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汉族民间情歌的地域特点马华祥中国向来享有诗歌大国的美称。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歌一样优美丰富,但研究者往往独重文人诗歌,而不屑于研究民间歌谣。事实上,优秀民间歌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在文人诗歌之下,共影响远比文人诗歌深广。民间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最优秀...  相似文献   

2.
民间歌谣作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内容最为丰富生动的艺术文化,以最鲜活、独立的民间姿态保存着民间生活及朴素情结。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所表现出的艺术美,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民间歌谣,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民间歌谣的推广中。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探讨民间歌谣所体现出的艺术美,希望能促使民间歌谣受到社会各界更大范围的认可与喜爱,推动民间歌谣的更快更好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工作是从北大民间歌谣征集活动中开始的,中国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的肇端也可以追溯到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可见歌谣一方面是民俗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与文学、语言学甚至史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民俗学视野疏理中国百年歌谣研究的历史动因、方法传承与争议问题,以期待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歌谣研究繁荣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校同歌谣是学生意愿的朴素表达形式,是反映青少年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口,是研究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第一手材料。古代的贤君明主尚能派使者赴民间采风访谣,通过歌谣分析民情政弊,调整政策。今天,我们教育者对待歌谣更应有宽阔的胸襟,采取明智、务实的态度,把它视为考察教育得失的一面镜子。校园歌谣作为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宵蕾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意图消弭歌谣对青少年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从歌谣的题材内容来看,德化民间歌谣主要可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世情歌谣、历史传说歌谣和儿童歌谣7类.德化民间歌谣是德化历史社会的真实写照和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其特点在.于:历史悠久,至今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学特色鲜明.德化民间歌谣在文艺审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当前须认识和维护新的歌谣生态环境,使德化民间歌谣仍从艺术的沃土中不断展示生命;同时,在传承保护措施上也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德化民间歌谣艺术发展获得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术学科教育,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民间美术和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感情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以及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民间歌谣丰富多彩,仪式歌谣、诙谐歌谣以及一些另类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科学解读这些民间歌谣将具有深远的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作家和学者,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本文论述了杨慎与民间歌谣的关系.一方面他热心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另一方面他虚心向民间歌谣学习,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仿民谣.杨慎对民间歌谣予以关注,与他的悲惨身世有关.他得罪了皇帝,终生坎坷,由士大夫跌落到了民间.在群众中得到了理解和慰藉.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能够眼光向下,致力于民间歌谣的整理与仿作.他着重搜集整理反映民间疾苦的时政歌谣,甚至辑入当代作品,显示了他的政治勇气.杨慎主张“诗须有为而作,文至无心乃传”.即要关乎世道人心, 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竹枝词》代表了他仿民谣的最高成就.本文充分肯定了杨慎仿民谣的艺术价值,认为杨慎是刘禹锡之后自觉向民谣学习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又一代表.  相似文献   

9.
民间歌谣,作为民间艺术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老百姓的聪明才智,具有多重重要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特色。深入地分析探讨民歌歌谣的文化功能及艺术特色,能够推动民间歌谣更为有效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民间歌谣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基础上,期望能够推动民间歌谣的持续高效发展,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10.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客家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社会,它的传播主要以口头形式进行,受时空限制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媒介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电子媒介对客家民间歌谣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其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传承的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新的飞跃。借助电子媒介进行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应尊重客家民间歌谣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本土文化价值,重视客家民间歌谣的精神内涵和品味,确保客家民间歌谣在数字化保护的同时保留民间歌谣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对节奏与音律十分敏感,感知与模仿能力强。英语歌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且节奏明朗欢快、语调升降起伏,对孩子们而言充满趣味。因此,将英语歌谣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与操练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英语感知与识记水平的提高、语音模仿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在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挖掘学生语言学习、模仿、交际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原则及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想像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必须遵循生活化、适宜性及审美性原则.除了可以采取主题单元活动方式外,幼儿园还必须注意在周围环境与幼儿一日在园生活及游戏中渗透民间歌谣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4.
柔婉清雅又丰厚多姿的吴地民间音乐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优秀吴文化传承的根应该在学校,研究吴地民间音乐融入中学校园,要从挖掘地方音乐教学资源入手,加强吴地音乐的课程化研究,在交流与实践中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引起亲切的情感共鸣,让吴方言的民间曲调、歌谣能代代传唱下去,在全球化过程中留下吴文化的精、气、神,留住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5.
新的历史时期,徽州民间歌谣保护和传承需要全方位、系统的谋划。通过文本保护、教育传承等措施,营造民间歌谣的生存生态环境,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进行科学的改编、创造和融合,这样才能推动徽州民间歌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新民谣的主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歌谣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层出不穷的民间歌谣以现实主义的,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丑恶行径以及由社会体制缺陷带来的种种弊端予以大胆的揭露、鞭挞、集中体现了老百姓对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强烈感受和革除时弊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园歌谣是学生意愿的素朴的表达形式,是反映青少年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口,是研究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第一手材料。古代的贤君明主尚能派使者赴民间采风访谣,通过歌谣分析民情政弊,调整政策。今天,我们教育者对待歌谣更应有宽阔的胸襟,采取明智、务实的态度,把它视为考察教育得失的一面镜子。校园歌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着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意图消弭歌谣对青少年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无视其影响又无异于放任自流。我们应正视校园歌谣的影响,对歌谣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并分清其正负功能与利弊,采…  相似文献   

19.
读学史,知道了歌谣是最早的学样式。那种通俗易懂、粗浅质朴、易传易唱的“顺口溜”到五千年后仍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且拥有着广阔的民间市场,这大概是我们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祖先们所始料未及的。几年前读贾平凹的《废都》,小说中那些社会歌谣(亦称“政治歌谣”)诸如《十等公民》《革命小酒天天醉》之类不时地跃入眼际,每每挠着你那颗愤世嫉俗的心,让你由衷地赞叹这民间学的无上魅力和极强的穿透力。可惜那些原创均已佚名,否则,一部“俗学史”上又会留下多少英名!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综述 1.课程标准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并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对话、演唱歌谣等形式来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