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梵语诗歌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发达的艳情诗以及对爱情大胆浓艳和细腻缠绵的描写,表现了古代印度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和肯定;同时,人情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使梵语诗歌的自然景色、自然美和人情美兼而有之,情景交融中自然流露出诗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钟前宾 《中国教师》2009,(Z2):471-471
<正>在古典诗词中,"情"和"景"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不可分割,所以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指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包括虚实与情景的关系、虚实与空白的关系、虚实与烘托的关系、虚实与比喻的关系等。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4.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明·胡应麟《诗薮》),情是主体内心的感情,景是外在于人心的客体,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互动、交融,方能达到庄子所谓“乘物以游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怒涛拍岸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曲似柔肠的水,泠泠作响的水、脉脉无声的水……水在诗文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怒涛拍岸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曲似柔肠的水,泠泠作响的水、脉脉无声的水……水在诗文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多桥的大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涌现出了众多关于桥的诗篇。桥显现着浓浓的诗意,诗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桥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桥,人们的精神寄托也离不开桥;桥既在人们周围,也在人们心灵的深处。没有桥,人们渴望桥;有了桥,人们在此又生出了种种悲欢;面对残破的桥,又有一种凄凉涌上心头。诗为心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将人们的这种复杂的情感生动简洁地表达出来,谱写下了动人的桥情乐章。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包括虚实与情景的关系、虚实与空白的关系、虚实与烘托的关系、虚实与比喻的关系等。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先生说过:“情绪的性质一部分由人的素质决定,另一部分由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决定。”黄昏,光明与黑暗的临界,白昼与黑夜交接。“暗香浮动月黄昏”,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亮相,黄昏,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凝聚着万般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形意象。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这类古典诗词二十多首,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特有的审美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诗意?诗意就是依靠情感和想象来营造一种情调、一种浪漫的氛围,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我们所追求的课堂上的诗意是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一种入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古典诗词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在教学的功利心越来越重的今天,我们的诗心渐渐地遗落了,诗词在师生眼里,只是考试时需要记住的答案而已.怎样才能找回那份久违的诗意,实现课堂上的诗意栖居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古典诗词和音乐从起源到发展一直是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诗词艺术,传统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说,从先秦时代到近代,数千年间,古典诗词的巨流,一直是其实磅礴地奔腾着.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中国的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讲究寓情于景,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写的景物之中,于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便常常是情景交融.所以从很多写景的作品当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如画的场景,更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想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意象”有着暗示性、丰富性、特定性的特征,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在诗歌的鉴赏中我们必须理解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只有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的哲学意味,提高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也是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常常涉及的内容。了解古典诗歌中有关情与景的知识,对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颜色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华裳,是这个世界精致绝伦恰到好处的装点。在颜色的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一种颜色轻轻地在风中摇曳,我们却觉得无法把握和形容。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颜色的描写颇为耐人探寻,往往并不需要浓艳红妆,仅用简简单单的青与白,就足以造就绝色,倾国倾城。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歌之美不仅在其意境,而且在其表达。双关与典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两种修饰手法和艺术技巧。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双关与典故的英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在分析双关与典故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英译中相关技巧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颜色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华裳,是这个世界精致绝伦恰到好处的装点。在颜色的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一种颜色轻轻地在风中摇曳,我们却觉得无法把握和形容。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颜色的描写颇为耐人探寻,往往并不需要浓艳红妆,仅用简简单单的青与白,就足以造就绝色,倾国倾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追求简洁,突出意象,时空自由;会意性强,分析性弱,且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绘画效果。然而,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模式差异,中国古典诗词大致属于常规性语言范畴,而意象派诗歌基本属于变异性语言范畴。  相似文献   

19.
夏为汉 《学语文》2005,(6):36-36
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强调文学传承演变中创新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对的,但考察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则看到有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即朝代稍后的诗人总喜欢“仿效”和“点化”前代诗人的作品,或模仿其语言,或承袭其意象。或点化其意境,从而使诗歌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复古中求新变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中双关与典故的英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典诗歌之美不仅在其意境,而且在其表达。双关与典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两种修饰手法和艺术技巧。由于语言、化差异,双关与曲故的英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本在分析双关与典故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英译中相关技巧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