》(沪教版)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铎的作品,通过描绘燕子的外形、飞行和停歇,赞美燕子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严丽红 《师道》2012,(11):26-26
燕子是时令的象征,它的身影活跃在四季的意象里。在人们的心里,常把燕子想象成一阙词,一首诗。燕子总会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抚慰,给人的生活带来一份美好。因为对燕子的喜爱,所以我选择郑振铎写的《燕子》这一课来上公开课。我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并让他们画画心目中的燕子。  相似文献   

5.
郑振铎咏物寄情的散《海燕》(语版新课标《语》七年级下册)。一开头就描写家乡的小燕子:“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教材第5页注释②将“积伶积俐”解释为“非常伶俐”。笔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因为从意上看,句中的“积伶积俐”是用来形容羽毛的,而“伶俐”是个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聪明:灵活”。如果“积伶积俐”是“非常伶俐”之意,那岂不是郑振铎先生用“非常聪明、  相似文献   

6.
《燕子专列》是一篇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 当我讲到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不畏严寒拯救燕子的时候,出现了面这样一个情节:师(动情地朗读):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生(突然):老师,她为什么不戴手套?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真可谓经典之文,被选入人教版、浙教版、沪教国标版、冀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那天,学完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后,我找来了苏教版的《燕子》一课,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想不到学生兴致很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凸现课文表达上的独特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实现理解文本内容与领悟独特表达方法的融合、统一,增强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课堂上以语言为载体,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获得人文熏陶和价值观培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具体到《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这些方面:一是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从而确立其语文价值;二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对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燕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课)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一篇优秀散文。课文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情趣横生,想象丰富,给人以  相似文献   

10.
黄百严 《湖南教育》2006,(9):33-33,45
案例一:“是不是病句?”——品味妙处《船长》(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一课,最后几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悲壮一幕:  相似文献   

11.
《燕子》是一篇质兼美的经典课,经常被选人小学语教材,作是我国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在浙教版教材中《燕子》一课编在四年级下,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它被编入三年级下,可能考虑到这样的“下沉”会使学生对原中的语言不理解,编对原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这样的修改却导致《燕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变得索然无味了。  相似文献   

12.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高尔基著名的诗篇《海燕之歌》(人教版初中语文节选后题为《海燕》)。  相似文献   

13.
《燕子》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为著名作家郑振铎所写。课文生动描述了活泼可爱的燕子的特点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蒋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通过绘画、观察、朗读和想像,加强体验,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燕子》这篇文章的美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燕子的美是十分必要的。课上我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接着问:“燕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你能用一、二句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燕子的印象吗?”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燕子》教学片断。 师: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齐)乌黑光亮的。 师:燕子的翅膀呢? 生:(齐)俊俏轻快的。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曾说《三国演义》实际上就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林庚指出“《三国演义》最精彩的场面无疑乃是赤壁之战。书中首尾共用了八回(第四十三回至五十回)的巨大篇幅来写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第8期《内蒙古教育》有两篇文章值得比较一读:一篇是袁洁的《一个都不能少》(以下简称为《少》),一篇是《课堂上,出现两只燕子》(以下简称为《燕》)。  相似文献   

18.
《燕子》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郑振铎的作品,原题《海燕》。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本周轮到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执教《燕子》。《燕子》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作品,描写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形态,以及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舞姿。作者将燕子和春天融合起来描写,燕子在春天里活动,春天借燕子而添色,两者相得益彰,给读者无限美的享受。听完这节课,我有以下三点想法。一、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外形时,教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20.
课例一 一、复习《鸟语》,导入新课 (1)出示《鸟语》中的一段话,学生齐读。 (2)师小结过渡:从燕子身上,我们明白了勤劳的町贵;从大雁身上,我们知道了守纪的重要性;从苍鹰那里,我们学到了勇敢。今天老师又将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