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畲族传统体育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畲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民族宗教等密切相关。通过对畲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提出了发展畲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福建宁德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传统畲族文化面临礼仪弱化,村落文化缺乏特色,畲族传统技艺处于失传边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畲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开展抢救性征集工作;以文化为媒,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新路等思路,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畲族原生态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景宁旅游开发中“文化生态补偿特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景宁现代旅游开发过程中.畲族文化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异。分析了畲族旅游文化生态补偿特区的缘起与特殊性.以及建设这样一个特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补偿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祝镇的角峰畲族村是惠东境内迄今仍保持原生状态的畲族村寨,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畲族,是一个有着自身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的古老民族,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变迁中留下了灿烂而辉煌的篇章。多祝镇的角峰畲族村是惠东境内迄今仍保持原生状态的畲族村寨,蕴含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笔者在自身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以畲族历史文化为载体,进行了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现将认识与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畲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坚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绚丽的畲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潮州畲族人口虽然不多,但在畲族的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畲族文化渊源问题,学界虽仍有争议,但全国各地畲族同胞似乎更偏向于把凤凰山作为畲族文化发源地.此观点是有充足的资料作为证明依据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畲族民歌演唱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畲族民歌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畲族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文通过对畲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假嗓演唱等演唱方法的调查和研究,探究其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为弘扬和发展这一独特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做一点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一千多年来,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畲族女性无疑也是创造本民族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各种文化合力解构着包括畲族女性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要实现畲族女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就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唤醒畲族女性的文化自觉,又要调动外在力量。只有借助传统文化的合力作用,才能有效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真正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畲族传统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女性意识,在畲族传统文化中,他们用自己民族的独特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展现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展现出畲族女性的魅力,是畲族人民对女性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肯定。文中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畲族独特的女性意识,对当今女性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畲族民歌是畲族独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畲族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畲歌是畲民娱乐自己、娱乐他人、与神共娱的主要方式,是他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寻觅伴侣的重要媒介,也是畲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更是畲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期,畲族民歌在凝聚畲族民众、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仍将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义畲族民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民歌是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本文从武义畲族民歌的内容,武义畲族民歌的特征,武义畲族民歌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变化三个方面阐述武义畲族民歌,对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热潮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蓬勃兴起,由此引出的文化传承问题为学界所关注。在湘西州凤凰县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文化得以整体性开发、静态性保护、动态式发展及自觉式传承等四种形式传承。凤凰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民族文化传承的复杂现象,文化复兴、文化创新和与之相对的文化涵化、文化商品化彼此交织,构成一幅复杂而生动的文化传承的图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路,学者们提出要以文化生态观作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保护民族文化,繁荣民族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畲族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传承良好,同时在民族文化资源支撑下旅游业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畲族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减弱,反倒培养了更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当地干部也在发展中提高了文化敏感性,和谐了民族关系。景宁畲族自治县所采取的发展观正是暗合了文化生态观理论所提出的核心要领,为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降低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艳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20-21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以湖南省湘西凤凰县为个案,采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基于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的结果,阐述了旅游给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文化旅游理论的研究、游客正面评价、旅游业对生态的承载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均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证明了旅游业对民族文化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西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了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旅游,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促进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开发存在雄厚基础。应该明确彭水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各方面的责任归属,加强区域、区际协作,整合渝东南各县旅游资源,以传统民族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业为载体。走绿色文化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措古隆为例,探寻了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开发背景下,基层社区文化所发生的重构。措古隆是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它毗邻于滇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深受藏族传统宗教文化影响。随着迪庆州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寺院参与旅游业的程度逐渐加深,这对措古隆村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该文通过措古隆村文化变迁的镜像,探寻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文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