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世纪,北欧社会出现了以海盗大规模对外抢掠为主要方式的社会运动,海盗们从北欧出发,分三个方向四处抢劫和肆意杀人,给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海盗们的活动既为北欧国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也造成了人员的极大伤亡.持续200多年的海盗对外掠夺催生了北欧封建国家的诞生,并伴随着北欧社会的基督教化运动而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2.
早期的英国曾遭受过罗马人、北欧海盗和诺曼人的入侵,这些入侵者在劫掠财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留在了不列颠岛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异族的语言和文化逐渐渗入进英国的社会生活中,成了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外来入侵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词典     
自助餐从8世纪起,北欧的维京海盗不但在北海、波罗的海劫掠横行,更一度骚扰英国、殖民美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海盗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按照传统的方式,菜多半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倭寇”原指日本海盗,但明代的倭寇,还包括中国的海盗,西方殖民海盗,他们同在中国东南沿海从事劫掠性质的活动,为了便于叙述,本文把它们都纳入“海盗”这一词目。“海盗”这一现象,伴随着古代航海业的发展而产生,在世界广阔的大洋上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明代是中国海盗史上的“黄金”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海盗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其发展脉络,认清其本质,而且通过分析其活动及影响,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明代东南沿海社会变迁的研究,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学工作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明代海盗史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6.
17世纪是英国第一帝国大厦构建时期,此间清教徒的作用相当突出。清教徒的作用源于清教主义思想的推动和指引,正是清教主义所鼓吹的宗教殖民思想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依据"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刘文堂  刘兆铭 《课外阅读》2011,(10):247-247
殖民扩张和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漫长画卷。殖民扩张的过程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即早期殖民扩张,指的是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他们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骗性贸易和贩卖黑奴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而进行的一种公开、野蛮的强盗行径,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二是以寻找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相似文献   

8.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资本;对外贸易、海盗掠夺、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为其进一步提供了巨额资本;国债和捐税是资本积累最强有力的杠杆。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英国殖民扩张的历史,并较具体地论述了英国殖民制度体系中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殖民掠夺、利用海盗合法化等手段,在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成为一代列强的时候,位于东方的明、清两代帝国却自己切断了通往大洋的道路。可是中国的海洋并没有因为闭关锁国而寂静,几百年来这里出没着倭寇、弗朗机(西欧)海盗、殖民者、中国海盗等多股势力。直到一位顽劣少年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词典     
从8世纪起,北欧的维京海盗不但在北海、波罗的海劫掠横行,更一度骚扰英国、殖民美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海盗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按照传统的方式,菜多半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表明,《四签名》中的殖民话语体现在对印度文化的贬低以及对印度当地人的非人性化描写中。把印度人描写成未开化的野蛮人而把殖民主义者美化为文明和民主的化身。使殖民地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合理化、合法化,从而建立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3.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殖民扩张动因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是都铎“新群主制”和民族国家发展的伴随物,是大英殖民贸易帝国奠基的先导。民族国家的利已性和排他性,驱使英国人反对包括罗马教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汉萨人等在内的外国势力对英格兰民族国家的束缚、限制与威胁;英国人把海外殖民扩张视为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神圣权利,他们在反对外国人的斗争中逐渐增强了自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打败西班牙人不但提高了英格兰民族的自信心,而且扫除了他们通向海外殖民扩张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谈到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文明碰撞时有一段名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反而是他们“消灭了印度文明”。这段话总的精神无疑是正确的,但说到英国文明对印度文明的影响,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印度是一个宗教意识强烈、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印度教以其历史的悠久、曾有过的辉煌和它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是他们的精神动力源泉,也是他们的骄傲、自信所在。  相似文献   

15.
曹悦 《考试周刊》2007,(4):36-37
英语由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支下普通的低地日耳曼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交流语言,除了与英国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和现代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的推动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英语本身的丰富多彩有很大关系。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从多种语言中吸纳词汇,尤其在历史上的诺曼征服之后三百年间以对法语词汇的吸收为最。本文通过英语历史、拼写、词汇和习语几个方面来说明法语在英语使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希望引起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爱好者对英语中法语词汇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处于欧洲边缘的海岛型国家,英国第一个迈入工业社会并在制度与文化方面引领世界数百年,海洋在其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对海洋贸易的追逐推动了一套适合商贸原则的国家机器的构建;对外扩张的欲望促使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追逐海洋霸权和海上扩张;现代金融机制的建立成为确保商贸利润和战争胜利的最有力的保障;而海洋意识也对帝国留在殖民地的遗产产生了影响。总之,英国人所具有的海洋意识和坚定的海洋战略,乃至由此产生的主导英国国策的务实主义精神,对英国式的发展无疑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皇家植物邱园位于伦敦西郊,是全英最大的植物园,于1795年由奥古斯塔公主下令建成。在英国18-19世纪殖民扩张蓬勃发展阶段,这里不仅仅供大众游览,同时担负着对海外殖民地植物的科学研究、树种优化、珍稀植物标本保存等科研任务。而对于例如金鸡纳、橡胶树等经济附加值很高的植物,邱园又承担着提高植物产量和输送新品种到其他海外属地的作用,以此发挥其经济功能。所以,殖民扩张时期的邱园对英国产生的作用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公共社会服务、植物学研究、提高经济作物价值的作用,这奠定了邱园在英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一、讲述荷、英、法三国争夺殖民霸权的概况,使学生认识西欧殖民国家为了对外扩张,导致相互之间长期的争霸战争,最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从《甓余杂集》记载的徽州海盗商人胡胜等的供状中可以看出,他们充当了葡萄牙殖民势力侵华的帮凶,是葡人在商业上的附庸。胡胜等人的活动有悖于徽州商业资本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20.
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提法是片面的。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力量和集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力量以及移民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构成了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