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兰台”考     
第一次知道古代有个“兰台“,是从李商隐诗中接触到的,记得在大学里听先生讲解李商隐那首哀婉凄绝的&;lt;无题&;gt;诗时,其中有句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似文献   

2.
“兰台是什么?”朋友问我。“好象是古代典藏档案之处。”我回答。“那现代的档案馆、档案工作者为何还要称兰台、兰台人?”朋友疑惑不解。其实,这也是我从档二十年来一直萦回脑际的疑惑。最早听到“兰台”一词,是在刚进档案局馆后的一次业务培训班上。当时感觉这词挺幽雅。后来,“兰台”频频亮相于档案报刊上,“兰台人”、“兰台精神”、“兰台风采”时常跃入眼帘,总感到有那么一种别扭。现在,“兰台”又闯入互联网上驰骋傲游。在搜索网上键入“兰台”两字,查询结果竞有7450项。以“兰台”为名的网站就有不少,如“兰台导航”、“兰…  相似文献   

3.
胡剑 《四川档案》2006,(2):52-52
提到“张渝”这个名字,人们可能很容易想到当年那个电影明星,但这里记述的张渝是一位普通的档案工作。正值芳龄韶华、现任四川省南充市档案局法监教育科科长的张渝,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已经在档案战线默默无闻地干了16个年头,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热情大方、活泼开朗,除干好本职工作外,她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人们亲切地称张渝为“兰台百灵鸟”。  相似文献   

4.
进入施甸县委大门,便看到座落在县委与政府中间的一幢灰色小楼,这便是施甸县档案局(馆).就是这幢小楼,记载着施甸县档案局(馆)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5.
6.
7.
8.
赞“兰台”     
  相似文献   

9.
“兰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知道古代有个“兰台”,是从李商隐诗中接触到的,记得在大学里听先生讲解李商隐那首哀……  相似文献   

10.
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是档案工作的本质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档案工作更是凸显了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档案"一词又是缘何而来,最早的档案记载又是出自哪里呢?清代学者杨宾在其所著的《柳边纪略》中写道:"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这是有关"档案"一词的最早记载。"档",《康熙字典》解为"横木框档",就是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说文解字》释作"几属",就是像小  相似文献   

11.
初入档案馆,感觉犹如进监狱两扇漆黑的对开大门,四周高耸的围墙和上面的铁丝网,空旷的院落里还镶嵌着零零星星大小不一的几处水稻田,随处可见的是那些老职工在自家门前种下的各色蔬菜……要说这里的环境像监狱一点都不过分。这就是当时地处雅安的四川省档案馆给刚刚到单位报到的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2.
<正>您知道什么是"兰台"么?我以前也不知道,是李姐告诉了我。她对我的引导,不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兰台",也改变了我事业的轨迹。"林飞,你帮我把这个年报数字填一下,我眼花了,看不清楚。"李姐说完,擦了擦她的老花镜,费力地看着电脑上的数字。"好勒,你歇会儿,我来做吧。"填好后,我看李姐桌子上有本《兰台世界》,饶有兴趣的翻看。"林飞,你知道‘兰台’是什么意思么?"我想了一会,摇了摇头。李姐说:"我  相似文献   

13.
胡剑 《四川档案》2005,(6):58-58
2003年,我的人生轨迹出现了一个使人颇感意外的“拐点”:在四川蓬溪县委办公室担任了7年副职之后,我于同年6月到蓬安县人大办公室任主任,在人大办仅仅工作了3个月,我就急流勇退,“归隐”兰台——在南充市档案局编研科开始了我新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4.
胡剑 《中国档案》2007,(6):60-61
兰台,最初是指宫廷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汉代将管理档案的官员叫兰台令史。如今,“兰台”成了档案或档案部门的雅号。我这里所谓的“归隐”,不是指金盆洗手、退隐田园,或遁入空门、逃避现实。我借用“归隐”一词,是想说明自己近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档案"泛化"是一种历史产物,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档案"泛化"有其清晰的发展脉络,充分了解其产生、发展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土壤对认识和掌握档案"泛化"规律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远芳 《湖北档案》2022,(10):32-36
<正>2022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王蒙徽同志代表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  相似文献   

17.
正眼看快到年底了,有件事让迁安市大崔庄乡石梯子沟村人发愁不小。从城里回来的村民捎了个话,"构件厂说咱村欠人家的钱该还了,最迟不超过年底"。这个村公家、个人都去买构件,构件厂用的水泥又是附近水泥厂顶账给石梯子沟村的,水泥厂生产水泥用的是这村的石料……都五六年了,这罗圈账好几万元,谁还记着呀?"不用急,找张桂文。"果然,张桂文本子一翻,几年来各方的钱物往来记得清清楚楚。三家一兑,钱都没动账就结了。张桂  相似文献   

18.
19.
初见林则徐当年为敬业书院题写的匾额“海滨邹鲁”四个字,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不知道所书何意。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再一次让我产生了敬畏感。本想装装糊涂混过去算了,回去再仔细琢磨,以免露怯。再一想,何必呢,面子就那么重要?不耻下问真君子,犯不着不懂装懂。  相似文献   

20.
<正>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阏伯台,又称火星台、火神台和商丘。阏伯台原为阏伯任火正观星授时、保存火种的地方,死后葬于此。成书于明朝的《归德府志》和付梓于清康熙年间的《商丘县志》均有"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的记载;因此"火文化"在商丘睢阳根深蒂固。本文从燧人氏钻木取火、"火神"阏伯司的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