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印技术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近代大量书籍以及画报等出版物的印刷具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中国近代石印术及石印书报的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左建 《兰台世界》2013,(13):144
<正>石印是德国A·逊纳菲尔德于1798年发明的平版印刷法,其主要方法是用药墨将文字写在药纸上,再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板上,然后滚刷油墨便可把字印在纸上。19世纪初,石印技术就已经在欧洲普及。中国采用石印印法最早的是法人翁相公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上海徐家汇设立的土山湾印书馆[1]39。该馆主要印刷宗教图书,其印书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 ,新书出版业与图书馆建设形成了较为良性的互动关系 ,古籍出版表现尤为显著。本文着重从图书经费、图书采访两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古籍出版业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例 ,论述了民国时期图书著录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出版数量可观,质量上乘,内容拓展,积极采用新的印刷技术,成绩斐然,为保存文化典籍,促进国学研究,普及国学知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许静波 《新闻大学》2012,(3):136-146
上海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的出版业中心,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样的大型出版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书局是构成上海书业生态坚实的基础。光绪十三年(1887年),浙商何瑞堂开设鸿宝斋书局于上海英租界,1956年方才停止营业,历时69年。该局可按经理人的更替,划分为三个时代:沈静安时代、乌仁甫时代和丁方定时代,而这三个时代恰又对应了上海近代石印书业的繁盛、衰落与终结。以石印书局为主体的书业公所是上海近代石印书业的同业组织。作为创建者之一,鸿宝斋一直在书业公所中拥有较高地位,并为维系公所的运作和发展贡献颇巨。  相似文献   

7.
李善强 《图书馆界》2014,(1):8-9,21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成书于清代,并两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初次为铜活字本,再次为石印本.虽然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是以铜活字本为底本影印的,但是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些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清廷石印《古今图书集成》旧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冶 《出版史料》2003,(1):61-63
朱批光绪十六年十月十四日军机处奏片奕勖等跪奏:为遵旨石印书籍酌拟办法,恭折仰祈圣鉴事。本年六月间臣等面奉谕旨:著照殿版式样石印《图书集成》。臣等查,石印书籍,以上海商人办理最为熟悉,当即电知上海道聂缉椝,就近饬商估计,详细声复,以凭办理。叠据电复,价值之增减,以印书之多寡、纸张之大小为断。  相似文献   

9.
从规则适用标准、著录用文字、古籍底本版本、著录方法、字段的具体使用等方面探讨了影印古籍丛书的著录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曾丹  欧阳明 《编辑之友》2021,(10):105-112
石印、书册式、丛报,与我国近代报刊出版主流理念不甚相融.维新时期,同人群体举办的以《时务报》为代表的石印书册式丛报形成一种独特的媒介景观,嵌入晚清报刊出版的褶层.出版界同人接纳了以分科为标志的近代知识,继而在复合性思维指引下,创立了以"分科之学"为旨趣的丛报,将西式报刊知识移植入本土的知识架构中,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的技术,石印术在一定程度上锻造了中国报刊知识的新形态,丰富了近代新闻出版文化.晚清同人群体多为传统知识的捍卫者,然而恰恰从他们身上开始,展开了传统的裂口.复合性思维可以表征晚清社会精英在面对报刊新媒介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报刊功能的结构性认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影印古籍建库的实践,对影印古籍析出文献及CNMARC格式著录、析出文献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析出文献用《中图法》及"四库法"共同进行分类标引;对析出文献进行主题标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民国文献影印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以及文献类型几个方面,概述2000年以来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其出版特点,并指出民国文献影印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出版机构分布过于集中、出版选题相似或雷同,出版形式规模过大,出版文献类型不平衡,以及索引编制重视程度不够,电子版本开发缺失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的建议:加强地方出版机构对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研发影印版民国文献目录检索系统,避免重复出版;建立民国文献资源调配与出版共享机制;采用整套和分卷出版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难题;鼓励电子版本的制作和共享,加速出版物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清宫旧藏高丽纸的来源以域外朝贡、商贸和再造仿制为主,近代以来这批高丽纸陆续散出,坊间可得,同时民间也有通过再次加工的手段获得高丽纸的情况。因高丽旧纸质地优良,兼具古意,以周叔弢、傅增湘及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一批藏书家及出版机构,纷纷以此纸作为印刷珍贵古籍、书画、碑帖用纸,成为民国时期古籍印刷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通过文献梳理,可以考证出民国时期以高丽旧纸印刷的线装书实物,展现高丽纸作为古籍印刷用纸的特点,同时探求民国时期藏书家及出版机构在传播珍贵古籍时所作的贡献和“好古求旧”的心境。  相似文献   

17.
石印本<复古编>的刊印者认为此书据北宋写本刊印,写本序跋的作者认定该书为北宋张有所著,<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也著录为北宋张有撰.文章从石印本<复古编>的序跋和内容入手,考辨此书并非张有所撰,而是一本今人未知的元末清初年间的佚名文字学正字专书.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档案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档案管理实践以及档案法规中所体现出的集中统一、民主科学与发展变革的管理思想,适应了近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力地指导了民国档案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档案事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而且对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图书馆在常规业务外,还兼办出版业务。主要从出版种类、规范出版及发行两个方面对民国图书馆出版业务作简要概述。在出版种类方面,主要有书目出版、图书出版、期刊出版三种;在规范出版与发行方面,规范出版主要侧重于各项出版要求,发行方式主要有交换与代销、零售与邮购等。总之,民国时期图书馆的出版事业,不仅促进了图书馆业的发展,而且对出版业的进步与规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籍中,古籍翻印是民国出版业一个重要的出版现象.这一时期的出版家利用新式印刷技术或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影印、排印、刻印了大量古籍,代表者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古今图书集成》、《嘉业堂丛书》等,皆为卷帙浩繁的皇皇巨制,使珍贵古籍化身千万,保存文献,嘉惠学术,为功甚巨.民国古籍出版的成就,书写了民国出版史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