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一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同时具备人口大量迁入与外流特征者较为少见。清代的镇番县则是人口迁入与移出皆十分明显的地区,移民色彩极为浓厚。清前期,在政府经略西北的大背景下大量内地移民移入本县,成为该县人口的主体。清中后期,在政府号召移民新疆、土地及水源不断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该县又成为人口大量外迁的地区。清代镇番县的移民问题在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历史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过程和目标导向的复合概念,可以划分为基于文化适应的社会融合和基于结构融合的社会融入两个阶段.而从社会融合向社会融入发展的过程正是西方社群档案的建设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档案工作者的职能有可能发生扩张,档案工作者可以成为社群档案教育家和政策分析师.  相似文献   

3.
荷兰华人社群档案受到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影响,具有记录意识被动、档案宗族化聚集、依赖公共档案、寻求中庸话语等特征;其也受西方团体格局的浸染,具有重口述档案、重个人隐私、重民主参与、重多元自治等特征。由此,文章提出“移民社群档案”研究应反思集中保管、公共开放和档案话语等问题,尊重移民的区域流动性、个体的身份认知悬浮,将定义权和解释权交还给社群或个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因此也面临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其中城市新移民群体的自我认同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自我认同感是城市新移民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以来,移动智能媒体在外来务工人口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为主体视角,试图以此建构其自我认同的维度,来深入探究目前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北京高校后勤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自我同一性,自我存在感和精神归属感方面的特征,并尝试从社交媒体的层面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解释,从而对增强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感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认同通过社会建构得以实现。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可以通过相似的情感、语言和修辞结成特定的诠释社群,围绕特定议题构建国家认同。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回溯历史来构建国家认同,而围绕该剧结成小组的网民话语是关乎国家认同的象征性符号再现。本文以伯克新修辞学的“辞屏”和“认同修辞”理论为理论视角,采用语料库话语分析与修辞分析结合的方法,探讨知乎《觉醒年代》话题的用户采用了怎样的“辞屏”,并如何通过认同修辞策略构建认同以及形塑了怎样的国家认同。研究发现,诠释社群从价值倾向、情感确认、行为投入三个层次构建国家认同,编织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套叙事,并进一步通过对立、同情、误同三种修辞策略达到爱国的“同一”,并且,在理性认知基础上,情感在认同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社群口述档案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社群口述档案建设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对社群口述档案促进成员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思考,提出其作用表现为促进社群成员划定自我边界、构建群体认同,最终实现身份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7.
马晓凤 《新闻传播》2013,(12):282-283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变迁中所带动的社会振动也使各种问题凸显。财富的积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为主力的新移民大军引人思考,中国是否正在经历一轮财富与精英流失潮。本文试图从芝加哥学派为起点,发展到后福特时代的洛杉矶学派的城市社会学角度,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动因进行分析,新移民浪潮背后的"推力"以及"拉力"。  相似文献   

8.
从时尚视角出发,社群档案的文化认同价值表现出了主流档案与非主流档案持续性博弈、歧视性认同与平等性认同的相互角力、惯习因素深刻影响到社群档案的解读等特征。同时,社群档案的文化认同价值表现出以下趋势:一是显要序列成为决定社群档案的关键,二是档案叙事成为实现文化认同的工具,三是艺术创意成为打造档案时尚的推力。  相似文献   

9.
王振 《兰台世界》2015,(9):9-10
"改土归流"后,清廷对云南腹里之外基本实现直接统治,为云南农业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然其腹里以外虽有大片荒地,却人口稀少,于是,大量内地移民涌入云南,有力推动了云南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褚宏霞 《历史档案》2023,(2):92-100
清代中期,一改清初对东北的移民招垦政策,厉行人口封禁。但禁令并未能阻止移民浪潮,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居东北的内地移民日益增加。面对移民迁居的事实,清朝在多种因素考虑下,认可了移民迁居行为,并对不同移民群体实行了相应的落籍举措,由此使得移民转换身份,成为东北户籍人口。这些落籍移民,逐渐成为东北地区民族构成中的主体,并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管理体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佳美思 《兰台世界》2017,(13):117-120
辽西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西南部,自古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东北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清代以来特殊的历史契机使超过三千万"闯关东"移民经由这片土地进入东北地区。而这场历时两百多年的人口移动对辽西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甚巨。人口的迁徙和定居自然会给辽西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而移民的移动、定居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为辽西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耕作及生产技术,也有力地推动了辽西地区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辽西地区自明末以来的萧条局面,但是这种情况由于后续的战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有所变化。总之,移民使这一时期辽西社会在自然环境方面呈现出异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网络化、信息化,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基于教育、学习、娱乐等共同兴趣聚集,形成大学生网络社群.在大学生网络社群中,集群身份认同能让网络上一个个自由的社会人,迅速归属到一个群体,以一个群体进行社群活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分类和特征,研究网络社群的集群身份认同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技术驱动新兴媒体发展,开启了城市传播的"微时代"。顺应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趋势,网络社群应运而生。用户兼具内容生产、传播及消费于一体,城市传播场景更趋复杂。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并进,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蓝海"。媒体平台社群化运营,为城市传播精准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城市慢直播正展现出很高受关注度。本文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城市慢直播具有构建受众的城市想象、影响城市认同、丰满城市形象的功能。未来城市慢直播可以通过内容多样化、增强互动性并采用多音响手段来提升受众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5.
16.
馆员网络社群已逐步成为促进馆员网络工作、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助于提高馆员工作的效率,增强馆员团队的归属感,并能够转变馆员的工作精神。建构优质、高效的网络社群,需要提高参与馆员的交往意识,围绕工作中的问题展开社群探讨,重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增强网络社群文化的建设,综合运用多种交流形式,以便充分运用网络社群为图书馆馆员服务。  相似文献   

17.
IP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汇聚庞大的粉丝社群。探讨基于IP形成的社群中认同与消费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研究以阴阳师IP社群为个案,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辅助的问卷调查,对阴阳师玩家的认同建构、消费行为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首先,IP社群消费具有娱乐性、社交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其次,通过消费IP衍生作品和加入同人社区,玩家对IP的文化认同得以建构与强化;而在这种社群文化认同影响下,追求商品背后的文化意涵成为玩家重要的消费目的,玩家消费具有鲜明的符号性;最后,研究发现在IP社群中,符号消费与文化认同间存在互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社群的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的社群都有各自的社群文化,社群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是促进时代主流文化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满足城市社群的文化需求,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图书馆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群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减少香港青年群际偏见、建构国家认同的新渠道。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从群际接触理论出发,在最佳群际接触条件下,藉由网络社群搭建粤港青年沟通新平台,在认知层面增进香港青年对内地的了解,重塑认知与评价;情绪层面缓解香港青年的群际焦虑,产生群际共情;行为层面挖掘粤港青年的共同身份特征,寻求群体归属感三大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0.
疫情影响下,电商直播领域出现许多新入局者,而新入局者是否需要像头部主播一样培养、巩固粉丝群体并从中变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文章研究社群认同在社会临场感对购买意愿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群认同(信任)在认知临场感、情感临场感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