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对人自身或他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一种对世界独特的理解方式、根本的生命态度和人文精神。而中国佛教以特有的慈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佛教的业报轮回与缘起论构成了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维护社会和谐、平等自利利他、身心和谐一致,是佛教人文关怀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佛教所具有的崇尚和平、广行慈悲、勘破是非、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等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佛教提出了"利益有群"的理念,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汉唐时期的佛教通过济贫赈灾、医疗救助、护生环保等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怀不仅是物质的救济与保障,同时也需要有心理与精神的抚慰。佛教慈善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提供物质的救助,也能够提供其立足于慈悲精神的心理关怀。大乘佛教"六度"以"布施"为首,而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其中财布施主要指物质救助,法布施则指向精神关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少佛教团体深入灾区,提供了宝贵的物质救济和精神抚慰。佛教团体在汶川地震灾难中的举动,既践行了佛教慈悲和布施的理念,也拉近了佛教与社会的距离,很好地实现了佛教的社会关怀功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佛教社会关怀功能的实现还存在着诸如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缺乏民众认同与充分理解以及存在相关制度层面的阻碍,这些问题如能得到妥善解决,必能使佛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慈悲利他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印度古代佛教中的这一思想准确的反映了佛教信徒对社会及他人的看法。“利他”的思想是在大乘佛教中提出来的。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上。慈悲利他思想对于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励人们扶危济困、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方生态学(ecology)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在20世纪以后逐步转入深层生态学物我平等的思想当中,这恰好深深契合了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慈悲平等的思想。论文主要重点讨论佛教生态观的合理性的问题,包括六道轮回观,慈悲平等观,因果论,缘起论以及佛教生态观的具体实践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本质而言,观音文化,就是慈悲文化,就是“爱”的传播.观音信仰是佛教精神的集中体现,观音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慈悲,给予众生利乐为慈,拔出众生苦根为悲.观音无我之智的慈悲文化是拯救人类三大危机的良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观音慈悲文化是救世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印度佛教伦理同儒家伦理相结合的一种宗教伦理,主要地倡导了平等观、克己观、慈悲利他观等观念,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旨在革新传统佛教的近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兴起,是由于传统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背离时代机缘、违背佛法根本精神的种种弊病。传统佛教在理论上片面强调出世精神、夸大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差别,佛教日益走上消极厌世的道路。在神、佛关系上,传统佛教日益死鬼化、天神化,成为鬼神化佛教,这种鬼神化的佛教与注重今世人生的近代人本主义思潮相对立。近代佛教僧尼素质普遍低劣,普遍无正信、无正见、无正行.严重违背大乘佛教的入世利众、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在唯科学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庙产兴学运动更是对传统佛教的重大打击。传统中国佛教从整体上无法适应崇尚科学理性和现实人生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继承传统佛教慈善的基础上,认为佛教慈善是近代佛教复兴的重要标志,佛教慈悲精神对国家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在他一生多变的思想历程中,始终把佛教慈善作为其佛教革新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广泛参加了诸多佛教慈善的实践活动,并对孤儿教育、慈善医院等佛教慈善有所建言。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理论为近代以来的佛教慈善事业作了新的理论补充,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手段促进和扩大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其契理契机的慈善理念同样也蕴含了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思想,佛教慈善与佛教教育的紧密结合也构成了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龟兹是印度佛教东传重要的中转基地之一。龟兹佛教不仅承载了印度部派佛教的义理,还发展了印度佛教理论。龟兹佛教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年来,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以"大乘佛教"为统治地位的中国佛教中,龟兹佛教因属于"小乘佛教"体系而长期被轻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表现为,在中国历来的佛教史中,龟兹佛教史的记述极其简略,轻描淡写或材料堆砌,内容雷同;用大乘佛教理念解读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内涵,背离原来思想,导致长期以来龟兹佛教的真髓不能被真正揭示出来。改变这种状况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理论求新。首先要为龟兹佛教作历史定位和理论定位。找准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贯彻"科学发展"和"继承与发展"的方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展望未来,龟兹佛教史研究定会迈向更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儒士群体中,朱熹无疑是最具有佛教知识的一位。朱熹对佛教常识的认知,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佛教基本概念和命题、佛教内容和特征、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关系等等。朱熹对佛教常识的认知也存在误读之处,值得当今学佛、研佛认真体会,以建立健康且科学的佛教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13.
涅是佛教学说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修行的最高目的.大乘佛教兴起后,涅的含义较之原始部派佛教有了重要转变.<维摩诘经>是重要的初期大乘佛典之一,该经的涅观念初步体现了大乘佛教发展初期涅观的基本内涵.考察该经"世出世间不二"涅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成因,将有助于从理论和历史背景的层面更好地理解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韩柳与佛学     
这里试图探究韩柳与佛学的关系。韩愈立足于儒家,引释入儒,启后世道统儒学的先声;而柳宗元对佛学则是另外一种态度:他糅合儒释,游刃于中。韩愈等人的融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佛学对中国士大夫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觏佛教观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李觏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而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特征是极富启示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佛教史上,天台智是第一个把忏法理论化、系统化的人。他的思路历程是:先依中土儒家文化的强势背景,把忏悔概念的处延和内涵加以扩充;再在天台宗理论特色的层面上,依《梵网经》把《大智度论》中的十戒和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判教、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理论相融通;最后在佛教一般的层面上,把三种忏悔与戒、定、慧相匹配,显示所有的忏法都是佛法。这样,使忏法既保留佛教的共性,又具有天台宗特色的个性,又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事相或理论上看,居士始终是佛教的基本力量。藏传佛教居士从护持佛法、财力供养、译介经典、修行述、授徒讲学、建寺立宗各方面贡献巨大。又因为全民信教以及密宗无上等背景,藏传佛教居士有重视师承、重视密宗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就中国的民间佛教而言,它是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既承接了印度佛教的基本元素,又吸纳了中国民问特有的成分;是以印度佛教为基础,中外多重文明不断交往和丰富的成果体现.探析民间佛教对于研究居士佛教、精英佛教、佛教历史、正统佛教、非主流宗教等相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佛教信仰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正信,一是民间佛教。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性信众接受正信相对困难,是故唯有民间佛教与其更为接近。江西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民间佛教也非常发达,拥有着众多的女性信众。社会风气为女性信仰佛教造成了限制,但也提供了契机。佛教民俗活动中,女性则占有重要的地位。总之,民间佛教和女性信仰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