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种美的享受。那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那极具形象化的精妙说理,那整散结合、舒卷自如的绝妙辞章,真如万斛泉水,喷薄而出,汩汩滔滔,一泻千里。读之,如食美味,饮醇醪,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中,“羽化而登仙”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正当主客月夜泛舟,把酒颂诗,倍感欢乐之际,客人的洞箫却突然发出了与这欢乐气氛极不和谐的悲凉之音。这悲音究竟从何而来?由“倚歌而和之”一句可知,这充当伴奏角色的客人的悲音是应和主人的歌声而发出的,因而弄懂主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的含意,当是理清该文…  相似文献   

2.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美学概念。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段话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做出了最简单而又明了的解说。所谓"有我之境",外界一切事物都以我的个人主观感受为基本色调。我喜,则物喜;我悲,则物悲。所谓"无我之境",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如同身在物外,对周遭的一切只以客观描述,而不加主观感受。王国维,美学大师,一语道出诗词真谛。然而,作为小学生,我们完全能够从中悟出作文的真  相似文献   

3.
在如怨如泣的弦歌声中传达出欲觅知音而知音难求的哀怨,诗人借假托之境表达"抚中徘徊,四顾无侣"的游子之悲。《西北有高楼》正表达了这种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感——对知音的渴盼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有一出大剧,上演了一千多年,这就是科举。科举之剧,喜耶?悲耶?就常理而言,中举者喜而落第者悲;金榜题名者稀而名落孙山者众,若以应举士人的绝对数量为评判标准,科举应该属于"悲剧"。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在教学中如何脱离那种"一解题二作者三释词四手法五思想"的程式化教学,如课程标准所言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去发现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魅力,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高中生的鉴赏水平还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学片断)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虚写见悲)这个悲,进一步从听觉的角度把"悲"字  相似文献   

6.
何逊的诗歌,其独特的悲感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其诗歌展现了三种具体的悲感意识:与友分别之悲;宦游困顿下的思乡之悲;孤独守志之悲。而诗歌悲感意蕴的构造主要体现在诗歌悲感意象的选择和悲感意境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何逊诗歌独特的悲感意蕴。  相似文献   

7.
英国古代民谣是英国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其内容涵盖民间传说、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和宗教迷信,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根据主题分析,英国古代民谣呈现出典型的悲剧情怀,具体可以分为"爱情之悲""战争之悲""时政之悲"和"英雄之悲"四大类。由分析可见,这种主题的突显特征与英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形态、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积淀的一种文化和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说:"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决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烦嚣尘世而不悲、不畏、不俗、不谄。"相信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读书,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更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阻碍,人的需要往往得不到实现,而这在文学中则具体表现为阻隔之悲。中国古典诗词文中的阻隔之悲大致可分为三类:欲罢不能的爱恋之苦;求之不得的知己之悲;“感世不遇”的人生之痛。而正是蕴积于作者心灵深处的这些遗憾、无奈与痛苦,使他们能在“悲”的土壤里培育出“美”的花朵,给后世留下不朽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是语文课本中"常驻"的经典范文。作者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与一般"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己而悲"的卑微情感如高山深谷,形成鲜明对比,鼓舞和感染着无数"仁人志士"。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可谓百花齐放,但在分析作者对滕子京的态度上大都趋向于赞扬和肯  相似文献   

11.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细品其味,全部诗篇都透着一股或淡或浓的悲伤,既有思人思乡之悲凄又有建功立业之悲慨,既有早衰速老之悲怆又有人情世态之悲凉。更为特别的是,它将"悲"与"美"高度和谐地统一,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审美"激动",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以悲为美"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李莎 《现代语文》2008,(5):41-43
<边城>是一部乡土抒情式的带有悲悯感的长篇小说.本文先对文本中所体现的"悲"与"美"进行探究,分别从"人与自然之纯美"、"女性之悲美"、"死亡之凄美"这三方面着手.然后,再透过"悲美"思索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分别从"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的终极指归"来说明生命美学观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苏轼作品的情感状态在表层上虽为旷达之貌,但其深层则包含着厚重的人生之悲。这种悲感具体地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创作主体哀伤于自我坎坷命运的一己之悲。二是喟叹于六亲不得相保的亲情之悲,三是感于国事民生的时政之悲。而苏轼作品在深层情怀上的这种悲感,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士大夫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轼本人具体的人身经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蒋丽霞 《文教资料》2008,(17):10-11
本文结合前人的观点,从<悲回风>文本出发,详细论述了其为伪作的证据:一是<悲回风>中出现了大量叠字甚至是叠字对,这在确为屈原所著的作品中比较少见;二是根据自叙性文学作品"自我称颂"的显著特点,<悲回风>出现了明显的谦逊之语.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象的选用和意境的打造,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几何。《古诗十九首》中的"飙尘"便是如此。抒情主人公通过练字、叠词、对比和反语的手法,寄寓"飙尘"以人生恍惚不定、急速逝去而又无可奈何之悲,同时又充满情怀地告慰览者抱定目标、努力餐饭,直而不野、悲而不伤,勉励古今读者砥砺奋进。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互文,是互文见义的意思,辞格的一种。它的基本特点,是在连贯性的话语中,把本应放在一起使用的两个词语,分开来用,上下各出现一个,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收到文字虽省了而意念却存在的效果。互文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在上下句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上半句省了“在船”,下半句省了“下马”。又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互文。上句省了“悲”,下句省了“喜”,“悲”、“喜”互省。而在今天,由于现代汉语的特点,不但出现在上下句中,还出现在上下段中。因为用了互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  相似文献   

18.
吴公子季札聘鲁观周乐,闻《邶》《鄘》《卫》而叹"美哉渊乎"。《邶》《鄘》《卫》三风情感格调之美在于"渊",此"渊"可析为:深隐——引人探求、深沉——令人激愤、深切——致人痛悲、深长——发人悠思。《邶》《鄘》《卫》三风诸诗作者对感佩之情、愤慨之情、痛悲之情、孝亲之情、眷恋之情、闲逸之情等种种情感体会得深挚细腻,表述得生动形象,是把对生活的深切体味诗化的表达,有情、有趣、有愁、有困、有悲、有欢、有苦、有乐,凡此种种,皆是生活的本真,皆是人性的至情。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兰亭集序》的主题,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①。也有研究者认为《兰亭集序》的着眼点不在"死生"而在"俯仰"②。本文分析"死生"和"俯仰"的关系,阐发另一条不容忽视的心理红线,即因"俯仰"之痛,"生死"之悲而迸发的对"立言"的关注。整篇序文情感脉络清晰明了,这从文章关键句中不难看出:"信可乐也","岂不痛哉!"和"悲夫!"因山明水丽,俊彦毕集,流觞雅事的修稧之乐后,序文突然转到对人生忧患的议论。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生之"痛"的缘由。从外境触发方面而言:其一,"人之相与,  相似文献   

20.
叶赛宁的一生充满了悲伤:乡村情结之悲,爱情未果之悲,信仰危机之悲,以及因信仰分歧而导致的友情之悲。这些具有悲剧性的经历直接导致了他的诗歌所特有的忧郁乃至悲观的基调,即"叶赛宁情调"。叶赛宁的人生与诗歌俨然是对费尔巴哈"痛苦是诗歌的源泉"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