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确,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系统,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拓展延伸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的外延等于是生活的外延,它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所学校,教会了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想探究"兴趣"的外延与内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诸多方面的"兴趣"。这不仅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益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时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具有阅读和写作能力。语文总是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每一次教改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语文课应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有使用价值、最丰富多彩的课。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实践的机会.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朱坤燕 《高中生》2012,(30):26-27
一、摈弃模糊语言,强化数学语言,提高解题的严谨性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与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的外延上.本人曾听一位教师对于下面例题的讲解.  相似文献   

8.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有人说,语文的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此,笔者愿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两年生活语文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课本的例习题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即其对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解题策略形成都具有一定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值。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讨论、引伸、拓广,由此及彼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的价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及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的体验,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外延有  相似文献   

13.
高云 《陕西教育》2009,(9):49-49
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语文的天地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限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规范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的情感之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学生可日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引导学生走进地方文化,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拓展他们语文学习的外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同样应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选择学法,自主探求新知,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不是把语文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拓宽途径,巧设方法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取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建立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系,充分认识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技术、技术教育、技术型人才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加以认识,对高等  相似文献   

19.
李波  李家全 《中国教师》2010,(Z1):268-268
<正>备课是一项充满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但不乏共性:如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连教师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都成为备课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教师顺应课改潮流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外延全面、内涵深邃,具有极强的现实方法论意义。在素质教育进程中,以学生为本,将本科生专业导师队伍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机地整合起来,这符合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