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二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度藏文献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纂修于乾隆年间,被人们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与乾隆三十七年始修,到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历时十几个春秋,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一)清朝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都有过自己堪称盛世的时期。1644年,清朝统治者利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举兵南下,攻占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政权,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2.
崔军伟 《档案》2011,(5):18-20
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档案史料编纂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二十九年,基于从文化上构建新王朝政治谱系的目的,清圣祖谕令臣僚议定纂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国史”,开辟了清代国家主持编纂纪传体国史之先河。“三朝国史”纂修设立了纂修机构和人员,确定了史料编纂体例;拟定了纂修方法,并且终康熙一朝,纂修不辍,从组织、实践上为清代中期国史纂修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孔子编订"六经"至今已有约2500年,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构成我国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典作为我国古代法律文献的总称,含意丰富,内容广泛,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对历代法典编纂活动和编纂成果的研究,是我国档案文献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丰富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发展到隋唐高峰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当中的法典化逐渐成熟,形成了法典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体例,体现中国封建法制融礼于刑的思想的各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5.
王国彬 《历史档案》2003,(4):58-61,83
我国历史上有易代修史的传统。综观历代所修之二十四史,前四史多出史官私人著述,而自唐代始,则由国家设馆置局,命重臣以领之,为前代修史,以后累代相传,继承绵延,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典籍。清朝灭亡后,后继的民国政府于1914年设立清史馆,很快启动了纂修清史的工作。现从1914年的《政府公报》及其它文献中,捡出有关的几件史料,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村志是我国方志学编纂的重要环节,这是对传统乡里志编纂的一种延伸.当代纂修的村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乡里志的框架.文章以广州天河区新纂修的村志为中心,探讨新村志所包含的丰富乡村社会史料,是研究传统乡村社会变迁以及了解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都市转变极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陈椿 《大观周刊》2011,(29):44-45,48
随着俄罗斯国家历史上政治环境的三次大变迁,俄罗斯的行政法发展的历史也相当的曲折,但是总体是进步并且显著发展的,尤其是俄罗斯行政违法法典的颁布更是使得俄罗斯行政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从俄罗斯行政违法制度研究开始,着重分析俄罗斯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俄罗斯当代行政法律中的各种行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略谈《四库全书》的纂修与庋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庋藏文献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法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刑法观念与刑法制度更是中华法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曾以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备受世人瞩目,也曾以其发达与完善的典章制度吸引万邦来朝,为东亚诸国树立了楷模和典范.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刑法法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大典·法律典·刑法分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纂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宋刑统》是宋代的一部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继承了隋唐的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国封建法典的结构、体例和内容的特点,同时这部法律当中也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统治阶级的统治方式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编纂西夏法典是西夏出版史中的大事。《宋史·夏国传》载西夏开国皇帝景宗元昊“案上置法律”。这种法律书籍,是西夏自己编辑出版的本朝法典,抑或是借鉴其他王朝的法律著作修撰而成,难以确定。但在出土的西夏文献中确实有比较完整的西夏王朝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西夏仁宗时期修订的《天盛律令》是一部系统、完备的王朝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历史编纂的传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在历史观方面以循环史观为主流、在撰述目的方面以经世致用为最高准则、在撰述内容方面以政治史为主.研究中国历史编纂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正是这些传统导致了中国史学的繁荣,也正是这些传统使中国历史编纂逐渐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3.
乔治忠先生编纂的《清文前编》历经寒暑,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对清朝入关前文献搜集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一、清朝入关前文献概况清朝于17世纪初兴起于辽东半岛,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称"天命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改汗称帝,又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入关以前,历经太祖、太宗两朝,在几十年的军政活动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文献资料。保存至今的主要有满、汉文档案和太祖、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14.
清宫档案中存有与纂修《四库全书》有关的史料共1580件,研读这些史料可以探寻到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的艰辛历程。这部历史巨著的编修,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大的文化工程。它不仅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而且对于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数学、地理、天文、医学、军事、考古等诸多领域的人才辈出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其编纂历程可谓是一场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5.
永徽修律"是唐高宗时期最为重要的法律修订活动,在继承历代法律文化、法律思想以及法律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永徽律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周边亚洲国家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档案法规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及法律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律法与中央集权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制定并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从此确立了中华大地上政权制度的基本形式。唐朝统治者继承了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封建专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也是我国专制统治发展的最高峰.在清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发展.本文以清代档案文献编纂为视角,对清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其中的思想精华以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唐朝的法律制度主要以《唐律》为代表。《唐律》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其不仅秉承了西汉以来的宗法思想和礼法,还对后世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唐朝的律令制度中,婚姻家庭法方面的规定颇具特色。一、关于婚姻法原则的法律规定1.同姓、同宗、亲属不为婚的原则。我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同姓不婚  相似文献   

19.
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史纂修包含史料征集、编纂长编、拟定凡例、纂修稿本等几项步骤。档案文献是国史纂修的重要史料来源;纂办长编为稿本编纂提供了便利;凡例为国史纂修之纲;稿本初纂后再次复辑。全面广泛的档案史料基础,保障了国史纂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影视和书籍上的清宫戏、帝王戏说等等炒作让清朝历史的面目渐渐“失真”。已经启动的清史编纂工作,将还清朝历史以真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