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语言,有的心理学家又称之为“肉体言语”(body language),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是人们广泛运用的无声信号。近年来,对人的姿势、体态、表情、动作等非文字信号的研究,已发展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语言学或称举止神态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已经以极大的诱惑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肢体语言,或叫身体语言,早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进行研究,并由此发展成为一门颇有诱惑力的新科学——人体语言学,也有人称它为举止神态学。人体语言学致力于解释和研究非文字通讯的行为现象(动作、姿势、体态、表情)及其规律。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话语交际方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分为书面语言(thewrittenlanguage),口头语言(thespokenlanguage)和体态语言(thebodylanguage)。所谓体态语言是一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在当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重方式并列进行的。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的比比划划,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动作,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师生彼此之间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面部的每一种表情和身体的某种态势都可以传情达意。这种教师在授课时伴随的各种姿势和丰富多变的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的运用在整个英语教与…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体态语言的交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和表情等身体动作,构成直观教学情境,向学生传递思想感情,表达意见和要求的非语言、非文字行为。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行为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一、眼神有经验的教师能恰如其份地、巧妙地将眼神与有声语言相协调,来表达千变万化的感情,甚至去组织教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它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当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种方式并列进行的。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的比比划划、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笔者欲从以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姿势。身体动作,人人会做;面部表情,人人都有。但人人会做的动作及人人都有的表情与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其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摹仿。因...  相似文献   

7.
请您运用人体语言○徐家昌人体语言(也称姿态语)的探讨,致力解释和研究非文字通讯的行为现象(动作、姿势、体态、表情)及其规律。它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同时被运用到各种交际领域,也应用到教学实践。有人作过实验,发现在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  相似文献   

8.
从实践看,凡成功的课堂教学,都与教师正确运用体态语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体态语言的特点所谓体态语言,就是借助人们的身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来表情达意的无声的信息系统。体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直观形象性。体态语言是以人体本身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作为物质外壳的,并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发生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可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言是指人体各部位的动作语言。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情绪、举止、表情、运眼、运手等,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教师如果能掌握并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师生问信息的传输,情感的及时交流,也对课堂活动及其主体进行必要、及时地调节,达到师生之间的全面互动,同时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各种体态语言的使用,使之与有声语言最佳组合,协调一致。教学中的体态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教态的定义与范畴教态从字面上看,可指教师态度或体态的总称,也称作身体语言或体态语言,也可指非语言信号。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服饰等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1.
卢友燕 《中国教师》2014,(20):55-56
<正>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对口头语言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从感官上而言,体态语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在动作上的体现,不仅丰富了信息传达的途径,也强化了学生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信息的接收过程来看,体态语言从以声音输入转化为以动作表情的感知输入,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体育作为一门以身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是除语言文字以外的以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来表示一定语义并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伴随性的无声语言,又称为态势语言或人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发挥教育机智,认真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无声语言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也叫人体语言),就是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就能判断出他在想什么、准备说什么或做什么.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体语言所承担的信息约占总信息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之多.马卡连柯也说过:“高等院校应该用其他方法培养出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  相似文献   

14.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一、目光分配要合理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目光,可以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教师目光的分配要合理,一般的做法: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开兼顾其他。要时刻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15.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谢春玫 《考试周刊》2009,(9):175-176
人体语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人的动作、姿势体态、表情等,都可视为传递给他人的信息。体育是研究人体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与人体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人们对于人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还没引起足够的注意。本文对人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教师的仪态、仪表、教…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即体态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恰当优美的手势,亲和自然的面部表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如果运用得法,甚至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  相似文献   

19.
所谓体态语言交流是一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的语言活动中,体态语言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往往产生比语言更加准确、自然的效果。教师在授课当中伴随有声语言的比比划划、眼神、笑容等,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师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是连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纽带和桥梁.在师生双边信息交流这一过程中,既有语言(口述)交流也有非语言(身体语言)交流.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很多教师只重视语言交流而忽视非语言交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非语言(身体语言)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各种形式的身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体的姿势、动作、运动、体态、表情、眼神、手势、仪表、距离等在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