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4,(19):29-30
业内有句名言,已经广为流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讲它,应该是一种追求;局长讲它,可能是一种要求。论说,这是一条“可逆性”定理,如果表述为“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也未尝不可,而且在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好像更加普遍。当然,无论怎样表述,反正“好校长”和“好学校”之间,已经建立了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之所以会那么“必然”,是思想导引使然。其实,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2.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仔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不识其貌。因而,我们首先要厘清“好的数学”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施昌曙 《考试周刊》2013,(81):38-39
“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教法”.教师的最终追求应该是“既好教,又教好”。“既好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操作;“又教好”指的是教学的效果最好。本文从如何为教学找到一个好的“药引”,即切入角度入手,试图解决上述“既好教,又教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终于” ,这个副词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有人认为 ,“终于”一般只表示好的结局的出现 ,因为“等待”就是“期待” ,人们所期待的 ,只能是一种好的情况 ,好的结局 ,而不可能是一种坏的情况 ,坏的结局。我们认为 ,“终于”并非只有隐含“期待”意义这一种用法 ,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变化的负面结局或逻辑事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知之者”是从道理上使受教育者认识、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好之者”,是让受教育者在习惯上成为一种爱好,习惯于这么做;“乐之者”,则  相似文献   

6.
曾经多次听到别人对幼儿教师这样评价:做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写的好。这样的评价,即可以说是一种褒奖:“实干家”,也是一种鞭策:“说、写表达能力的缺乏”“专业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愉快教育是一种好学、乐学精神的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乐之”优于“好之”。“知之”是因为“乐之”,是发自内心的要求,是主体愉快情绪的反映,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可使儿童在动手、动脑、操作、运行、讨论时,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冒号三误     
左民 《语文学习》2010,(5):74-74
冒号是一种常用标点符号,但在一些出版物中,常见误用的情况。 一误,乱停顿。例如:(1)毛泽东主席提倡的“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则把“身体好”作为“三好”之首。(《文史博览》2008年7月号)  相似文献   

9.
“好A子”是一种状中式形容词性短语。“好”为程度副词;A为单音节形容词;“子”为颤音语气词。“好A子”在句中常处于谓、补、定三种语法位置,主要构成感叹句,也可构成疑问句。  相似文献   

10.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心目中,“好老师”是什么样儿呢?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收集了近10万名中学生写的“心里话”,归纳总结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好老师”形象,这样一位“好老师”应该具备如下12种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时下,有人把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当“导演”,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尽管“导演”也有引导的含义,但其目的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剧情,引导演员放弃“自我”而去适应角色,演员表演得越好往往越没有了自我。教师教育的目的则恰恰相反,是根据现实生活,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自由发展自我,而不是让学生放弃自我去“演”设计好的角色。教师的“导”是一种点拨,一种启迪,甚至是一种暗示,一个眼神。   现实生活不是演戏,教师要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导航,必须要做个好观众而不是好导演。一个好的观众,…  相似文献   

14.
刘定一 《上海教育》2002,(15):38-39
在我看来,问“怎样上好一堂课?”很像问“怎样写好一篇小说?”这对作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你不是作家,知道了答案还是写不好小说。换一种说法,问“怎样上好一堂课?”等于是问“怎样当个好教师?”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用不到半节课,学生已经掂出这位教师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把作文批改好。到底怎样批改才算好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传统的意见,认为要“精批细改”。另一种则主张“教师批,学生改”。两种方法哪一种好呢?这首先要弄清批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好校长,每个人都有一种热切的、理想化的期待。我也不例外。我期待着每一位校长都能成为这样的好校长——“心”有余“,力”也足。关键词一:“心”有余。充满爱心。有爱心是一位好校长的伦理底线。好校长必定有着广博而深切的人文情怀,他们始终心系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日常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举止、每一种表情、每一处细节,无不释放出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秉持“公心”。有“公心”的校长不一定是好校长,但没有“公心”的校长一定不是好校长。好校长必须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或单凭个人好恶草率决策,对所有师生…  相似文献   

18.
找一种感觉     
学生并非学习机器,学习并非一种简单程式的反复,而是一种含着感情、需要感觉的活动,换句话说,我们应学会体会学习中的“浪漫”。一、知之、好之、乐之。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把学习当作一个自发的过程看,它以“知之”为基础,以“好之”为前提,达到‘乐之”的效果。而这三者又是互动的,尤其是“乐之”,作为求学的心态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心态。当在历史学习中通过自己对大量史实的分析得出历史发展方向时,或者在数学学习中自己解出一道多人都解不了的C组题时,“乐”油然而生,这种“乐”…  相似文献   

19.
“好V”分为4种:表“V起来使人满意”的“好V”,如“好看”;表“V起来容易”的“好V”,如“好办”;表“(施事)喜欢做某种动作行为”的“好V”,如“好学”;表“某种情况经常发生”的“好V”,如“好晕车”。前两种“好V”的“好”念上声,后两种“好V”的“好”念去声。念上声的“好V”有否定形式“不好V”和反义形式“难V”。在否定强度等级上“难V”是强项,“不好V”是弱项,前者在语义上衍推后者,反之不然。由于受“礼貌原则”的支配,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经常用“不好V”来表达“难V”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理想之路是让意念世界的“好教育”成为现实世界的“好教育”。现实世界的“好教育”首先是真的教育,其次是有效的和完美的教育,是基于教育现实的评价结果。意念世界的“好教育”首先是主观的和超越的教育,其次是美好的和进步的教育,是基于教育意念的理想结论。“爱智统一”是解决教育生活中情感问题和智慧问题的精神法则。意念世界中遵循了“爱智统一”精神法则的“好教育”,为现实世界的“好教育”的形成和评判,提供了一种意念样本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