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奔流文艺丛刊》是一个综合性的严肃的纯文艺刊物,也是由党领导的进步抗日文学刊物。它诞生在形势严峻复杂的“孤岛”的最后一年。《丛刊》的文学创作坚持五四文学传统,是启蒙精神的发扬,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存在价值。抗战文艺理论得到深入和发展,对抗战与文艺关系的讨论呈现繁荣景象,但讨论一般不脱离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宗旨,文艺受政治影响较大。《丛刊》作为上海孤岛文化、历史和中国抗战文艺与历史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季鸿志《读柳子厚〈捕蛇者说〉书后》,原刊上海大东书局《学生文艺丛刊汇编》1926年第3卷上集,署名学校“江苏第二代师附小毕业”。作者另有《试筹今后之救国策》,刊上海大东书局《学生文艺丛刊》1925年第2卷第7集。生平事迹不详,《江苏邳州宿羊山季氏家谱》有季鸿志之名,或即此人。“江苏第二代师”全称“江苏省立第二代用师范学校”,前身为江苏省如皋县立师范学校,今为如皋中学。  相似文献   

3.
《文艺阵地》为抗战讽刺文学提供了最初的和最有影响的发表园地,讽刺文学亦成为这个刊物的主打品牌、拳头产品。以《文艺阵地》为主场的“暴露与讽刺是否有利于抗战”的论争,为抗战文学的发展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讽刺文学在《文艺阵地》上的蓬勃发展,是一种文学与杂志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1985年《上海文学》的文学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文学》是中国大陆新时期的重要文艺刊物之一,其特点正在于文艺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双向发展。1985年被评论者称为“方法年”,强调“理论方法热”的现象。此时《上海文学》正经历杂志本身的“改革”时期,文学杂志的经营模式以及编辑方向都有明显的转变。1985年《上海文学》发表的文学评论,不仅展现特定历史处境之下欧美文艺理论移植中国的复杂过程、理论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还揭示评论者和编辑如何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重新定义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位置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文学上海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F0002-F0002
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文革中出版的部分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门类。其中,小说的影响为最大,又以长篇小说为最,居其时全国的领先水平。文革时期的上海,是政治的上海,疯狂的上海,也是文学的上海。上海在丈革政治中的地位的研究,早引起关注并产生众多研究成果。对文学上海的关注和研究,显然还有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6.
小作家试笔     
《小读者》2006,(7)
著名文学评论家郑伯农点评获奖征文出身于台湾对岸的福建省长乐市的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郑伯农,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文革前从事音乐教学和评论工作。文革后先后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文艺报》总编辑。现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在文艺论争中》、《艺海听潮》、《青史凭谁论是非》等文艺论著,还曾出版过《赠友人》等诗集。这次应邀评点了两岸三位小作者的征文,谨在这里致以谢忱!——编者今年春节前后,新浪网举办了“我和大熊猫”两岸中小学生征…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前后共出第一至第六十号的四开报章《文艺新闻》,其后期成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外围刊物之一。1932年3月28日出版的《文艺新闻》第三版“文艺战线”有两条消息,第二条题为《文学——大众化》。细读这条消息全文,题目中的“文学”其实是一份杂志的名称。这条消息的全文是:“最近闻有新进作家多人,组织一文学杂志社,将出版半月刊一种,定名为《文学》。性质转载理论文字,提出文艺运动上的种种新问题,尤其注重‘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第一期现已付印,一星期内即可出版。”  相似文献   

8.
郝铭鉴,笔名雷刚、贺征、斯言、楚山狐等。江苏建湖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市文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责编图书《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美学论集》、《巴金论创作》等。主编或参与主编《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中国新文学大系》、《艾青论创作》和《革命烈士遗文大典》等。  相似文献   

9.
《北国江南》是六十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的产物 ,随后成了政治祭坛上的牺牲品。在《北国江南》中 ,阳翰笙一方面试图保持主流文化的纯正性 ,另一方面他又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对《北国江南》的批判是促成文艺朝着“文革”时期那种依附于阴谋政治的“符码文学”转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是中国新时期文艺发展史上最热闹的岁月: ——1985年,“寻根文艺”的理论宣言《文学的根》在《作家》4月号发表,当年接连推出寻根小说《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一时间寻根文艺成为热门话题,其影响余波直到  相似文献   

