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人说,教育是倾听着的教育。倾听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我们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学习时就学会了读、写、讲.但从未学习过如何倾听。”课堂上.教师常常听到学生的声音.但他们仅仅是听到了声音,却不曾深入理解学生话语的真正含义。于是.模模糊糊的评价浯充斥着我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了,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的倾听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常常听见周围的教师不断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听话,把教师的忠告当作“耳边风”,越来越难教了。我想在这里提醒一下我们教师:你在责怪学生的同时,可曾反省过自己:你何曾仔细听过学生的话?又何曾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我想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倾听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倾听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他们渴望被家长理解、被同学尊重、被教师信任。他们十分在乎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和接纳。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倾听他们的声音、赞赏他们的成长、体会他们的喜…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花。“新课程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教师不仅要学会认真倾听(不管是响亮的、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轻微的),还要善于发现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或愿望。但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聪”现象。  相似文献   

5.
倾听,是指认真细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甚或是渲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指点什么或帮助什么,但因为有了倾听,你便已经在心灵上给予了他们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因此,教师要自觉地让倾听成为自己的一种教育态度,认真倾听,善于倾听。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重视结合教学实际,从“去除浮躁,做忠实的听众;关注学生身心,做博爱的听众;善于捕捉微妙的瞬间,做一个敏锐的听众”等方面入手,做学生最好的听众,在课堂中要细细倾听,在倾听中与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一、在动态生成中及时“变奏”教学流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学生主体性、自主性逐步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可以说,当学生的叙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发生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一、教师“失聪”的病症1、不倾听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说”,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学会倾听     
走进新课改,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感动,感动于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更感动于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对教育的执著与追求。我们满怀对教育美好理想的憧憬,应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脉搏,健步走进了新课程。我们在倾听着来自一线的声音,触摸着来自一线的探索。学会倾听,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为倾听,让教师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在倾听中,我们把“学生当作老师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学生对教师的审视上,在学生的视野中寻找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在倾听中,我们品读的是学生纯洁无暇的心灵,观照的是学生切入体肤的情感,享受…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如何以就业为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听多方声音熏激荡智慧火花”,这是本刊于新的一年增设“倾听”栏目的初衷。栏目的设想来源于去年底我刊和上海市教科院分部共同举办的一个关于职业教育的小型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代表们的发言不拘形式,兴之所至,酣畅淋漓,触及到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使我们感到十分有必要将他们的发言以“原音重现”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展示嘉宾们智慧火花的激荡与交融,使读者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学习,我们将和广大读者一起在“倾听”中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倾听”是一种方式,今后我们将会不定期地就某一主题去聆听多方声音;“倾听”更是一种姿态,我们将走出编辑的狭小圈子,去了解不同领域的人对教育的看法,也欢迎您将所关心的话题告诉我们,我们愿意和您在“倾听”中共同成长。本期就让我们来倾听这次职业教育座谈会上四位嘉宾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