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主流期刊,自1923年创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百年办刊历程经“三停三复”。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第二次复刊的产物。延安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把宣传抗日政策、动员青年投身抗日救亡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在指导青年运动、鼓舞青年斗志、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始终围绕青年关切话题展开讨论,将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真正“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杂志于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该刊在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国青年》命运坎坷,它三度被迫停刊,又三度复刊。黄浦江畔《中国青年》呱呱坠地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于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全部活动,同样也包括党的新闻工作在内。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次年1月,《红色中华》即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红色中华》改为《新中华报》,同时创办新华通讯社。当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在延安创办。其后,党中央又在延安创办以党建工作为中心的《共  相似文献   

4.
正如许多老一辈同志对大革命时期和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感到十分亲切一样,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干部、知识分子一提到《中国青年》,都异口同声地说,自己在青年时代曾深受这个刊物的良好思想影响。建国后的《中国青年》其所以成为青年的知心朋友,为青年所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继承发扬刊物的光荣战斗传统;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给它规定的编辑方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内外的一些出版物对《中国青年》杂志1978年复刊的情形多有披露,或道听途说,或捕风捉影,令人难窥全貌。为真实反映《中国青年》当年复刊的真实情况,该刊第9期刊发了《20年前的一次交锋》,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详细披露。《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6.
《故事会》复刊以来已出满一百期,总发行量近二亿册;每期的发行数,从复刊初期的十五万册左右,上升到近五百万册,一九八四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冠全国刊物之首,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回顾总结一百期的编辑工作,对于进一步探索办好《故事会》的路子是十分有益的。一、摆脱“左”的思想的影响,寻找刊物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确立起办刊的总体构思。《故事会》在“十年内乱”期间曾一度停刊。后以《革命故事会》的刊名复刊。由于当时  相似文献   

7.
前言《中国青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刊物。今年10月20日是这个刊物的创刊六十周年纪念。《中国青年》是在1923年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发刊的。它最早的主编是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青年运动早期的领导者恽代英同志。革命先烈肖楚女常参加这个刊物的编辑工作。张太雷、邓中夏等同志也常为它撰稿。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发表在《中国青年》上的。任弼时同志从1927年起担任团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9.
评《出版科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些年来,在从事《编辑之友》编辑工作中,我曾陆陆续续地接触到各地编辑出版的出版类专业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这些刊物给我留下的一个总体上的粗略印象。在这样一种总体印象的背景下,我见到了复刊后的《出版科学》期刊。 可以说,我同样是以专门刊物编辑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它的。然而我欣喜地发现,复刊后的《出版科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日报     
《采.写.编》2008,(1):F0004-F0004
延安日报是中共延安市委机关报,也是全市唯一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延安日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些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王治浩  黄仁权 《编辑学报》1993,5(3):170-173
《化学通报》原名《化学》,1934年创刊,1952年改为现名。文化大革命中停刊后于1973年复刊,是我国最早复刊的科技刊物之一。创刊时,提出“传播化学知识、推广化学应用、提倡化学研究”为宗旨。复刊后,提出主要任务是:反映国内外化学进展和动向,介绍新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报道科研成果和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化学工作者业务水平,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以“新基通普”为刊物特色。 多年来,我们着眼于通报类学术刊物的特点,致力于刊物的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随着教育类和二、三级学科的专业性化学期刊不断创刊,稿源分流、竞争激烈、报道范围相互覆  相似文献   

12.
续写青春历程──访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石国雄许明近年来,我对中国期刊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中国青年》是我重点关注的期刊之一。因为在中国的青年期刊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杜会影响最大的刊物,当推《中国青年》。这本刊物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又...  相似文献   

13.
周树立 《编辑之友》2011,(7):115-119
大革命时期,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以恽代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将刊物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那么,《中国青年》为何能够形成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一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客观上需要编辑们通力合作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这给《中国青年》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综述涵盖国内学术界对《中国青年》的研究概况与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刊物整体办刊情况、不同时期刊物研究的重点、历史人物与刊物关系、青年运动、青年政治动员等研究热点。学术界对《中国青年》的研究硕果累累,同时还具有深入挖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众多的青年刊物中,《辽宁青年》是年轻人的良友知音。这份刊物,连续四年居同类刊物发行量的首位,发行量曾超过200万份。在各类“读者推荐最喜欢的刊物”活动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杂志。《辽宁青年》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宗旨,它的编辑人员以火热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赢得了广大青年的信赖。  相似文献   

16.
曲志敏 《青年记者》2007,(13):20-21
我收藏了大量国内出版的报纸刊物。其中,对大众日报社编辑出版的《青年记者》,真可谓情有独钟,本人保存着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今比较完整的一套。在庆贺《青年记者》65华诞的日子里,睹物思人,又勾起对提携我成长的老大众报人的追思和怀念,好多故人、往事浮现脑际。这里,就说珍存的1947年2月的复刊号第1期、同年6月的第3期之来历吧!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12月1日《,通讯》创刊号出版,这是延安时期出版的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它的读者对象是陕甘宁边区的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在延安创办过一份油印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当时,新华社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一起驻在杨家岭,同属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18.
思想文化界的人士常说,一个刊物的面目,往往是编辑者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我也觉得,《中国青年》成为青年爱不释手的刊物,有良好的风貌,确与邢方群同志的思想品格大有关系。1963年3月初出版的《中国青年》是《雷锋专辑》,这个专辑首刊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它向一声春雷震撼了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是五四时代造就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放射出灿烂光辉的巨星。他在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文学社团活动,报刊编辑(包括儿童刊物)、美术、考古、翻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有突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在其《追思》中说:“中国要是有所谓‘百科全书’派的话,那么,西谛(郑振铎)就是最卓越的一个。”本文拟就郑振铎在儿童刊物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做一简略的论述。这一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主持编辑的《儿童世界》的编辑特色上。 《儿童世界》,1922年1月创刊,32开本,周刊。每季1卷13期。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二八”沪战期间,曾休刊数月。复刊后改为半月刊。1937年,“八一三”沪战休刊。同年十月,在香港复刊,香港沦陷后停刊。第一任主编郑振铎。1923年5卷2期开始由徐庆昶等主编。该刊曾风行海内,并远销新加坡和日本。 笔者通过对《儿童世界》之前的儿童刊物及《儿童世界》本身的考察,得出如下断言:正如说叶圣陶是中国现代创作童话的开山鼻祖一样,郑振铎是中国现代儿童刊物的始创者。也正如说《稻草人》是中国童话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样,《儿童世界》是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郑振铎先生将其热爱儿童的心性,以及他所持的贴近儿童、努力适应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使刊物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0.
适逢新中国 51周年华诞,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金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金融》杂志迎来了她的第 50个生日。 50年来,《中国金融》从孕育到诞生,从成长到壮大,经历了停刊与复刊的几起几落,尝试了月刊、半月刊和周报的多次变换,虽历尽艰辛与坎坷,却依然在金融类刊物中独领风骚,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 1998年 2月,《中国金融》还被新闻出版署列入首批“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金融》创刊的 50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社会先进文化最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