11.
易廼屏《读柳子厚〈种树郭橐驼传〉》,原刊上海大东书局《学生文艺丛刊》1924年第1卷第3集,署名学校“南通代用师范”。作者另有小说《罪人》,刊于同刊同期。生平事迹不详。“南通代用师范”全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前身为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今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2.
文学大师巴金曾为上海文艺热线题词“讲真语”,音乐大师贺绿汀最近兴致勃勃为热线题赠“干实事”,成为文学、音乐界结缘,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的座佑铭。记者日前看望贺老,获悉贺老年事虽高,仍关心文艺建设,操心做了几件大事:一是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要还了“文革”中被占用的房子;二是为上海音乐学院追还大操场;三是关心培养音乐人才,支持开办少儿弦乐班,审查学生赴台演出;四是促使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观念中,“作家”与“广告”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我国现代作家中,不少著名的作家都曾撰写过“书刊广告”,给后世留下了一批文质兼美的广告文学精品。30年代,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在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主持编写《未名丛刊》、《莽原》、《乌合丛书》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戏剧艺术》1979年第1期发表了陈恭敏同志题为《工具论还是反映论》一文,指责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是不受生活制约的违反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论断。《上海文学》在《为文艺正名》一文中也说:“工具说”要求文艺创作首先从思想政治路线出发,势必导致“主题先行”,这样就撇开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把文艺与阶级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学批评,到了30年代,才具备了独立的品格;走过了评介、作品论、作家论阶段,才形成了流派。李健吾的“咀华”独树一帜! 1936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推出一本《咀华集》,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三集之一种,208页,八万余字。越六年,该社又推出《咀华二集》,为《文学丛刊》第七集之一种,161页,五万余字。在征集之前,多数均在报刊上发表过。两书作者均为刘西渭。刘西渭即李健吾。  相似文献   

16.
刘德银 《现代语文》2009,(6):99-101
文革结束以后,文学界面临着拨乱反正的历史转型,“伤痕文学”成为文革后文学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宗璞的《三生石》,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及竹林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是伤痕文学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伤痕文学”在艺术上显得比较单调,但它留下的历史记忆是沉重的,也是抹不掉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庆抗战文学作为中围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量优秀的文艺报刊为依托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抗战期间重庆有报纸70家左右,其中抗战前就在本地坚持出报的报社只有3家。重庆《新蜀报》于1921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言论进步、编排新颖、印刷精美而蜚声文坛;其文艺副刊《蜀道》跨度时问长、影响大、特征明显,成为推动重庆抗战文学进程的主力军。《蜀道》诞生于重庆本土,离不开重庆本土文化的影响:但对抗战文艺理论问题的积极探讨,抗战文艺专刊专页的蓬勃兴办,抗战文化名人的踊跃投稿以及《蜀道》和文协保持的密切关系,使得《蜀道》成为全罔性的文艺副刊而显现出“全国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就开始对“文革文学”进行评论和研究,其中对反映“文革”生活的“伤痕文学”代表作《班主任》的尖锐批评,发人之未发,其真知灼见表现了作者的评论勇气。对海外“文革文学”的评论,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填补了海峡两岸“文革文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F0002-F0002,F0003
文革诗歌延续了十七年文学中诗歌作为时代感应神经的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成为文革文学中社会功用十分重要的文学部类。文革诗歌的存在方式,一般多为公开发表和潜在传播两大部分。如果把公开发表理解为在公开的出版物上发表,就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形态,即虽然不是由官方主办的报刊与出版社发表和出版,其传播却是认可或默认的公开形式。文革前期大量印行的群众团体(非常宽泛而复杂,军队等官方机构也可以包括在内)报纸刊物及单行本,便属此类。比如红卫兵小报,由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和《红卫兵文艺》编辑出版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等,成了公开报刊、出版社停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