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态——无声的语言在社会交际中,人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这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在待人接物中有着特殊的功效。发自内心的微笑,便是美妙的社交语言。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能使人相悦、相亲、相近。同陌生人见面,友好、真诚的微笑,表示“我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使对方感到亲切。当你有求于别人时,由衷地微笑使对方无法拒绝。遇到了误会,你大度地一笑了之,表现了坦荡的胸怀。自己处于窘境时,自嘲地笑一笑也就避免了难堪。在家里,与亲人们见面时带着微笑,相处中多点欢声笑语,会  相似文献   

2.
小谈馈赠礼节礼尚往来,是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一种增进友谊和表达感情的习惯做法。送礼是一门艺术,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其一,礼品的选择,要因人而宜,符合不同对象的特点与爱好。给老年人送礼,以实用性的礼品为好,送上可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奥运礼仪中寻找突破口--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现代奥运礼仪定义的界定以及分析现代奥运礼仪与“人文奥运”的关系,得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必须从现代奥运礼仪中寻找突破口的结论。论文最后对北京奥运会在现代奥运礼仪上如何突破提出了几点建议:坚持民族性优先、民族性与国际性并存的原则,吉祥物设计采用“美猴王”形象而放弃大熊猫,中国传统旗袍是奥运体育礼仪小姐的最佳着装选择,奥运会会歌的创作可以从“女子十二乐坊”获得灵感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奥运礼仪是奥运会活动所采用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人们在直接参与现代奥运会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敬、教育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现代奥运礼仪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探索期(1896~1908)、定型期(1912~1936)和完善期(1940~)3个阶段。现代奥运礼仪在由简单到复杂、由随意到规范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国际化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学为基础,从仪式学的视角解读和比较武术与现代奥运会的仪式。认为武术礼仪教育的历史悠久、形式得到规范和统一、教育功能显著。建议发展武术的礼仪教育,在武术活动中强化武术仪式,培养“习武先习德”的文明理念,以此来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和承诺,现代奥运礼仪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细节问题。面对全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实际情况,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差异也容易突显,甚至会出现冲突。因此,北京奥运会在坚持民族性优先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对中方工作人员和其他主体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各个环节尽可能地避免由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及专家访谈法,对长沙体校武术班散打方向学生训练课礼仪运用情况、常用礼仪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礼”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著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训练中,“以德为本,贯穿始终”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对武“礼”的淡化带来了习武人武德失范问题.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教育对礼仪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代武术训练、教学中礼仪应用的淡化同样也是散打训练中的一个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训练课礼仪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对课堂行为规范中“礼”的要求,以使习武者达到真正“德艺双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体育礼仪文化得以绵延不断的内在精神动力,能充实中国体育礼仪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容,能丰富中国体育礼仪内容。儒家“以礼为范”、“以仁为核心”、“义以为上”、“贵和尚中”等思想,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播的思想、方法、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武术礼仪曾是古代武术传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现代武术发展更需要武术礼仪,它对习武者的道德培养与武术修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虽然武术的推广、普及与提高已取得了极大进步,但是武术礼仪的传承与发展却出现诸多问题。此时研究武术文化,将对传承与丰富武术文化,发展现代武术礼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回顾武术礼仪的历程,探寻武术礼仪的历史脉络,分析现代武术礼仪发展问题,并结合中国礼仪文化,构建现代武术礼仪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范立仁 《网球天地》2011,(5):114-115
一直以来,网球都作为“优雅运动”的代名词为世人熟知。网球活动中的许多礼仪规矩,参与其中的爱好者都应该知悉并遵循,以下这些“礼仪准则”,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1.
奥运礼仪在高校中的传播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奥运礼仪为突破口,将"人文奥运"落实到可操作的实践中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奥运礼仪知识和意识.目的在于通过在高校传播与普及奥运礼仪,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文奥运",更好的理解奥运会,更好地为奥运会服务,从而有效保障2008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何捷 《上海集邮》2000,(1):43-43
国家邮政局于今年2月26日开办邮政礼仪汇款新业务,统一设计、印制了(汇统3005庚)专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礼仪卡。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支局于4月初推出这项新业务时,启用了一种“礼仪汇款”戳(见图),用红色加盖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汇款收据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文奥运”理念的理解,发现乒乓球竞赛礼仪文化中缺失“人文”理念。中国把乒乓球奉之为“国球”,完善乒乓球礼仪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对这些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术礼仪作为武德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着习武者做人、做事的行为标准,是一个习武者能否通过修身达到修己的桥梁。历代武术流派把“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作为习武的基本准则。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现今武术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武术礼仪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期望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赛场观众礼仪与2008北京奥运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场观众礼仪是奥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门。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可知:奥运赛场观众礼仪是观众在参与奥运会赛场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敬、教育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从历届奥运会赛场观众的表现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北京奥运会赛场观众礼仪文化建设时间紧迫,是“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且具有多重历史意义。由此提出了奥运赛场观众礼仪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讲不讲礼仪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懂不懂礼仪是你的教养和素养问题。我们现在学习礼仪,使我们成为受欢迎的年轻人。而优雅的仪态礼仪是我们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如果说,谦逊优雅、知书达理是青年人---中职生的“内修”,那么,养成良好的体姿仪态,则是我们青年人---中职生不能忽视的“外炼”。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时,“中国脊”中“端坐”着的一定都是铁杆球迷,身为铁杆球迷。相信大家对国球和国手的热情一定能得100分,但要做满分的铁杆球迷。观赛礼仪可是一个不能少!如果您的做法像漫画中那样,可就得不了满分了,熟记观赛礼仪可是成为球迷达人的必修功课哦!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在文化视野下可以理解为礼仪第一,竞技第二。体育舞蹈本身具有文化礼仪的特质,注重对体育精神的展现,这就要求体育舞蹈选手不仅要有竞技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精神文明素养与礼仪文化修养。在文化视野下,体育舞蹈礼仪文化有许多值得分析和讨论之处,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提升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礼仪教育具有人格塑造、人际交流的价值;有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育参与者参赛、观赛修养等;为考察大学体育中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体育交谊舞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是大学体育中实施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得出结论:“术”多是体育教学中礼仪教学重要特点;“知易行难”是体育教学中礼仪教学主要难点;教师榜样示范法、形体实训法、冶情优教法、情境模拟法在体育礼仪教学中较受学生喜爱,同时提出建议:建立相关机制,促进大学体育中礼仪教育发展;重视体育礼仪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中华武术“抱拳礼”和跆拳道“鞠躬礼”的不同文化基础对两种礼仪进行了分析,从礼仪文化内涵、礼仪文化价值观以及礼仪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中国武术礼仪发展的几点启示:关注人的精神价值;实现礼教与德教的结合纳礼入则;以赛促德,在武术实践中融入更多的礼教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